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6 *黄河颂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 6 *黄河颂

  • 格式:  DOC
  • 大小:     
  • 时间:  2016-02

歌词三首《黄河颂》导学案

请通过复制并粘贴到Word文档的方式获取以下完整内容

执笔人       审核人                                2010年    
课题
歌词三首·黄河颂
课型
讲读课
课时
1
1.整体感知歌词内容,体会歌词中表达的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
2.反复诵读诗歌,体会和推敲歌词中精炼形象的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诵歌词,深情歌唱歌曲。
教学重点:
准确地把握歌词的内涵和感情。反复朗读,读出感情,读出节奏和韵律。
 
合作学习、比较研读、深情歌唱、朗读背诵、赏析品味 
1.光未然,原名张光年,有救亡诗歌《五月的鲜花》,组诗《黄河大合唱》。
2.《黄河颂》主要内容及情感
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诗歌以“我”为抒情主体,由黄河的形象,写到黄河的精神,由“我”的望,到“我”对黄河的赞颂,再到“我们”的决心。全诗一气呵成,激情澎湃,气贯长虹。借助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抒发了发自内心的强烈感情和民族责任感。
这首诗描绘黄河形象时,表现了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特点。
【作者简介】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的抒情气息而被广为传唱,1939年到延安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的主编。
写作背景
1938年11月武汉沦陷后,我国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即张光年)带领抗敌演剧三队,从陕西宜川县的壶口附近东渡黄河,转入吕梁山抗日根据地。途中亲临险峡急流、怒涛旋涡、礁石瀑布的境地,目睹黄河船夫们与狂风恶浪搏斗的情景,聆听了悠长高亢、深沉有力的船夫号子。次年1月抵达延安后,一直酝酿着《黄河》词作,并在除夕联欢会上朗诵了这部诗篇。冼星海听后异常兴奋,表示要为演剧队创作《黄河大合唱》,并完成了这部大型声乐名作。4月13日在延安陕北公学大礼堂首演《由邬析零指挥》,引起巨大反响,很快传遍整个中国。
1、课前与音乐老师联系,事先教唱这三首歌,激发情趣,让学生总体感知歌曲内容。
2、四人一小组,利用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并收集有关歌词作者,歌曲背景的资料。
一.导入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之第一、第二部。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
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二.朗读。要求用普通话正确流畅、充满感情地朗读。
①教师范读。
②学生自由练习朗读。
③学生齐读。
三.内容研讨
1.解题。本课题目是《黄河颂》,哪个词是关键?(抓住“颂”字。)
2.说说你对“金涛”这一词语的理解。
金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
3.这首歌词的一、三两节很显然是首尾呼应,但这两段文字着眼点完全相同吗?(第一节重点落在“黄河”上,第三节重点落在“中华儿女”上。)
4.第二节是主体部分,主要是“颂黄河”,但并不是立即开始歌颂,在“颂”之前有一个蓄势阶段,如果在文中找出一个字来统领,应该是哪个字?(即“望”字。)
5.“颂黄河”这一环节也有明显的外部标志,这就是文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这句话把内容划分为几个层次?每个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6.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他借黄河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它表现出我们的民族精神”中“民族精神”是什么?你是怎样理解“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的? 是指不畏艰难险阻、坚强不屈的意志和伟大的英雄气魄。
8.“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中的“劈”用得很好,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9.哪些句子描写了黄河的形象?
                                                           
10.写黄河的动态,运用了一系列动词,把黄河的气势表现得十分充分,请找出来。滚滚奔向东南、掀起、劈。
11.理解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们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
A、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它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B、黄河在地理上可作为天然屏障,其伟大坚强的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的城防,这句话是就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的。
C、把黄河比做巨人,其无数支流就是他身上的“铁的臂膀”,这个比喻体现出气势磅礴、勇不可挡的气度和力量。
四.再朗读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根据《黄河颂》音乐,进行配乐诗朗诵。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齐读、领读或个别诵读。
创作歌词、表达情感。
《黄河颂》激昂的节奏,真切的感情肯定激起了同学们内心创作的冲动,是不是也想来写一首《淮河颂》或《运河颂》来赞美我们伟大的祖国、赞美我们亲爱的家乡?下面就请同学们拿起你们生花的妙笔,宣泄出你们心中的激情。屏幕投影创作要求:
任选一道题,按要求创作:
1、以“我的     心”为题,模仿《我的中国心》的样式创作一首歌词,表达你对学校的热爱之情。
2、以“在希望的         ”为题,模仿《在希望的田野上》创作一段歌词,表达你对学校、班级、集体……等的深情。
1.写出两个与黄河有关的古诗词名句或俗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与黄河有关的历史人物和黄河流域有关的古战场。
                                                               
诗词赏析
读光未然《黄河颂》的结尾部分,完成题目。
啊!黄河!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你一泻万丈,                       发扬滋长!
浩浩荡荡,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向南北两岸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1. 下面的几种感情基调,不符合此节诗朗读要求的一项是(     )(1分)
A.雄浑豪迈  B. 澎湃激昂   C. 悲壮高亢         D. 含蓄委婉
2. 结尾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朗读语调上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D (1分) 2.后一句(或第二句)的语调应读得更高一些。(1分)原因示例:因为这样读,一句比一句有气势,尤其在全诗结束时,给人以昂扬向上之感,更能突出豪迈气概,更好地表达出一种坚定决心。(1分。言之成理即可。)
 
格言警句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周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