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11 包身工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 11 包身工

  • 格式:  PPT
  • 大小:  473K    16张
  • 时间:  2015-11

同类资源

《包身工》ppt课件(第二课时)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包身工》ppt课件(第二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步骤:检查导入---问题探究---拓展思考---
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教学重点:1·重点片段及重点句子的赏析;
2·写作中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3·文章拓展思考升华。
教学过程:
一·检查导入:
“引号”的各种主要用法本文都有出现,请指出下面引号的具体作用。
      1. 某人说的话。“工房重地,闲人莫入”。        2. “芦柴棒”、“包身契”。        3. “安全地”“罐装了的劳动力”根本就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       
4. “慈祥”“文明的惩罚”。       5. “一·二八”战争。
标明文章中引用部分
表示特定称谓
表示突出强调
表示讽刺或否定
节日或历史事件的数字
新闻事实和背景材料
新闻背景材料,是指事件的历史背景、周围环境及与其他方面的联系等。它对于新闻事实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说明新闻事件的起因;显示或帮助读者理解新闻事件的重要性;突出新闻稿件的新闻价值;表明记者的观点;衬托、深化主题。  思考:课文中讲述了哪些新闻事实?背景材料与新闻事实是如何紧密联系起来的?请找出关联词(或关键句)来仔细体会。
二·问题探究(教学重点)
1·回顾重点:明确课后“研讨与练习”二
总结强调(参考之一):文章在叙述了一些新闻事实之后,往往引入一些背景材料,揭示包身工制度的起源、发展等情况。中间都有一些转折性的词句,使得衔接自然流畅。比如写四点一刻被骂做“猪猡”的包身工起身的情景之后,就以“但是,她们正式的名称却是‘包身工’”一句作为过渡,写这些乡下姑娘是如何被带工老板骗到城里来的。在介绍了四点半钟包身工们吃粥的情景后,就用“廉价的机器”来衔接,引出了日本厂家特别愿意雇用包身工的原因,对包身工受剥削、受压榨的情况做了具体、详细的介绍。
文章实际写了两部分内容,即包身工一天的生活和关于包身工制度的起因、发展和趋向的议论和说明。这两部分是穿插进行,有机结合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呢?若将其分开可以吗?   思路提示:作者写了包身工的起因,读者目睹她们的凄惨形象会怎们想呢?自然会产生关切之情,希望了解她们的来历、身份,所以,接着补叙了包身工的来历身份。写她们的早餐,读者目睹她们猪狗不如的饮食自然会想到带工老板的残忍刻毒,于是插叙日本厂家大量雇佣包身工的原因。写包身工上工,读者目睹包身工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艰苦劳动的情景,自然会愤愤不平地想到,他们创造的财富到哪里去了?于是,紧接着插叙日本纱厂诈取中国工人的血汗迅速膨大的事实,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工人的压榨掠夺。写包身工收工,读者目睹了包身工受到的侮辱,自然会产生一种痛恨这种罪恶的包身工制度的强烈感情。文章通过议论,预示了包身工制度必然灭亡的结局。这两部分穿插进行,交错组合,才能使叙议配合,交相辉映,符合读者了解事件真相、探究问题本质的心理规律,既省笔墨,又富有表现力,达到了虚实相生的表达效果,深化了主题。因此这两部分不可能分开。
总结强调(参考之二)
2·分析重点:一是记叙部分的细节描写
(1)提示:细节描写不仅表现在面的记叙上,而且表现在点的记叙上。
方法:学生分两组分别找出记叙部分中面和点的细节描写,并讨论领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
明确:1-5自然段中,通过工房的大小,躺满的人数,起身时慌乱骚动的情景以及从楼梯上冲下来的神态等细节描写,表现了包身工囚牢般的住宿环境和因遭受非人的折磨而麻木的精神面貌。(面上)
  12-14自然段中,通过板桌、餐具的安放,薄粥的质地,进食的情景,以及老板娘刮粥拌粥的动作描写,反映了包身工的日常饮食竟不如猪狗。 (面上)
  28-31自然段中,通过小福子受到“文明的惩罚”的细节描写,反映包身工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劳动和遭到非人的折磨。(点上)
  35-40自然段中,通过“抄身婆”不愿用手去接触“芦柴棒”的身体的言行描写,突出了包身工形象的悲惨,无情地揭露了帝国主义资本家和带工老板对包身工的野蛮压榨。 (点上)
请一个同学朗读16-20段,大家一齐思考讨论下边的问题:
  (1)作者在这里写“芦柴棒”受虐待是为了说明什么?
  (2)场面描写着笔有轻重,表现有主次,17、18段的场面描写表达的重点是“芦柴棒”的惨,“打杂的”凶,还是老板娘的奸?
  (3)分析打杂的怎样给“芦柴棒”“医”病,把18段第一句、第二句、第四句中描写打杂的虐待“芦柴棒”的主要动词找出来,体会它们的作用。
重点赏析举例
* 目的在说明包身工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表现她们受残酷的压迫。
* “打杂的”凶。
* 摔、踢、泼三个词表现了“打杂的”凶狠。
老师小结:这一段场面描写用词准确,文字紧凑,主次配合很好。摔、踢、泼三个动作,一个凶似一个。“芦柴棒”突然的跳,衬托了“打杂的”凶,突出了“芦柴棒”受虐待的惨,最后老板娘的笑和她的话既与上文“假病!老子给你医!”照应,又表现了她的残酷,无人性,更显出“芦柴棒”遭遇的悲惨。短短的一段文字读来催人泪下,使人发指。这一段“点”的描写与“面”的描写相配合,大大丰富文章的内容,深刻地表现了主题。
二是记叙中的说明和议论
再以“芦柴棒”为例,说明包身工的悲惨遭遇。  先从六个方面总结了包身工的悲惨遭遇,用数字说明。连用两个“还是”指出她们不能不做工;两个排比句: ①比喻,②短语,写出了包身工的瘦弱
    这些都是形象的议论,为了进一步揭露资本家的本性,让“芦柴棒”第三次出场,用了反衬法: “抄身婆”──“带工老板”,后面是说明,最后揭露包身工悲惨命运的结局,这就是本质。
(2)要求学生找出说明和议论的句子与段落。
重点赏析举例
请一个同学朗读34-41段,然后学生自己分析,教师明确:
明确:1·用墨鸭作比喻,揭露、控诉野蛮、残酷的包身工制度。
    借喻,把船户养墨鸭捕鱼喻为带工老板和包身工的关系,说明包身工连墨鸭都不如。
    “看着这种饲养小姑娘谋利的制度,我不禁想起孩子时候看到过的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了。”──“饲养”一词没有用错。它的本义是喂养动物,用在这里说明资本家根本不把工人当人看待,而是像喂养动物一样饲养小姑娘,并从中谋利。所以作者就联想到“船户养墨鸭捕鱼”的事来,这样更能揭露包身工所受的非人待遇和包身工制度的野蛮残酷。
    2.最后两段,作者运用描写与议论的手法,直抒胸臆,表达了强烈的感情。
    运用排比句“五个没有”强调黑暗深重,表达作者对包身工制度的极大憎恨。最后一个自然段,诅咒中外反动派对劳动人民肆行压榨和虐待的“黑夜”,深信“黎明”必将到来,表达对剥削制度深恶痛绝,对前途充满信心的思想感情。
3·强化重点:最后三段的分析
提示:诵读最后三段,分析其含义。
明确:1)·精确的数字---显示报告文学真实性的特征。如:
①七尺阔、十二尺深的工房楼下,横七竖八地躺满了十六七个“猪猡”。(合九平方米,平均每人半平方米,表明住宿的拥挤程度)
②包身费大洋二十元,期限三年······两年来在她身上已经收入了二百三十块了!(表明剥削的惊人程度)
③单就这福临路的东洋厂讲,光绪二十八年······八千工人和一千二百万元的资本。(用两组数字前后对比,证明了在中国的日本纱厂“飞跃地膨大”,完全是残酷压榨剥削包身工造成的)
4·强化文体特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与文学性
思考:本文除了采用记叙与描写、议论、说明等综合表现手法外,还采用了哪些写作方法?
目的:通过再一次明确写作方法,具体落实到本文的写作文体---报告文学,以此明确报告文学的两大特征:真实性和文学性。
方法:学生读文,勾画句子,讨论分析。
2)·生动的语言---显示报告文学文学性的特征。如:
①生动的人物描写。 ②生动的人物对话。
③形象的比喻。 ④发人深思的警句。
注:前面已经分析,这里简单提一提即可。
写作特点
1、在选材上,注重点面结合。
2、在结构上,采用时间顺序。
3、在表达上,多种方式结合。
三·拓展思考,升华感情
请同学们观看下面一段新闻材料:
这就是“山西黑砖窑案”,一些孩子因为年龄小、涉世未深,被人贩子或诱骗或强行拉上车,以500元的价格被卖到山西黑窑场做苦工。最小的只有八岁,就要做大人都不愿意做的重体力活。还有许多苦工是被骗或强拉来的智障或残疾人,所有这些人都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本来应该得到全社会的保护,然而这些丧尽天良的人贩子和黑窑主却把他们逼到了地狱,沦为了现代“包身工”。
事情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十分重视,胡锦涛主席和温家宝总理做了重要批示,要求严肃处理此类事件。
请大家和我们刚刚学习的《包身工》做一比较,指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警示升华
铭记历史,永不遗忘,绝不允许历史悲剧重演。我们不能改变历史,但是可以从我们历史上最羞耻的一页中学到很多东西。往事不堪回首,历史的车轮缓缓前行,人性的觉醒、文明的进步有一个缓慢的过程,在越来越重视人权和人道主义的今天,我们回顾历史,讨论现实,是为了历史的惨剧不再发生,是为了明天的生活更加美好!
布置作业:
1·预习《飞向太空的航程》
2·完成《新学案》课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