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杨修之死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目标:理清文章脉络,简要概括事件要点,分析人物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的讲、辩、悟、练,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历史,启迪智慧
“讲、辩、悟、练”四步法
学情分析
重点难点
能用自己的语言,多角度地分析概括曹操、杨修的性格。
教学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 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导入文字浸润心灵,思想启迪智慧。同学们,有一个大家熟知的脑筋急转弯:猪是怎么死的?开心一笑之余,我们不得不承认还有一个截然相反的事实:聪明反被聪明误!由此可见,愚笨和聪明,都有可能找来杀身之祸!这一现象,正好诠释了辛弃疾的那句话——事无美恶,过则为灾!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了解一段启迪后人的历史故事——杨修之死!
(1)高度概括杨修死因的一句话(原文填空)
(2)文章梳理:阅读课文,按照事件的先后顺序,根据提示填写下表
事 件
曹操的态度
虽喜笑,而心恶之
藏吴质事件
大怒
(3)文章叙事特点: ,作者顺利实施这一叙事特点的过渡句是
(1)杨修故事会,谁是故事王——复述故事情节(讲)
过渡:虽是小故事,但却滴水藏海,透过一个个生动的故事,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是怎样的两个风云人物?
(2)火眼金睛辨忠奸——分析人物形象(辩)
杨修:
曹操:
(3)你来做侦探——探究杨修死因,杨修之死是必然还是偶然?(辩)
(4)你来做法官——杨修该不该死?(辩)
(5)以人为镜明是非——谈谈文章带给你与人交往的体会(悟)
一段历史、两个人物、七个故事、一条人命、诸多启迪
课后作业:(练)
(1)观看《杨修之死》影视片段,文字与视频图像相结合,深刻感受人物形象
(2)不同角度(交往对象、处世态度、宽容、惜才等),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600字的读后感。
事无美恶,过则为灾。
张弛有度为妙方,闲庭信步度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