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香菱学诗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香菱学诗》教案
主备人:孟莹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掌握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品读文句,通过揣摩语言,掌握细节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方法。
拓展研读,品读香菱的作品,深入挖掘人物的精神思想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香菱不屈不挠对抗悲苦命运,志趣高尚的人生追求。
理解作者写红楼梦的良苦用心,《红楼梦》所蕴含的深层况味。
教学过程:
一、《红楼梦》及作者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红楼梦》博大精深,阅读《红楼梦》我们读红楼梦要读出作者的用心,读出当中的况味来。
今天我们就走进这部作品。
作者作品及相关知识简介:
下面我们先来了解作家和作品的情况
曹雪芹(1724?—1764),名,字芹溪,又字芹圃,雪芹是他的号,属满洲正白旗。曹家从清代初年起到雪芹这一代止,是一个“百年望族”。康熙二年(1663)清王朝设江宁织造,这是一个财赋要职,其第一任就是雪芹的曾祖父,此后父子兄弟相次继任,一共约60年。康熙帝非常信任曹氏父子,他在位期间五次南巡都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到雍正初年,雪芹大约四岁的时候,其父因与宫廷斗争有牵连,被免去江宁织造;过了一年,又被抄家……从此这个“百年望族”就一败涂地了。
势败家亡之后,雪芹流落在北京西郊,住着破房子。他善画,只能靠卖画来维持终年吃粥的生活。乾隆二十八年(1763)秋冬之间,雪芹的唯一的儿子病死,他因伤感太甚,于这年除夕那天病逝。《红楼梦》就是这期间写的──他只写了前八十回,后四十回是高鄂续写的。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中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品。它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描写了贾家荣、宁二府由盛而衰的过程,在充分揭露地主阶级贵族集团腐朽本质及其必然没落的历史命运的同时,也歌颂了这个阶级中具有叛逆精神的青年和某些奴隶的反抗行为。书中塑造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晴雯、王熙凤、袭人、香菱等一系列富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全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不仅镜子般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的广阔的现实生活图景,而且广泛地涉及我国古代的文化常识如官制、仪礼、建筑学、医学、音乐、绘画等,有“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之称。
二、字词(略)
①起承转合 ②以词害意 ③地灵人杰 ④诲人不倦 ⑤挖心搜胆
⑥精血诚聚 ⑦穿 凿 ⑧揣 摩 ⑨腻 烦 ⑩鳏 鳏
三、感知文意,品味塑造人物的方法
1、介绍香菱身世
《红楼梦》第五回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翻看副册时,只见画着一株桂花,下面有一池沼,其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后面书云: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菱,一个钟灵毓秀的女子,一个命运多舛的女子,让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这个女子悲苦的际遇。
香菱是一个从官宦小姐沦为奴婢的悲剧人物。她有着不幸的命运:从小遭受灾难,被拐卖,又被呆霸王薛蟠生拖死拽弄到家里,终于沦为侍妾,受尽凌辱和折磨。薛蟠遭打外出后,香菱住进了大观园,有机会接触大观园内这许多富于才情的少女们,特别是像林黛玉这样的才女,萌发了强烈的精神追求,本文就是从香菱学诗写起的。
问:请用简洁的话概括香菱学诗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明确:香菱拜黛玉为师,苦志学诗,在经历读诗、讲诗、写诗三个阶段后,终于在梦中得出好诗。
本选文在小说原著中的回目是《慕雅女雅集苦吟诗》,文中对香菱“苦学”的描写多吗?多,请从文中找出体现香菱“苦学”的描写,体会这些描写的传神之处及作用。
学生自由发言讨论
明确:(参考答案)
①又苦思一回作两句诗,又舍不得杜诗,又读两首。如此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连用三个又字,写出香菱刚拿到题目时,既想进行创作,又想先多读点书的矛盾的心理和状态。
②香菱听了,默默的回来,越性连房都不入。只是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来往的人都差异……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两个“或”,写出她专注在想创作的事情,而此处注重神态的描写,写皱眉和含笑,说明她或许碰到了好的或不好的语句,在作取舍。这里写香菱第二次创作时的动作神态,较之第一次,香菱已经进步入创作的状态,变得非常的专注。
③自己扫了兴,不肯丢开手,便要思索起来。因见他姊妹们说笑,便自己走至阶前竹下闲步,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你错了韵了。”——探春的一问,非常巧妙,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既是侧面描写香菱的学习不肯停歇,又引出了香菱的错答,错答正说明香菱正进入写作佳境,是痴迷的表现使得文章意趣横生。香菱的回答,体现出她的聚精会神,心无旁骛的学习状态,任何人的话她都已经听不到,一心只想着写诗。
④两眼鳏鳏,直到五更方才朦胧睡去。——鳏鳏的意思是忧愁难眠,写出香菱因写诗入魔而失眠的状态。
教师点拨:
同学们找的这些描写主要运用了哪些刻画人物的方法?
明确: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还有细节描写。
作者是如何做到传神的,作用是什么?
细节描写重点赏析
(香菱)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出神,或蹲在地下抠土……只见他皱一回眉,又自己含笑一回……
改成:“(香菱)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上,或蹲在地上苦思冥想”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原文用了细节描写的方法,对香菱进行正面的具体的描绘,细致地写出了香菱苦思冥想的动作神态。使人容易产生联想,香菱想到了好句,所以自己含笑,又因为觉得自己想的诗句还不好,又皱眉。原文抓住了人物的小动作来进行细致的刻画,给人以真实而具体之感,使得香菱苦想的形象跃然纸上。
侧面描写重点赏析:
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这个人定要疯了。
可真是诗魔了。
问:我们能不能用各句评语中的一个字来概括宝钗对香菱的评价?宝钗的这三句评价次序能颠倒吗?为什么?
明确:呆——疯——魔,不能颠倒,呆是傻、愚蠢死板、不灵活的意思;疯就是精神错乱的意思;魔就是嗜好成癖,不能自拔的意思,三句评语从侧面表现香菱学诗的苦志,第一句到第三句起层递作用。写出了香菱为了实现学诗的美好愿望而废寝忘食,孜孜以求。
5、我们觉得香菱学诗学得苦,大观园的众人也觉得她苦,但是香菱自己觉得苦吗?请找出相关描写?
展示: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
香菱因笑道:“我这一进来,也得了空儿,好歹教我作诗,就是我的造化了。”
香菱笑道:“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顽罢了。”
只听香菱从梦中笑道:“难道这一首还不好?”
只见香菱兴兴头头的又往黛玉那边去了。
明确:这些神态、语言的描写说明了香菱非常热爱学诗,心里羡慕不已,她对学诗是痴迷的、执着的,也因为这样,她乐在其中,不知其苦。自得其乐。
比较分析香菱写的三首诗。第三首是:
精华欲掩料应难,影自娟娟魄自寒。
月光灿烂,想掩盖也掩盖不了。它的外貌是那样娟秀,背面却是那样清寒。
一片砧敲千里白,半轮鸡唱五更残。
皓月千里,处处传来妇人捶衣之声。半轮明月在天,雄鸡高唱,已是五更将残。
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披绿蓑的江上游子月下闻笛,引发对故乡和亲友的思念。思妇楼头倚栏望月,难以成眠。
博得嫦娥应借问,缘何不使永团圆。
看到人间浓重的离情,嫦娥不禁自问:为什么不让离人团聚,永不分离呢?
学生讨论以后明确:
教师点拨:诗的主旨是写离别之情。首联写月光及月的形体;颔联写月下之景;颈联写思念亲友之情,表达了作者的孤单感觉;尾联归结全诗主旨。
第一稿只是说月儿美丽而又明亮,可供观赏,意思浅显,无余味可寻,“诗人助兴”二句确如黛玉所说,措词不雅。
第二稿语言近乎诗,虽用了铺陈手法,但说来说去,无非是月色很美的意思,黛玉批评它“过于穿凿”,可谓一语破的。这两首诗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没有把自己放到诗中去,其实是为写诗而写诗,读起来难免使人感到淡而寡味。
第三稿则不然,它句句写月,又句句写离别,最后更在嫦娥的“自问”中融入了作者的孤单无依的感情──这是她自三岁离开了父母到现在十多年间一直蕴积在心头的感情。有了这种感情,诗中也就有了作者的自我形象,于是望月而生“魄自寒”之念,再看月下之最──“砧敲”“鸡唱”“闻笛”“倚栏”,几乎无一不引起她的故乡之思和自伤身世的凄凉之意,的确是耐人寻味。众姐妹说这首诗“新巧有意趣”,决非溢美之词。
她仿佛对月低吟,顾影自怜,把自己沉痛的遭遇融入寒月之中,结句的感喟本是自己的心声,却推给处境同样寂寞的嫦娥,曲折含蓄。如果说离愁,思绪这种深沉的感情,在第一首是肤泛的,在第二首是游离的,到第三首就变成实在的,意趣真切,余韵悠长。
7、作者用“苦吟”为题,其实就是为了展现香菱怎样的精神品质?
明确:醉心学诗,痴迷执着,锲而不舍,孜孜不倦,乐在其中。
8、通过塑造香菱这一形象,寄予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在本文中,作者以饱蘸深情的笔,讴歌了香菱这个精华灵秀所钟的薄命女子。香菱这样的人竟然和薛蟠生活在一起!而且受他的凌辱作践。那薛蟠只会胡扯“女儿愁,洞房里撺出了大马猴”之类,是极端粗陋鄙俗之人。香菱的境遇又那么值得同情惋惜!封建社会如此扼杀人才!不公平到这等地步!这正是需要读者明白的道理,也正是作者美学观点之体现。
从“黛玉教诗”品写作之味
香菱能写出第三首成功诗,是她的主观努力的结果,也是老师指点得法,黛玉指导写诗主要有三次,这三次分别做了什么?试作概括。(可以引用文章语句)
指名学生交流后教师点拨:
首先是指导读诗:
指导读诗体现在两次谈话中:第一次,黛玉强调“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使香菱深受启发。循序渐进;黛玉又指出“立意”是诗的头等大事,“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同时告诫香菱切不可爱那些浅近的诗,并给她开了一个书目,安排了读的顺序。在这次谈话的末尾,黛玉又将王维的五言律诗集借给香菱,要求她见画有红圈的就读,“有一首念一首”。第二次是在香菱读完王维的五言律诗后进行的,黛玉称之为“讲究讨论”,实际上是要检查香菱对王诗理解的程度。香菱果真不负所望,把王诗中的炼字功夫说得头头是道,说到“墟里上孤烟”这一句,还联系自己进京那年所见黄昏时分村落的景象,把诗境都说活了。而黛玉也不愧为“老师”,又把陶诗“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翻出来给香菱看,启发她认识了脱化前人诗句的道理。
其次是指导练习写诗:
香菱练习写诗也是在黛玉指导下进行的,包括命题限韵、评论习作、指点门径三事。
通过林黛玉指导香菱学诗这情节,《红楼梦》体现了曹雪芹怎样的诗歌创作思想?香菱学诗对我们学习语文有何启示?学生各抒己见
1、要多读。黛玉让香菱读王维五律一百首、杜甫七律一二百首、李白七绝一二百首,由此可见诵读是学诗的根基,是提高鉴赏力的根本途径。
2、学一流的诗。“法乎其上,仅得其中;法乎其中,仅得其下。”王维五律第一,杜甫七律第一,李白七绝第一,学一流的诗,学不到一流可成二流,因此我们平时阅读也要精选文质兼美的作品,这对于陶冶情操、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是有益的。
3、大胆创作,敢于想象。大胆想象可以使平常的生活景象焕发出奇特的美感,令人耳目一新。
4、香菱学诗给我的启示有五点:①要有自信,树立学习的信心。语文学习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有打一场长期仗的心理准备,要自信;②做学习的有心人,提高学习兴趣,让自己学习的每一分钟都有所获;③要重诵读、理解、感悟,多积累,“腹有诗书气自华”;④转益多师,不耻勤于实践,不怕失败。香菱三易其稿,终成精品。我们平时写作也要多改精改,方可成就佳作。
.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试作分析。
《红楼梦》在描写人物时,女性无疑是最重要的,所以才有人评价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他不仅对袅娜风流的林黛玉,对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而且对那个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都充满了强烈的同情和赞美。和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他曾这样写到:“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子,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把女子提高到比男子更高的地位。推崇女子,鄙弃男子,这就把几千年来“男尊女卑”不正当的地位颠倒过来,这样的思想认识对封建统治阶级宣扬的“男尊女卑”“夫为妻纲”的伦理纲常是一个猛烈的冲击,充分体现出曹雪芹反对封建礼教的超人勇气和远见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