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林西一中 林大伟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主要作品有:
小说集:《呐喊》、《彷徨》
历史小说集:《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南腔北调集》、《坟》、《热风》等十五部
小说常识: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小说三要素
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
情节
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年末雪景)
(祝福景象)
(祥林嫂)
小说结构 顺序
序幕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尾声
倒 序
顺 序
插 序
补 序
《祝福》写于1924.2.7., 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3.25.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6号上,后收入《鲁迅全集》第二卷。 鲁迅以极大的热情欢呼辛亥革命的爆发,可是不久就失望了。他看到辛亥革命以后,帝制政权虽被推翻,但代之而起的却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的统治,封建社会的基础并没有彻底摧毁,中国的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他们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宗法观念、封建礼教仍然是压在人民头上的精神枷锁。鲁迅在《祝福》里,深刻地展示了这一时期中国农村的真实面貌。
背景
这一时期的鲁迅基本上还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还不可能用马克思主义来分析观察,有时就不免发生怀疑,感到失望。他把这一时期的小说集叫做《彷徨》,显然反映了其时自己忧愤的心情。但鲁迅毕竟是一个“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他决不会畏缩、退避,而是积极奋斗。 《祝福》这篇小说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封建的必要性。
情节 内容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祝福景象与鲁四老爷
祥林嫂凄然死去
祥林嫂初到鲁镇
祥林嫂被迫改嫁
祥林嫂再到鲁镇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倒
叙
顺序
情节简表
序幕:
结局:
开端:
发展:
高潮:
尾声:
阴沉低暗的年底景象
破旧的鲁四老爷书房
典型环境
祝福景象和我的感受
(深化主题)
祥林嫂再到鲁镇
肖像描写:
众人态度
听故事:
猎奇
祭祀时:
鄙弃
祥林嫂:
“画眼睛”
祥林嫂被迫改嫁:
出格反抗
祥林嫂初到鲁镇:
“画眼睛”
沦为乞丐的祥林嫂
及我在雪夜的感受
“画眼睛”
“三问三答”
人们的反应
人物形象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
悲剧人物要使人怜悯,“最重要之点,性格必须善良”。 ——亚里士多德
祥林嫂是非死不行的,同情她的人和冷酷的人,自私的人,是一样把她往死里赶,是一样使她精神上增加痛苦。
——丁玲
祥林嫂
——鲁迅 《狂人日记》
“我翻开历史一看,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
——鲁迅 《灯下漫笔》
“大小无数的人肉的筵宴,即从有文明以来一直排到现在,人们就在这会场中吃人,被吃,以凶人的愚妄的欢呼,将悲惨的弱者的呼号遮掩,更不消说女人和小儿。”
要极俭省地画出一个人的特点,最好是画出他的眼睛。
——鲁迅
找眼睛 论特点
初到鲁镇——
再到鲁镇 ——
讲阿毛故事——
捐 门 槛——
不让祝福 ——
行 乞——
问有无灵魂——
顺着眼
安分
顺着眼,
眼角带着泪痕
再受打击,内心痛苦
直着眼
分外有神
失神、窈陷
眼珠间或一轮
忽然发光
精神有些麻木
又有希望
再受打击
麻木
一丝希望
祥林嫂:
1:关于祥林嫂的外貌描写:
第一次:“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年纪大约二十六七脸色青黄,但两颊却还是红的.”
第二次:“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脸色青黄,只是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顺着眼,眼角上带些泪痕,眼光也没有先前那样精神了.”
第三次:五年前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蓝,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作用:
表现人物的质朴与忠厚,更重要的是表现了人物命运的变化,揭示了人物一步一步被逼向灭亡的过程.
2:鲁四老爷是怎样的一个人?
顽固保守、固守礼教、阴险歹毒
定位:
封建礼教的忠实走狗.
关键词:
3:祥林嫂周围的其他人对祥林嫂态度如何?
(1)柳妈:
语言
恶毒、愚昧、杀人于无形
外貌
丑陋、令人厌恶
行为
卑鄙无耻
人情的冷漠
(2)其他人:
短工
淡然简捷的回答
四婶
慌乱的语调
女人们
鄙薄厌烦的神情
精神的愚昧
渲染故事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
暗示社会环境
深化作品主题
环境描写作用——
4:谁应该对祥林嫂的死负责?谁是元凶???
祥林嫂勤快能干而又善良,在一次次走投无路中苦苦挣扎到最后一息.
谁 是 凶 手
鲁镇的环境氛围
迷信麻木愚昧
鲁镇的思想认识
顽固守旧,尊崇礼教
鲁镇的待人处事态度
淡漠而无耻
合谋杀害祥林嫂
封建礼教与迷信才是真凶
关于祥林嫂的反抗精神:
A:祥林嫂对不幸的命运抗争过吗?
抗争表现:
逃;山中出逃,做工鲁镇——
维护自我尊严
撞:改嫁中的“出格”行为——
对婆家为她安排的命运的反抗
捐;倾其所有,洗刷“污秽” ——
追求人的平等权利
问:死前问我鬼神——
对天经地义的神权的质疑
敢于直面封建妇道、孝道,
B:你如何看待祥林嫂的抗争?这种抗争的实质是什么?
逃
躲避被卖
撞
不愿二婚
“从一而终”的封建观念
捐
向封建迷信低头
总结:
抗争是自发的,缺乏明确的认识,而且方式方法都是错误的.所以,抗争的结果只能是逃出“苦海”,又进“狼窝”.封建礼教与迷信在祥林嫂头脑中也是根深蒂固的,落后与愚昧仍然是祥林嫂性格中相当突出的因素.
“祝福 ”为题的含义
“祝福”是祥林嫂悲剧中的重大事件,体现以事件命名的特点
“祝福”的环境揭示了神权在祥林嫂悲剧一生中的作用,揭示礼教“吃人”的本质.
在“祝福”的祥和气氛中祥林嫂死去,这种对比更能突出小说的批判主题.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