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课件:24.2.3__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人教版九年级上)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24.2.3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1.了解两个圆相离(外离、内含),两个圆相切(外切、内切),两个圆相交、圆心距等概念.
2.理解两圆的位置关系和d与R、r 的数量关系并灵活应用它们解题.
探究一 圆与圆有哪几种位置关系?
没有公共点
一个公共点
两个公共点
相 离
相切
相交
外 离
内 含
内 切
外 切
相 交
(同心圆)
圆
和
圆
的
位
置
关
系
1、若两圆只有一个公共点,则两圆外切.
2、若两圆没有公共点,则两圆外离.
分类讨论!
没有哪种位置关系?
欣
赏
o1
o2
T
直线O1O2———连心线
探究二
1.由此可知,两圆外切时,整个图形是
( ),对称轴是( )
2.两圆的其它位置关系图呢?
轴对称图形
结论:两圆的各种位置关系所构成的图形都是轴对称图形.连心线是它们的对称轴.
连心线
结论:相切两圆的连心线过切点.
o1
o2
T
切点与连心线的关系
找规律
圆心
圆心
两圆半径
探究三
圆心距:两圆心之间的距离(即连结两圆心的线段的长度)
R
r
d
o1
o2
d=R+r
T
两圆外切
性质
o1
o2
R
r
d
d>R+r
两圆外离
性质
精彩源于发现
o1
o2
d
d=R-r (R>r)
T
两圆内切
性质
r
R
O
O1
O2
r
d
dr)
0≤
两圆内含
R
数形结合!
O1
O2
R
r
d
O1
O2
R
r
d
dd+r>R
∴d>R-r
两圆相交
R-r<
d性质
d=R+r
d=R-r
两圆相交
R-ro1
o2
d
R
r
R-rr)
三角形!
两圆位置关系的性质与判定:
性质
判定
0
R―r
R+r
内 含
外 离
外 切
相 交
内 切
位 置 关 系 数 字 化
同心圆
你能确定两圆的位置吗?
已知:如图⊙O的半径为OA=5cm,点p是圆外一 点,OP=8cm.
求:(1)以P为圆心作⊙P与⊙O外切,⊙P的半径
是多少?
o
p
A
•
•
【解析】
由两圆外切,则OP=OA+AP
∴AP=OP-OA=8-5=3 cm
即小圆P的半径是3cm.
•
•
o
P
•
A
(2)
以P为圆心作⊙P与⊙O内切,⊙P的半径是多少?
【解析】由两圆内切,则OP=AP-OA
∴ AP=OP+OA=8+5=13 cm,
即大圆P的半径是13cm.
若上题改为“以P为圆心作⊙P与
⊙O相切”呢?
(2010·绍兴中考)如图为某机械装置的截面图,相切的两圆⊙O1,⊙O2均与弧AB相切,且O1O2∥l1(l1为水平线),⊙O1,
⊙O2的半径均为30 mm,弧AB的最低点到l1的距离为30 mm,公切线l2与l1间的距离为100 mm.则⊙O的半径为( )
A.70 mm B.80 mm C.85 mm D.100 mm
D
C
E
【解析】选B.如图, O1 O2交相切的两圆于点C,过点C的⊙O的半径OD交l2于点E,由题意可知 OC⊥ O1O2,,O1O2=
60 mm,DE=70 mm,CE=30 mm,所以∠OCO1=90°,CD=40 mm,设⊙O的半径为x mm,则OC=(x-40)mm,在 Rt△OCO1中,
解得x=80 mm.
1.(日照·中考)已知两圆的半径分别为3cm,5cm,且其圆心距为7cm,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A.外切 B.内切 C.相交 D.相离
【解析】选C,5-3<7<5+3,R-r<d<R+r,两圆的位置关系为相交.
2.(济宁·中考)已知⊙O1与⊙O2相切,⊙O1的半径为
3 cm,⊙O2的半径为2 cm,则O1O2的长是( )
A.1 cm B.5 cm C.1 cm或5 cm D.0.5cm或2.5cm
【解析】选C.因为⊙O1与⊙O2相切,所以⊙O1与⊙O2的位置关系是外切或内切,所以O1O2=3 cm+2 cm=5 cm或O1O2=
3 cm-2 cm=1 cm.
3.(常德·中考)已知⊙O1的半径为5㎝,⊙O2的半径为
6㎝,两圆的圆心距O1O2=11㎝,则两圆的位置关系为( )
A.内切 B.外切 C.相交 D.外离
【解析】选B.圆心距 O1O2等于两圆⊙O1,⊙O2的半径之和,所以两圆的位置关系为外切.
4.(聊城·中考)如图,小圆的圆心在原点,半径为3,大圆的圆心坐标为(a,0),半径为5.如果两圆内含,
那么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_.
【解析】两圆内含则0≤d<R-r,即0≤d<5-3,则0≤d<2,又因为小圆的圆心在原点,所以有0≤a<2.
答案:0≤a<2
1.理解并掌握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及其特征(轴对称图形)
知道相切两圆的切点在连心线上.
2.理解并掌握两圆的圆心距d与两圆的半径R,r的数量关系.
3.会判定两圆的五种位置关系(①公共点② d ,R,r ).
通过本课时的学习,需要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