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心声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目标:
1、理清结构,把握情节
2、品味心理,分析人物
3、揣摩心声,理解主题
学情分析
学生的基础和语文素养较为薄弱,有个别同学对于最基本的拼音都不会;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不是太强,因为年纪的原因,初三学生已不太愿意举手发言;初三学业负担较为繁重,孩子们已没有时间细致的做好预习工作,虽然反复叮嘱孩子们一定要预习,但该课文篇幅较长,所以课上要留有充裕的时间给学生再细读文本和思考,而不能够仅仅为了课堂容量的充实赶时间,以防对文本的解读深度不够。因为整体生源不佳,所以课堂上的提问要有层次性,先找些基础薄弱的回答,之后再找些能力强的总结和概括。
教学重点:
品味心理,分析人物
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每个人都会受到亲人、朋友、老师的呵护与关爱,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也发现,在享受呵护关爱的同时,我们也经历着各种考验与困惑,今天让我们共同去聆听一个小男孩在困惑中的心声。
1、字词。
2、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四个时间段内发生的事情。
(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公开课上)
1、京京为什么那么渴望朗读《万卡》?
(因为京京的身世和万卡的身世经历相似,他想通过读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2、找出你最喜欢的心理描写,并说说你喜欢的原因?
(第1、2组 1——17小节 第3、4组 18——27小节 第5、6组 28——44小节)
3、你认为京京是个怎样的孩子?
(善良、宽容、自信、勇敢……)
4、四人一组讨论:京京到底想吐露怎样的心声?
(想朗读课文,希望老师公平、公正……)
公开课之后,如果你是李京京,你想对程老师说些什么?如果你是程老师,你会对京京说些什么?可都谈,可二选一来谈。
同学们,我们在课文中听到的是一个孩子发自内心的呼声,作为教师,我深受教育,我们没有理由去歧视任何各个积极向上的学生,没有理由不捧着一颗赤诚的心来,在今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成为彼此尊重、信任的朋友。
板书设计:
想 遭拒绝
练 读课文 忆往事
听 受嘲笑
勇 抒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