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看社戏》《送考》
《看社戏》
《看社戏》是一篇关注社会底层人物生存境遇的散文。作家通过对一个民间豫剧戏班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他们艰难的生存状况,对他们的命运遭际寄予深切的同情。
文章篇幅较长,以时间为顺序自然划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写第一天晚上观看社戏的情形,以及作家自己对戏剧角色的喜好。可分为四个层次:1—4段为第一层,写作家匆忙吃过晚饭赶去看社戏;第5段为第二层,写自己对社戏认识的变化;6—8段为第三层,介绍戏场的情况;9—13段为第四层,写自己对戏剧角色的喜好。
作家在开篇写房东“冬冬上楼”来催,自己“夺”下儿子喝剩的玉米粥,“汇入四乡八村看戏的人流中”。这里既写出了自己的急切心情,同时也说明了四乡八村的百姓都对社戏有着浓厚的兴趣。
第二层,写自己对社戏认识的变化。就客观条件而言,这样的社戏,简陋、寒碜,带着浓郁乡间俚俗味儿。“破的帘,简易的木料,疙瘩不平的台面”,是真正的“草台野戏”,在某些城里人眼里,不登大雅之堂;就精神实质而言,“一吼三叫,嘴里像含了包炸药,一出腔,便可震得风云星辰变色,三山五岳乱抖嗦”,自己当初对它是“不怀好意”。但后来由于“日复一日地听”,对社戏的认识竟然发生了改变,“听顺了,入门了,觉得出它的好,它的土、俗之韵味了”。这里,作家真实地道出了自己的情感认知,道出了审美层面上“俗”与“雅”的认知标准问题。“雅”并不取决于它的外在条件,以及艺术的表现手段与形式。对于俚俗的所谓“末流杂艺”,在没有入门之前武断地“横眉冷对、不屑一顾”,那是浅薄的表现。
第三层介绍戏场的情况,作家安排了两处照应,一处对比。“我们赶到时,已是锣鼓喧天,观者如墙”,“近台早已没了空,我抱着儿子正急得上钻下拱”,与开头的“四乡八村看戏的人流”照应。观众的多,说明俚俗的豫剧深得群众的喜欢,同时也反映出群众对文化生活有着强烈的需求欲。第二处是“盼着这个好日子——盼着‘社戏’,已很有些时辰了”与开头急切的赶场相互照应。“好日子”,而且盼了很久,作家才有“夺”下粥碗的急切之举。盼,显然不是因为庙会上“商贾密集,百戏相随,热闹得不得了”,自己去凑热闹,而是因为作家已对豫剧产生了由衷的喜爱之情。一处对比,是在第6段写戏台旁有许多的零食摊子。摊子上有“各色纷呈”的食品,价格并不便宜,但买的人却不少,作家也给儿子买了一只烤红薯。这里是有深意的。联系下文作家在后台看到的演员们寒酸的夜餐,我们便会发现,这里看似闲笔的描写其实不是虚掷的。用的不是明比,而是暗比,反映出艺人们艰难的生活处境,寄托了作家对他们的无限同情。以作家的儿子为例,他在出发之前有半碗粥没喝下去,作家买烤红薯,并不是因为儿子饥饿,而是一种解馋,一种消闲,作家自己也调侃说:“很给人一种‘暖幼温贫’之感”;而艺人们呢?在“大功率的体力消耗”下,只能吃“不经饿的面条青菜”。
第四层有5个段落。第9段非常巧妙。作家对当晚蹊跷的戏名“估不透”,也就不必在这个问题上打圈圈,这就很自然地将下文的笔墨作了一个巧妙的不露痕迹的转换,不再纠缠于戏的内容,而去写自己对角色的喜好与感想了。作家偏好青衣花旦,喜爱青衣的“凤头绣鞋”、“绿裙衩里露出的红里子”,花旦的“兰花指”、“甩水袖”、“小碎步”和“不瘟不火、缠绵悱恻的唱腔”。11段写儿子的喜好,写自己“心悸发怵”、“杞人忧天”,担心武丑翻筋斗会从台子上掉下来。12段写自己“心烦地盯着台上的一位老生”“快打熬不住”时,武旦上场“直逼老生大骂而去”,感到大欣慰,但又生出了小遗憾,武旦的兰花指“粗大得有如半个蒲扇,尤其是云起手来,真能遮住半个天”。13段写观众的审美热忱集中在戏情、热闹与“花花绿绿的行头和唱文工武”上。三个段落各有侧重,没有再对青衣花旦作细致的描绘。可见,作家在这里又运用了一种表中藏意的写作技巧,将自己所要表达的深意藏埋于喜好与
感想的文字背后,让读者清楚地看到艺人们有着高超的技艺,看到令人遗憾的粗大的兰花指实际上正是他们艰苦生活的缩影,看到大众真正的心理渴求与淳朴的审美趣味。这种写法是独具匠心的。
第二部分,写次日看戏的情况。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14段,写前村后队的人不绝地去赶戏,内容比较简单,承接着第一部分的意思,只是在时间上强调了一个“早”字。一是戏班的锣鼓响得早,早早地就在渲染气氛;二是看戏的人去得早,“太阳还悬在西天沉着地燃烧”。这至少说明了两点,一是这个戏班上一天的演出是成功的,让大家还有兴致再去观看;二是当地人的确对豫剧有着浓厚的兴趣。
第二层,15—17段,阐述豫剧这一地方戏之所以有着顽强生命力的原因。作家在行文的过程中善于调整笔墨,渗透文化因素,使文章具有了文化散文的味道。先由戏名说起。作家怀疑当晚演出的《老包坐监》绝不是包公戏的正宗嫡传,早出“五服”了,不免对这种“瞎编乱造”不以为然。第16段从观众热情不减的角度写,说明尽管是“瞎编乱造”,尽管配角的表演不尽完善,但因主要演员老包“十二分地卖力,血气沸腾,声贯丹田,包括那一招一式都功候极深,成熟到家”,还是得到了观众的认可。这种认可决定了这一剧种的生存空间。第17段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包括这几方面的原因:一是豫剧历史悠久,是“四大梆子”之一,是拥有剧团最多的全国第一大剧种;二是它地理位置的优势使它能“兼收并蓄”、“不搭架子,不囿陈法”’“不分调名,亦无板眼,乃‘郑声之最’”。后者是最为主要的,这说明最具有民间性,最能迎合观众、让观众接受的剧种才能“活得有滋有味”,才有最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文化探源式的剖析使文章摆脱了就事论事的浅陋,从单一现象回溯、深入到文化历史渊源之中,以高峻的目光审视文化现象。这样的笔力对王英琦这样一位女性作家来说是难能可贵的,显示出她摒弃女性作家惯常的小女人散文的局限,铸炼自己豪放文风的惊人气魄。
第三层,18—37段,写后台所见。第18段,作家说自己其实对当地的人文环境更感兴趣。这是因为过去只是在文学作品中感受过浑厚古朴的乡土气息,而今自己与“散发着泥土味葱蒜味的乡下人”朝夕相处,感受到真正的乡土气息,“越咂摸越有滋味”。这一段在结构上起着过渡作用,为的是下文写艺人的生活。下面的大段文字,作家从所见、所谈、所想的角度,全面真实地反映了艺人们的生活状况。一是重点写了两个典型人物。写猫儿脸姑娘,“那脖上、耳根后,粗糙的皮肤,积年的老垢,全看个一清二白,说她两个月没洗澡,未必十分地错。再细看那粉墨上妆的家伙,连伪造的都不如。尤其是那胭脂,很像是廉价的广告颜色”。这里的描述并无任何鄙夷的意思,而是客观地反映了他们艰难的生活处境。为了生计,他们“东食西宿,四乡为家,有时连唱一个月也下不来”,不顾对皮肤的伤害,使用廉价的广告颜色,以致于作家的儿子竟然怀疑她是不是真人。写青衣少妇,通过与她的交谈,作家了解到她五岁便进了戏班,家庭的重担全落在她一个人肩上,在外奔波还要拖着个吃奶的孩子。为了挣钱生活,还得丢下又黄又瘦正在生病的孩子上场。两个人物是全体艺人的代表,具有一定的典型性。二是写艺人们的饮食。夜餐只是面条、青菜,实在难以“支补他们一晚上大功率的体力消耗”。面对此情此景,作家不禁感叹道:“这些伶人们在台上演尽王侯风流事,替人儿女说相思,殊料,背后却包藏着生途的坎坷,世事的艰酸。混口饭吃——难哟!”这些都寄予了作者无限的同情。
第三部分,写第三天晚上给青衣少妇送药和衣服。这部分篇幅不长,只有三段,以抒发感想为主。38段,北风大作,却挡不住百姓看戏的热情,“戏场又是黑压压地坐满了人”。百姓何以有如此大的戏瘾,是因为“土梆子戏不仅是劳作之余的娱乐,且是一种文化给养,精神升华的表征”。作家连用“似乎很能理解”、“似乎突然明白了”、“似乎终于懂得”,表达了对艺术真谛的感悟与认识,即“从人生,从底层民众的角度去搞艺术,是最原始的,却也是最本质最不朽的”。39段,作家止住了女戏子的答谢,认为“那些话于我不是酬慰,反是凝重和不能承受之伤感……”。这些戏子用他们的全部热情,弘扬着传统艺术,为百姓送去了文化给养与精神食粮,而他们自己却仍在贫困线上艰难度日。别人的一点帮助使他们感激万分,这样的感谢让作家感到凝重和不能承受,应该是观众向他们表示感谢。最后一段总结全文。社戏演了十五场,自己也“赶满了十五场”,说明作家已深深地喜欢上了这个土梆子戏。十五场戏虽然没有全部看完并记下,但作家却看到了艺人们艰苦的生活,看到了他们对艺术的虔诚与执著,看到了观众的文化需求,感悟到了艺术的真谛,剧情可以忘记,但这些定然会铭记在作家的心头。这铭记着的一切让作家在寒凝雪飘的深冬“心仍是满满的”,然而一想到他们艰难的生活,内心又是怅怅的,每当看到窗外的菜地,捧着滚烫的玉米红薯粥,作家总要惦念起他们。
综上可以看出,文章篇幅较长,但三部分是各有侧重的。第一部分侧重从作家对戏剧角色喜好的角度写自己的认识。第二部分从文化因素和作家所见、所谈、所想的角度,阐述豫剧何以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真实地反映了艺人们的生活状况。第三部分侧重从自己与艺人们的交往的角度,表达对艺人们的同情。不同的侧重点对主题的深刻揭示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艺术手法上,本文的突出之处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群像扫描与典型聚焦相结合。第一部分写武丑、武旦、老生,采用群像扫描的手法,说明这些艺人行头虽不雅致,表演虽不纯熟,但他们是凭本事在艰难度日,深受百姓的喜爱。第二部分将笔墨聚焦到两个典型人物身上,反映了她们的生存处境。两相结合,全面客观,更具说服力。
二. 感性抒发与理性思考相结合。作家在故事的叙述中,不时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叙、议、抒情相映成趣,拉近了自己与艺人、读者之间的距离。第一部分对社戏认识的变化,以及第二部分对地方戏顽强生命力的阐述,从理性层面上作文化探寻式的思考,拓宽了主题的疆界,深化了主题的内蕴。
三. 对比与照应相结合。第一部分的两处照应,既写出了百姓对社戏的喜爱程度,也为下文阐述社戏的顽强生命力做好了准备;一处对比,体现了作家对艺人生存状况的同情。两种手法的综合运用,使文章前后勾连,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送考》
[学习目标]
1. 复习人物描写的作用
2. 通过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提高感悟和辨析能力
3. 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以及结构特点
[学习过程]
一. 作者介绍
丰子恺(1898. 11. 9—1975. 9. 15)原名丰润、丰仁。浙江崇德人。1914年入杭州浙江省第一师范学校,从李叔同学习音乐和绘画。1918年秋,李叔同在杭州虎跑寺出家,对他的思想影响甚大。1919年师范学校毕业后,与同学数人在上海创办上海专科师范学校,并任图画教师。1921年东渡日本学习绘画、音乐和外语。1922年回国到浙江上虞春辉中学教授图画和音乐,与朱自清、朱光潜等人结为好友。1924年,文艺刊物《我们的七月》4月号首次发表了他的画作《人散后,一钩新月天如水》。其后,他的画在《文学周报》上陆续发表,并冠以“漫画”的题头。自此中国才开始有“漫画”这一名称。1924年在上海创办立达中学。1925年成立立达学会,参加者有茅盾、陈望道、叶圣陶、郑振锋、胡愈之等人。1929年被开明书店聘为编辑。1931年,他的第一本散文集《缘缘堂随笔》由开明书店出版。七七事变后,率全家逃难。解放后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上海中国画院院长、上海对外文化协会副会长等职。
二.主旨分析
这是一篇叙事散文,对学生在考试前后的不同神态和心态都做了分析性的叙述,细致而形象的刻画,表现了少男少女的天真、活泼和机灵,又表现了他们在考试的重压下的焦虑和期盼,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同情,揭示了这种考试的弊端。
三.问题探讨
丰子恺的散文,率直、朴素、富有人生哲理,状物写人,意趣横生。课文对这些投考的小学生进行了大量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你认为哪些描写最为生动、形象?并说说你的理由。
明确:①人们全力抗旱的壮观场面令作者感动不已,但是具有强烈好奇心的小孩子却如同不闻不见,这说明了他们幼小年龄就承受着异常沉重的精神压力。②5—8节的考试内容都是无聊的,毫无价值可言的,可是孩子却独衷于这一点,而对人和自然的奋斗无动于衷。③考后短暂的兴奋,体现了孩子的天真活泼和内心的期盼。④通过对孩子等待发榜的焦急心情的描述,表明这种考试制度给孩子带来的压力。⑤发榜后对孩子不同的神态和心情描写,流露出作者对这种考试制度的反感和对孩子的同情。
本文运用的是人物群体描写的方法。对众多考生在考试前后不同的神态、心态,作了带有分析性的叙述,通过细致而形象地刻画,既表现了少男少女们的纯真、活泼和机灵,又表现了他们在考试重压下的焦虑和期盼,表达了作者对孩子的同情,揭露了这种考试制度的弊端。
四.写作特点
1. 叙述、抒情、议论三者水乳交融。
2. 心理、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3. 语言自然随意,朴实无华。
【模拟试题】
1. 下列句子中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刚来的那会儿,就听说此地的每年阴历九月十五是赶庙会的日子,届时商贾(jiǎ)密集,百戏相随,热闹得不得了。
B. 我暗忖(chěn),今晚的重头戏,主角“大刀王怀女”,非她莫属了。
C. 它不像京剧那么多的老框老套,也不像昆曲那样的高深古雅,它的全部特征个性,就在于它的不搭架子,不囿 (yòu)陈法,土极且又俗极。
D. 在目前戏剧日渐式微的情形下,似乎还独有这个胡乱套的豫剧,未见蔫垮,不靠官办俸(pěng)禄,活得有滋有味。
2.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B. 无怪乎当地有俗谚:“一清二黄三越调,梆子戏是胡乱套”。
C. 好在我此虑纯属杞人忧天。那武丑无论怎生地翻?哪怕是来个“燕展翅”、“顺风旗”的绝活儿?却也是能贴台边儿稳稳地刹住,险伶伶地看似要掉,就是掉不下来。
D. 我在心里好一番思量,却仍是估不透它究竟是“大刀”——王怀女哪,还是“大刀王”——怀女?
3. 以“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为开头,重组下面这个句子,不得改变原意。
一个民族对待祖先遗产的态度,比一个民族遗产的丰富与否,更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
____
____
阅读理解:
如水的越剧
如果是液体,那它就是妩媚的水;如果是植物,那它就是水边的柳;更如果江南是一艘典雅精致的画舫,那它分明就是咿呀的橹声和旖旎的水波。从六朝金粉的秦淮到晓风残月的西湖,从烟花三月的扬州到枫桥夜泊的姑苏,再没有哪种戏剧比越剧更令人缱绻悱恻、至性至情了。
很难想象近一百年前,越剧于江南的诞生,是怎样的一种奇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戏剧更浓缩着一方风情的灵魂和精华。粗犷厚朴的黄土地适宜于秦腔的撒野,茂密火红的高粱田孕育了二人转的品格,温山软水的江南无疑就是越剧千回百转的河流和湖泊。
不仅如此,越剧的诞生更在江枫渔火、烟柳画桥,自古便以阴柔为美的江南,大大延拓了观美、享美的疆域,构建了审美、赏美的磁场。在吸收容纳昆曲、绍剧、滩簧、京剧以至话剧、舞蹈等诸多精华的同时,更构筑起一座美妙的岛屿,让所有热爱江南戏剧的芸芸众生,无不以登临为乐。
有道是女子是水做的骨肉,阴柔之美莫不以女子为甚。如果说三十年代前,男女混演的“绍兴文戏”已如一匹妩媚的绸缎,颇具阴柔之秀的话;那么1938年以后,旦、生、面、丑诸角色以女子出演的新越剧,更是一条女性的河流,顾盼流转千娇百媚里,将女子的阴柔之美、江南的阴柔之美,充盈铺张到了极致,流泻洒扬到了极致。
就像婉约清丽的江南之水体现了江南的本性一样,曲调和唱腔同样以委婉柔美、深沉哀怨著称的越剧,亦淋漓尽致地演绎着江南之水的本性和特质。四工调的明快恰如春天里的桃花汛,弦下调的幽怨仿佛深秋中的芭蕉雨,而尺调作为越剧最主要的唱腔,那一份无以复加的洒脱和柔美,则更似初夏时节新绿荷塘里孟浪的涟漪。
曲调和唱腔是如此,越剧的器乐无疑亦是江南之水的天籁和传真。江南丝竹本来便凝水的声色和精灵,在江南众多的戏剧里,这样的声色和精灵怕以越剧为最。
总思量江南地域里众多越剧的舞台常离不了水,或依偎于河边,或矗立于水中。这样的以水为伴,固然有江南水乡水路便捷的因素,但细细地想来,当委婉的唱腔贴着水面活泼泼
地度向四邻八乡,当飘飘的水袖袭着水波妖娆娆地迭出片片倒影,甚至当娇嗔的眼波借着水光的映衬湿漉漉地愈见鲜亮,那份极至的柔美和水灵,又岂是远水的舞台所能比拟?所能打量?
如果说“私订终生后花园,落难公子中状元”,不无肤浅地概括了诸多越剧剧目故事主题、情节主线的话,那么哪怕在如此肤浅的概括里,越剧所演绎、所展示的情感审美,尤其是女性情感的审美,其内涵和形态也已如江南之水的绮丽和丰沛一样,是何等缤纷和华美了。《红楼梦》里焚稿葬花的林黛玉,渗透的是一腔彻骨的愁怨和苍凉;《白蛇传》中断桥寄情的白素贞,洇漫的是一份大胆的追求和浪漫;而《梁山伯与祝英台》里,十八相送的祝英台,鼓荡的更是一种惊世的叛逆和勇敢——一部越剧大典,何尝不是水做骨肉的江南女性、乃至中国女性情感的演示台、命运的演示台、人生的演示台?总说柔情如水,如水的越剧却让如水的柔情化为冰、化为火、化为永远芬芳在江南天空和地域上一坛情感的女儿红,让每一个品尝过越剧的人从此情也缱绻、梦也缱绻,侠骨氤氲、柔肠百回。
当一阵阵水样委婉的唱腔、一声声水样妩媚的娇嗔,在江南的乡野市肆间、在江南的谷场河流上悠悠沉浮的时候,那是如水的越剧在水样的流淌。自然的河流,让多雨的江南分外娇媚,而越剧的河流,更让多情的江南令人迷醉。
(2005年6月15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4. 越剧诞生于江南的原因是什么?
5. 越剧具有哪些特点?
6. 请你简要分析一下文章的结构特点。
7. (1)为什么说越剧的诞生“大大延拓了观美、享美的疆域,构建了审美、赏美的磁场”?
(2)读了此文,你认为越剧剧目的故事主题、情节主线肤浅吗?
【试题答案】
1. C (A. 贾(gǔ);B. 忖(cǔn);D俸(fèng))
2. D (A. “越剧、沪剧、淮剧”(都受“上海”修饰)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 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用逗号。B. 要弄清楚标点符号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号与引文末句号连用时,如果完整引录别人的原话,那么引文末尾的句号放在引号内;如果所引的内容只是作为作者行文中的句子成分,那么引文末的句号不能放在引号内。C问号应为逗号。)
3. 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不仅体现在一个民族遗产的丰富与否,而且体现在一个民族对待祖先遗产的态度。(或用“更”来表示强调,但决不能否定一个方面而肯定另一个方面)
4. 江南有适合越剧生长的风土人情和温山软水的地理环境。(只要从人文和地理两个角度答题即可)
5. (1)新越剧全由女子出演,是一条女性的河流。(2)越剧曲调和唱腔以委婉柔美、深沉哀怨著称,淋漓尽致地演绎着江南之水的本性和特质。(3)越剧的器乐是江南之水的天籁和传真。(4)越剧的舞台以水为伴。
6. 文章大体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思路,开头提出越剧的总体特点,中间各段逐一分述,结尾点题,照应开头。
7. (1)越剧在汲取了其他剧种精华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改革创新,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2)越剧并不肤浅。越剧是中国女性情感、命运、人生的演示台;能感染人、震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