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未选择的路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未选择的路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未选择的路)教案2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朗读并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和《未选择的路》这两首诗;揣摩诗歌中优美精 炼的语言,并把握诗歌的思想主题。指导学生学会鉴赏诗歌。 

★态度与方法 : 自主、合作、探究 

★道德情感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勇敢地面对生活的磨难;慎重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教学重点、难点 : 

★加强诗歌朗读训练,读中感悟。 

★引导学生掌握鉴赏 诗歌的一些基本方法。 

计划课时:两 课 时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你的所得,还那样少吗?你的付出,还那样多吗?生活的路,总有太多不平事,请你不必在意,洒脱一些过得好......”(歌词)这些歌就是写给在逆境中的人们,同学们!在你们的学习、生活中,有没有不顺心的事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这样的叮咛和嘱咐。(板书课题) 

二、学海拾贝 

※ 我们应该怎样阅读诗歌呢? 

(教师向学生介绍阅读诗歌的“四步”阅读法:一读,二品,三诵,四背。) 

1.一读,指读题目,读作者,读创作背景。这一环节主要弄清每句诗的大体意思。 

2.二品,品味,揣摩诗中作者表达的情感,蕴涵的道理和表现手法。 

3.三诵,四背,这两个环节常常紧密相连,因此要注意诗的节奏,分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 

三、学海导航 

(一)读 

1.让学生快速阅读第一首诗《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思考以下问题: 

<1>你了解诗人普希金吗?你的同桌知道吗?问问他,互相交流一下看法。 

<2>诗人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写出这样的不朽诗篇的? 

2.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二)品 

1.教师示范朗读这首诗,学生边听边品味,之后回答以下问题: 

<1>这首诗是用什么口吻写给那些受生活欺骗的人的? 

<2> 对于这些人,诗人提出了怎样的叮咛和嘱咐? 

<3>诗中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讨论交流,教师加以引导、肯定、补充。 

(三)诵、背 

1.设问: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名诗。那么,怎样用我们的有声语言读好这首诗呢?你认为应突出哪几个方面呢? 

2.学生相互交流,教师肯定、鼓励、或引导、补充。 



<1>亲切自然,娓娓道来的劝说语气。 

<2>注意停顿、重音、语速的快慢。 

※教师进行朗读指导点拨。 

3.试读评价 

按照刚才的交流,请你来试读一遍课文,可找三四名同学与教师共同点评,最后评出最好的一个领读。 

4.设问: 

通过对这首诗的朗读,现在再回顾这首诗流露出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得出答案,加深理解) 

5. 背诵全诗。 



第 二 课 时 



一、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回顾上节 课的诗歌阅读方法。 

二、导入《未选择的路》新课。 

说到路,人们自然容易想到人生之路。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屈原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辛弃疾有“读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的感叹,鲁迅也有“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样的想法。人们常常把人的一生比作走一条路,把人生的选择比做对路的选择。(板书课题) 

三、自主实践,小试牛刀。 

1.教师引导学生“读”。 

2.“品” 

※小组合作,互动探究以下问题: 

<1>诗中的“路”有两层含义,你能说出来吗?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3>诗中明确写了诗人选择了“其中一条”,为什么还要以“未选择的路”为题?读了这首诗,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教师引导,点拨,归纳。 

3.“背”、“诵” 

四、朗读迁移、鉴赏诗歌。 

致恰达耶夫 普希金 

爱情、希望、默默的荣誉—— 时刻听候祖国的召唤。 我的朋友,让我们用满腔 

哄骗给我们的喜悦短暂, 我们忍受着期待的煎熬, 壮丽的激情报效祖国! 

少年时代的玩耍已经消逝, 切盼那神圣的自由时刻来到 同志啊!请相信空中升起 如同晨雾,如同梦幻: 正像风华正茂的恋人, 一颗迷人的幸福之星, 

可是一种愿望还在胸中激荡, 等待忠实的幽会时分。 俄罗斯会从睡梦中惊醒, 我们的心焦灼不安, 趁胸中燃烧着自由之火, 并将在专制制度的废墟上 

我们经受着宿命势力的重压, 趁心灵向往着荣誉之歌, 铭刻下我们的姓名! 

读后思考: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可是一种愿望还在胸中激荡”中的“一种愿望”指的是什么? 



作者邮箱: zykarlzy@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