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3.1 角平分线的性质
(第1-2课时)
角平分线的定义:
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相等的两个角的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
C
∠AOB =2∠AOC =2∠BOC
不利用工具,请你将一张用纸片做的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你有什么办法?
再打开纸片 ,看看折痕与这个角有何关系?
(对折)
情境问题
1、如图,是一个角平分仪,其中AB=AD,BC=DC。
将点A放在角的顶点,AB和AD沿着角的两边放下,沿AC画一条射线AE,AE就是角平分线,你能说明它的道理吗?
情境问题
A
D
B
C
E
如果前面活动中的纸片换成木板、钢板等没法折的角,又该怎么办呢?
2、证明:
在△ACD和△ACB中
AD=AB(已知)
DC=BC(已知)
CA=CA(公共边)
∴ △ACD≌ △ACB(SSS)
∴∠CAD=∠CAB(全等三角形的 对应边相等)
∴AC平分∠DAB(角平分线的定义)
已知:∠AOB,如图.
求作:射线OC,使∠AOC=∠BOC.
作法:
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C
E
D
1.以O为圆心,任意长为半径作弧,分别交OA、OB于D、E两点;
2.分别以点D和E为圆心,以大于二分之一DE长为半径作弧,两弧在 ∠AOB内交于点C.
3.作射线OC.
请你说明OC为什么是∠AOB的平分线,并与同伴进行交流.
∴ 射线OC就是∠AOB的平分线.
1〉平分平角∠AOB
2〉通过上面的步骤,得到射线OC以后,把它反向延长得到直线CD,直线CD与直线AB是什么关系?
3〉结论:作平角的平分线即可平分平角,由此也得到过直线上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的方法。
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1)实验:将∠AOB对折,再折出一个直角三角形(使第一条折痕为斜边),然后展开,观察两次折叠形成的三条折痕,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猜想: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探究新知
角平分线有什么性质呢?
1. 操作测量:取点P的三个不同的位置,分别过点P作PD⊥OA,PE ⊥OB,点D、E为垂足,测量PD、PE的长.将三次数据填入下表:
2. 观察测量结果,猜想线段PD与PE的大小关系,
写出结论:____________
C
O
B
A
PD=PE
OC是∠AOB的平分线,点P是射线OC上的任意一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题设:一个点在一个角的平分线上
结论:它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已知:OC是∠AOB的平分线,点P在OC上,PD ⊥OA ,PE ⊥OB,垂足分别是D、E.
求证:PD=PE.
结论:
C
证明:∵OC平分∠ AOB (已知)
∴ ∠1= ∠2(角平分线的定义)
∵PD ⊥ OA,PE ⊥ OB(已知)
∴ ∠PDO= ∠PEO(垂直的定义)
在△PDO和△PEO中
∠PDO= ∠PEO(已证)
∠1= ∠2 (已证)
OP=OP (公共边)
∴ △PDO ≌ △PEO(AAS)
∴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已知:如图,OC平分∠AOB,点P在OC上,PD⊥OA于点D,PE⊥OB于点E
求证: PD=PE
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
验证猜想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4)得到角平分线的性质:
∵ ∠1= ∠2,
PD ⊥ OA, PE ⊥ OB(已知)
∴PD=PE(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几何语言:
如图所示OC是∠AOB 的平分线,P 是OC上任意一点,问PE与PD相等吗?为什么?
PD,PE没有垂直OA,OB,它们不是角平分线上任一点这个角两边的距离,所以不一定相等.
例1:如图,在△ABC中,∠C=900,AD平分∠BAC交BC于点D,若BC=8,BD=5,则点D到AB的距离为?
例题讲解
E
解:∵OC平分∠ AOB
∠ C=900,DE ⊥ AB(已知)
∴ DC= DE(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 BC=8,BD=5
∴ DC=BC-BD=3
∴DE=3
答:点D到AB的距离为3
如图, △ABC的角平分线BM,CN相交于点P,求证: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BM是△ABC的角平分线,点P在BM上
∴PD=PE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同理,PE=PF.
∴PD=PE=PF.
即点P到三边AB、BC、CA的距离相等
证明:过点P作PD⊥AB于D,PE⊥BC于E,PF⊥AC于F
例题讲解
如图,已知△ABC的外角∠CBD和∠BCE的平分线相交于点F,
求证: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证明:
过点F作FG⊥AE于G,FH⊥AD于H,FM⊥BC于M
G
H
M
∵点F在∠BCE的平分线上, FG⊥AE, FM⊥BC
∴FG=FM
又∵点F在∠CBD的平分线上,FH⊥AD, FM⊥BC
∴FM=FH
∴FG=FH
∴点F在∠DAE的平分线上
拓展练习
例3:在△OAB中,OE是∠ AOB的角平分线,且EA=EB,EC、ED分别垂直OA,OB,垂足为C,D,求证:AC=BD。
例题讲解
1、如图,OC平分∠AOB, PM⊥OB于点M,
PN⊥OA于点N, △POM的面积为6,OM=6,则PN=_______。
2
练习
如图:在△ABC中,∠C=90° 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F在AC上,BD=DF; 求证:CF=EB
拓展示例
分析:要证CF=EB,首先我们想到的是要证它们所在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即Rt△CDF ≌ Rt△EDB.
现已有一个条件BD=DF(斜边相等),还需要我们找什么条件
DC=DE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再用HL证明.
试试自己写证明。你一定行!
如图,△ABC中,∠C=90°,AC=CB,AD为∠BAC的平分线,DE⊥AB于点E,且AB=10。
求:△DBE的周长。
综合应用
解:∵ AD平分∠BAC
∠C=90°, DE⊥AB (已知)
∴ CD=DE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在Rt△ACD和Rt△AED中
AD=AD (公共边)
CD=DE (已证)
∴ Rt△ACD≌Rt△AED (HL)
∴ AC=A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AC=BC (已知)
∴ BC=AE (等量代换)
∵ AB=10
∴ C△DBE=BD+DE+BE=BC+BE=AE+BE=AB=10。
证明: ∵ AD平分∠BAC (已知)
∴ ∠1=∠2 (角平分线的定义)
∵ PE∥AB ,PF∥AC (已知)
∴ ∠1=∠3, ∠2=∠4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 ∠3=∠4 (等量代换)
过点D作DG⊥PE, DH⊥PF,垂足分别为G、H
∴ DG=DH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即点D到PE和PF的距离相等
如图, △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P是AD上一点,PE∥AB,交BC于点E,PF∥AC,交BC于点F.
求证:点D到PE和PF的距离相等。
G
综合应用
习题12.3第4题
H
1
2
3
4
证明: ∵ OC平分∠AOB (已知)
PD⊥OA, PE⊥OB
∴ PD=PE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1=∠2 (角平分线的定义)
△POD与△POE为Rt△
在Rt△POD和Rt△POE中
0P=0P (公共边)
PD=PE (已证)
∴ Rt△POD≌Rt△P0E (HL)
∴ OD=OE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在△FOD和△FOE中
OD = OE
∠1=∠2
OF=0F
∴ △FOD≌△FOE (SAS)
∴ DF=E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如图, 0C为∠AOB的平分线,P是OC上一点,PD⊥OA, PE⊥OB,垂足分别为D、E, F是0C上一点,连接DF、EF. 求证:DF=EF。
综合应用
习题12.3第5题
D
P
1
2
证明: ∵ AD平分∠BAC (已知)
DE⊥AB, DF⊥AC
∴ DE=DF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1=∠2 (角平分线的定义)
△ADE 与△ADF为Rt△
在Rt△ADE和Rt△ADF中
AD=AD (公共边)
DE=DF (已证)
∴ Rt△ADE≌Rt△ADF (HL)
∴ AE=A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在△AGE和△AGF中
AE = AF
∠1=∠2
AG=AG
∴ △AGE≌△AGF (SAS)
如图, AD是△ABC的角平分线,DE⊥AB, DF⊥AC,垂足分别为E、F, EF与AD相交于点G,AD与EF垂直吗?证明你的结论。
拓广探索
习题12.3第6题
2
1
∵ ∠AGE+∠AGF=1800(平角的定义)
∴ ∠AGE=900
∴AD⊥EF (垂直的的定义)
如图,O是△ABC角平分线的交点,OD⊥BC于D,OD=3, △ABC的周长为20,求S△ABC
拓展练习
动感课堂12.3第12题
解:过点O作OE⊥AB, OF⊥AC,垂足分别为E、F
∵ O是△ABC角平分线的交点 ,OD⊥BC (已知)
∴ 0D=OE=OF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连接OA
∵ C △ABC =20,OD=3
∴ S△ABC= S△AOB+ S△BOC+ S△AOC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1.课本50页课后练习第1、2题(做在书上)
3.动感课堂B25~26页12.3 第1~3、6、7、9、10、15、16题
课后作业
2.课本51页习题12.3第1题(做在书上)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 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第十二章 全等三角形
12.3.1 角平分线的性质
(第3-4课时)
1、会用尺规作角的平分线.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PD⊥OA,PE⊥OB
∵ OC是∠AOB的平分线
∴ PD=PE
用数学语言表述:
复习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是否一定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呢?
已知:如图,QD⊥OA,QE⊥OB,
点D、E为垂足,QD=QE.
求证: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探究角平分线的性质(一)的逆定理
探究新知
证明: ∵ QD⊥OA,QE⊥OB(已知),
∴ ∠QDO=∠QEO=90°(垂直的定义)在Rt△QDO和Rt△QEO中
QO=QO(公共边) QD=QE ∴ Rt△QDO≌Rt△QEO(HL)
∴ ∠ QOD=∠QOE
∴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已知:如图,QD⊥OA,QE⊥OB,
点D、E为垂足,QD=QE.
求证: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 QD⊥OA,QE⊥OB,QD=QE.
∴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用数学语言表示为:
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 QD⊥OA,QE⊥OB,点Q在∠AOB的平分线上
∴ QD=QE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OP平分∠AOB
PD⊥OA于D
PE⊥OB于E
PD=PE
OP平分∠AOB
PD=PE
PD⊥OA于D
PE⊥OB于E
角的平分线的判定
归纳、比较
X
应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1.判断题:
(1)如图,若QM =QN,则OQ 平分∠AOB;( )
X
应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1.判断题:
(2)如图,若QM⊥OA 于M,QN⊥OB 于N,则OQ是∠AOB 的平分线; ( )
√
应用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1.判断题:
(3)已知:Q 到OA 的距离等于2 cm, 且Q 到OB 距离等于2 cm,则Q 在∠AOB 的平分线上.( )
如图,要在S区建一个贸易市场,使它到铁路和公路距离相等, 离公路与铁路交叉处500米,这个集贸市场应建在何处?(比例尺为1︰20000)
思考
D
C
S
解:作夹角的角 平分线OC,
截取OD=2.5cm , D即为所求。
已知:BD⊥AM于点D,CE⊥AN于点E,BD,CE交点F,CF=BF,求证:点F在∠A的平分线上.
例题讲解
证明:∵ BD⊥AM CE ⊥AN(已知)
∴ ∠FDC= ∠FEB(垂直的定义)
在△ FDC 和△FEB中
∠FDC= ∠FEB (已证)
∠CFD= ∠BFE (对顶角相等)
CF=BF (已知)
∴ △FDC≌△FEB (AAS)
∴ EF=DF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 OA平分 ∠ MAN(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如图,为了促进当地旅游发展,某地要在三条公路围成的一块平地上修建一个度假村.要使这个度假村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应在何处修建?
思考题
理论联系实践
2、直线表示三条相互交叉的公路,现要建一个货物中转站,要求它到三条公路的距离相等,则可供选择的地址有:( )
A.一处 B. 两处 C.三处 D.四处
分析:由于没有限制在何处选址,故要求的地址共有四处。
拓展延伸
理论联系实践
变式1 如图,△ABC 的一个
外角的平分线BM 与∠BAC的平分
线 AN 相交于点P,求证:点 P 在
△ABC另一个外角的平分线上.
变式拓展
变式2 如图,P 点是△ABC
的两个外角平分线 BM,CN 的交
点,求证:点 P 在∠BAC 的平分
线上.
变式拓展
证明: ∵S △DCE =S △DBF ,CE=BF (已知)
∴ DH=DG (等底等高,面积相等)
∵ DH⊥AB, DG⊥AC
∴ AD平分∠BAC(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BAC+ ∠HDG=1800 (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0)
△DHF与△DGC为Rt△
在Rt△DHF和Rt△DGC中
DF=DC (已知)
DH=DG (已证)
∴ Rt△DHED≌Rt△DGE (HL)
∴ ∠1=∠2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 ∠BAC+∠FDC=1800 (等量代换)
综合应用
动感课堂12.3第16题
1
2
如图, D, E, F分别是△ABC三边上的点, CE=BF, DE=DC, △DCE和△DBF的面积相等, DH⊥AB于H, DG⊥AC于G.
求证:(1) AD平分∠BAC (2)∠FDC与 ∠BAC 互补.
证明: 过点作MN ⊥AD,垂足为N
∵ MD平分∠ADC ∠C=900(已知)
∴ MC=MN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
∵ M是BC的中点(已知)
∴ BM=CM (中点的定义)
∴ BM=MN (等量代换)
∵ ∠B=900 (已知)
∴ AM平分∠BAD (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平分线上)
拓广探索
习题12.3第7题
2
1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B=∠C=90°,M是BC的中点,DM平分∠ ADC。 求证:AM平分∠DAB
N
如图,有两条交叉公路OA、OB内有两村庄C、D,现要在两村庄附近修建一加油站P,使加油站不但到两村庄距离相等,而且又要到两公路的距离也相等.你在什么位置建立该加油站?
P
课外讨论题
理论联系实践
课堂作业
课堂作业
2.动感课堂B25~26页12.3 第4、5、11、13、14、17题
课后作业
1.课本51页习题12.3第3题(做在作业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