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2009年富湾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下语文复习考试题
以下为无格式内容概要,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完整格式化文档
富湾中学七年级语文复习考试题2
(2008-2009第一学期)
第一卷(选择题 共20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8分)
1、选出下列字音、字型完全正确的一项( C )(2分)
A、一瞬间sùn 嶙峋 líng 小憩qì 啜泣chuò
B、忍俊不禁jīng 洗濯 zhuǒ 泯灭mín 酝酿niáng
C、唱 和 hè 枯涸hé 澹澹 dàn 竦峙sǒng
D、贮蓄 zhù 禀告bíng 猝然chù 慷慨kǎi
2、选出下列成语字形正确的一项( )
A瘦骨嶙峋 小心翼翼 蜂围铁阵 盘虬卧龙
B忍俊不禁 仙露琼桨 海天相吻 碌碌终生
C绝处逢声 任重道远 死而后已 昂然挺立
D擎天撼地 肃然起敬 头晕目眩 心惊肉跳
3、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 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的时候(没有边际,看不清楚)
B我可以使它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也可以任它荒废,庸碌一生。(形容人平庸,没有作为。)
C我应许自己,绝不辜负生命(对不住别人的好意,期望或帮助。)
D怀着一种隐秘的想望(隐蔽,不外露)
4、选出不是比喻句的一项( )
A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B温饱的年代,理想是文明。
C这景色不见得很美,却是一幅秋日风情画。
D她牢牢地盯着月亮,就像财主盯着自己的金窖。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12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曾子日:“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子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卫灵公》)
5、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吾日三省吾身(多次进行自我检查) 学而不厌(满足)
B.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 学而不思则罔(有害)
C.士不可以不弘毅(刚毅) 死而后已(停止)
D.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真诚,诚实) 人不知而不愠(生气,发怒)
6、选出不含通假字的一项。 ( ) (2分)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由,诲女知之乎!
7、下列加点词,其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有朋自远方来 ┌人不知而不愠
A.自┤ B.知┤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 ┌作青云白鹤观
C.余┤ D.观┤
└余忆童稚时 └见二虫斗草间,观之
8、“而”字有时表顺接,有时表转接,指出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表转接的。( )
A、学而时习之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人不知而不愠 D、择其善者而从之
9、下面不是谈学习方法的为( )
A. 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厌. C.人不知而不愠 D.温故而知新
10、选出对下列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A.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会空想而不学习就非常危险了。 B.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会空想却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也无所得。 C.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迷惑,只会空想而不学习就会懈怠。 D.只学习却不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会空想而不学习就会精神疲倦无所得。
三、现代文阅读(35分)
(二)对联的历史(13分)
对联在我国□□□□。它的起源.研究学者都认为始于唐代以后的五代时期。唐代诗歌的兴盛,特别是律诗的盛行,为对联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对联”这一名称,即来自律诗。格律诗每首四联八句,每两句为一联,通称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诗中的第三、四句)、颈联(诗中的第五、六句)要求对仗工整,故又简称为“对联”。
据宋人黄休复的考证,说对联起源于宋太祖建隆三年(公元九六三年)。《宋史·西蜀孟氏》中写道:“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学士辛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蜀持杌》也有后蜀主孟昶于归宋前之岁除日,题桃符于寝门的记载。清人梁章钜在其《楹联丛话》中写道:“楹联之兴,肇于五代之桃符。孟蜀余庆长春十字,其最古也。至推而用之楹柱,盖自宋人始。”孟昶的纪元始于公元九三五年,于九六五年终,他归宋前一年题桃符一事,说明黄休复的说法是可信的。
“桃符”,又名“仙木”,是我国古代过年时,人们挂在门的两侧的桃木板,板上画有专降妖魔鬼怪的大神“神荼”、“郁垒”的形象,用以避邪镇妖,祈求安泰。在流行中,桃符也被渐渐简化,有的不再画像,只写“神荼”、“郁垒”的名字,有的或画些符咒,或写上吉庆词语。这些情况在《淮南子》中已有记载。北宋王安石的《元日》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可见当时对联(桃符)已经广为流传和运用,每年除夕“千门万户”,都以“新桃换旧符”。
据学者考证,“春联”一词最早始于明代。清人陈云瞻的《簪云楼杂说》中,有“明太祖都金陵,除夕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的记载,是朱元璋下了圣旨,命京城各色人等的家庭,门上要加贴一副春联除旧迎新,并开始用红纸书写春联。用红纸书写春联,是因为我国古代传说有一种十分凶猛的野兽叫“年”,每逢春节时就出现伤人害物,但“年”最惧红色,所以人们就以红色的纸、红色的爆竹来驱赶它,以求过个太平的春节,这一习俗一直沿用至今。
16.根据文中划横线句,框内应填的词语是( )(2分)
A、一脉相承 B.追根溯源
C.举世闻名 D.源远流长
17.填写下列对联知识。
①对联又称作 、 。(1分)
②对联的名称来自于 ,“春联”一词最早始于 代。(2分)
③我国最早的对联是 写的“ , ”。(2分)
18.这篇文章是介绍对联历史的,为了可靠真实,本文主要采用了 的说明方法。 (2分)
19.下列诗句不能构成对联的是( )(2分)
A、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C.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D、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20.有一副对联缺上联,下联为:“清泉石上流”,应选哪条作上联最合适( )(2分)
A.月出惊山鸟 B.明月来相照
C.明月松间照 D.海上生明月
(二)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12分)
⑴我的汉语学生杰克是医科大学中医专业的H国留学生。
⑵素闻H国人是苛刻挑剔的,择师条件也十分离奇:首先人要漂亮:然后才是中文要好。
⑶初次见面,简单的介绍后,杰克勉强地点了点头,就不再讲话。我知道,除了他本身固有的高傲外(这是这所公寓里所有留学生的通病),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我远没有达到他所谓的“漂亮”标准。说真的,我确实跟美丽无缘,父母给了我一张再平凡不过的脸。但我没有妄自菲薄,我并不认为美丽可以代表一切。我知道,人生道路上的许多坎坷和荆棘不是美丽可以跨过的。记得《简·爱》中有一段话:“我贫穷、低微、不美丽。但当我们的灵魂穿过坟墓,站在上帝面前时,我们是平等的。”我能________(A.蔑视 B.歧视 C.重视,)但不能无视杰克的高傲。我暗暗对自己说:我要做得最好,让他的高傲见鬼去吧!
⑷4月的一天,雨哗哗地下了一整天。街上的水很多,路面低洼处水可没过脚面。舍友们都仰倒在床上,高唱着“下雨天,睡觉天”。在那样一个滂沱大雨的鬼天气里,谁愿意一脚泥、一身水地出门呢?眼看快6点,又该去上课了。舍友们都说雨那么大,路又难走,别去了,一次特殊情况,杰克应该能够理解。我笑着摇摇头,撑开伞,出了门。
⑸街上风裹着雨,手中的伞握不稳,身上湿了大半。路比想象中要难走得多。红旗大街正在扩建,路边的土被冲得到处都是,一踩一脚泥,裤脚上已溅了不少泥点子。红旗大街与新石南路的交叉处,已不见路,只有一片汪洋的水。鞋子里外都湿了,走起路来,噗哧噗哧地响,一阵冷风吹来,我直打寒颤。
⑹到了杰克的房间门口,脱下鞋子抬起脚,水滴滴答答地往下淌。我飞快地脱下袜子,拧了拧水,又飞快地穿上。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这一切,然后敲门。
⑺开门的一刹那,杰克的脸上写满了惊愕。接下来的一个半小时格外漫长。半温的衣服贴在身上,粘粘的、潮潮的,感觉就像掉进沼泽中一样。尽管如此,我脸上始终保持着平和自然的微笑。我知道我不需要无谓的同情,我只有做得更好,才能击溃杰克的高傲和他对中国人的偏见。
⑻打那以后,杰克表现得不再那么难以接近。他的高傲像一只鸡蛋被我击开了狭小的裂缝。
⑼杰克的中文进步很慢,尤其是在念绕口令时,他发音含糊不清,听上去像酣睡的小猫打呼噜。杰克的高傲随着他的一次次失败而一点点减弱。我无意也无暇嘲笑他。相反,我一直鼓励他不要气馁,不要懈怠。每次,我在讲课时,总穿插一些文字游戏和课外知识,诸如名胜古迹、文化典籍、风味特产、天文历法等。课前我不断充实自己,课上我俨如一位真正的老师,旁征博引,娓娓道来。我的只有一个学生的课堂充实而富有趣味。终于有一天,杰克竖起大拇指说:“老师棒!中国棒!”语气中有着不可置疑的肯定。
⑩我笑了。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⑾“杰克,给你这个。”一次课后休息,我伸手递给杰克一个外表光滑的苹果。凭我的经验,这个苹果肯定少汁、青涩,极为难吃。而我啃起了那个不太光滑的苹果。果真如此。“老师,为什么你给我的这个这么难吃?”他看着吃得津津有味的我。我晃了晃手中带有疤痕的苹果说:“你不是喜欢外在漂亮的吗?那个苹果可是这一堆中最好看的!”说完,我和杰克相视一笑。“谢谢,”他友好地向我伸出手,“你教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至此,他的高傲被我彻底击碎。
⑿初为人师,我深深地品味了其中的苦与乐。我知道我贫穷、低微、不美,但我拥有坚毅,拥有真诚。它们会伴我跨过人生道路上的坎坎坷坷,让我得到人生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
17.联系上下文,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人横线。1分
我能__________(A.蔑视 B.歧视 C.重视),但不能无视杰克的高傲。
18.第⑶段中加点词语“妄自菲薄”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
19.第⑹段中“我”的一系列行动描写,写出了“我以最快的速度做完这一切”,表现出“我”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这种心理也体现在第⑺段“我”的神情中,如:________ ____ 2分
20.第⑺段划线句“开门的一刹那,杰克的脸上写满了惊愕”,“我”从杰克“写满了惊愕”的脸上读出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1.第⑽段中“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我”所以感到“酸酸的、涩涩的”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嚼出了丝丝甘甜”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4.第⑾段中杰克说:“你教给了我一个十分重要的道理。”这个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三、积累与运用(15分)
26、根据提示,在下面空白处填写适当的句子。
⑴君问归期未有期, 。
⑵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
⑶水何澹澹, 。
⑷ ,风正一帆悬。
⑸ ,唯有源头活水来。
28、李老师因有急事需马上动身去上海,托你带口信,请她母亲下午4:30去幼儿院接女儿敏敏。请将你对李老师母亲说的话写下来,要求简明、得体。(3分)
四、作文(60分)
下面两个作文题,请任选一题写作.
1、最后一场考试的结束钟声响了,老师收齐了试卷,宣布考试结束。话音刚落,教室里就发出一片欢呼生:终于结束了……好一幅忧乐嬉笑的百像图。
以上为文章的开头和结束,请你展开想象,把中间的部分补上,使之成为完整的文章。
要求 (1)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对考试的复杂心理(2)语言流畅,行文通顺
(3)字数:500字左右(4)两题任选一题。
⑵我们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长才干的时候,我们的成长需要关心爱护,需要教育引导,需要批评鼓励,需要宽松净化的环境,需要……
请以“我们年少,我们需要”为话题,自拟题目作文。
2、 要求:①文体不限,不少于500字。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③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富湾中学七年级语文复习考试题2答案
(2008-2009第一学期)
5、B 6、B 7、C 8、C 9、C 10、B
16、B
17、“桃符”、 “仙木”
18、律诗、明代
19、A
20、C
1、A。 2、过分地看轻自己(毫无根据地自己看不起自己)。 3、维护自己的尊严和形象(不想让杰克看到自己的狼狈相)。尽管我的衣服半湿,感觉难受,但我脸上始终保持着平和自然的微小。 4、老师居然冒着滂沱大雨来教课。 5、比喻。 6、杰克对中国人有偏见,以高傲的态度对待“我”;经过努力,赢得了杰克的称赞。 7、杰克在学习中一次次失败,但“我”没有嘲笑他,相反一直鼓励他不要气馁,不要懈怠。丰富的知识(或“一定的才能”,或“教学的艺术”)。 8、重要的不在于外表,而在于品质。
28、您好,老奶奶,我是李老师的学生…。李老师因有急事需马上动身去上海,托我带口信。请您今天下午
4:30去幼儿院接她女儿敏敏。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