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心声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与技能:
把握小说情节,理清作者思路。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分析和评价小说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掌握塑造人物方法,理解本文主题,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思考当前社会生活中的教育现象及问题,培养有爱心和平等待人的良好品质
我所面对的是一群脱去孩童稚气、临近青春成熟的个体,对人生、社会仅有一点懵懂的认识。由于各种原因,知识层次参差不齐,且不少学生都是留守学生。在成长的路上,他们渴望得到知识,极需正确的引导、亲切的关爱。
1、本文重点是弄清“心声”含义,在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人物形象进行归纳。
2、小说在塑造人物时主要运用心理描写,侧重引导学生体会心理描写的特点和作用。
面对人生,成长中的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今天让我们随着黄蓓佳走进小说《心声》,去倾听主人公难以言表的心声。
学生齐读《年轻人的心声》
1、以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明确文章写作顺序。
(假如我们把这个故事拍成一部电影,如果你是导演,你如何选取相对独立的时间段,你如何选取拍摄地点?)
公开课前→ 回家路上→ 次日放学→ 公开课上 (时间顺序)
教室里 —— 小树林里—— 教室外——教室里
2、请你根据这时间变化把本文分成四部分。
(运用以顺序划分结构的方法,明确文章情节结构)
明确:
公开课前→ 回家路上→ 次日放学→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 (练读课文) (听读课文) (勇读课文)
3、理清线索,适时给予写作指导。
(1)根据情节结构,找出文章线索。
明确:李京京读《万卡》
(2)李京京为什么这么想读《万卡》?
明确:感同身受产生共鸣,暗线就是李京京的家庭。
(3)对李京京的家庭作者使用了什么记叙顺序?作用是什么?
明确: 插叙:丰富情节,丰满人物
写作指导:
确定一种顺序,安排一条线索,清晰条理的讲一个故事并不难,相信你能行!
(4)小说高潮是哪部分?结局怎样呢?
明确:侧面描写衬托李京京读的很好,因为京京读得好,这堂课成功。
1、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一段表达李京京心声的话,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并说说其表达京京怎样的心声。
可仿照这样的句式:
(先朗读)这一段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李京京怎样的心声。
明确:20、21段不幸则鸣:思念爷爷,不满父母,渴望幸福和谐的家庭;
23、24段不快则鸣:怀念朋友,孤独沉郁,渴望表达自己压抑已久的心声;
17、27、51段不平则鸣:想读课文,不满老师,渴望老师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关爱自己;
32、42、49段不对则鸣:真诚指出错误,宽容对待同学,渴望读课文
2、说出题目含义,明确文章主旨
明确:作者借此呼吁教育者要尊重、关爱每一个学生;社会、家庭要给予青少年更多的关爱,使他们能够幸福地生活,健康地成长!
3、解读李京京的心声我们找到的这些语段都有一个共同特点,都属于(心理)描写。请同学们分析这些描写看看京京是个怎样的孩子?
明确: 孤独、自卑、善良、宽容、真诚、认真、执著、倔强、渴望得到亲情友情并渴望表达… …
4、我们身边的“李京京”也很多,我们怎样去用爱温暖他们呢?
明确: 爱的力量是无比巨大的,爱的色彩是无比美丽的,爱可使有爱的人幸福,贡献出爱的人快乐,得到爱的人欢笑。
5、不幸的京京没有遇到你们这样好的同学,但更让她伤心的是程老师,请全面客观的评价程老师。
明确:认真、好强、有点自信的人,爱荣誉、不够公平,果断处事、知错就改,不失为一个好老师。
开启心窗:读过文章后,我想对像李京京一样无意间被老师伤害过的同学说声对不起,希望你们能理解老师们一颗全为你们的心,更希望你们能强大自己,让自己做老师和家长眼中那刻永远闪亮的星星,带给我们光明,以你们为骄傲。这是我的心声,也是所有老师和家长的心声。
放飞心情:打开一扇心窗,让阳光照到你未被温暖的一角.
请同学们以《给 的一封信》为题,用书信的形式,倾诉你的心声。
心声
读 悟
平等 关爱
表
一 给学生一个倾诉的空间。怎样让学生在学会阅读较长小说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发现、认识自己,学会交流和沟通,懂得合理的心理调适和宣泄,是我研读教材后为本课教学预设的又一个目标。当然,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怎样说”还略显不足。在教学预设时,没有充分考虑到个别农村孩子胆子较小、有害羞的特点,让学生“倾诉心声”过程中引导还欠深入,略显苍白。
二 给学生一把阅读的钥匙。为了解决小说较长,学生没有来得及预习的问题,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决定从课文的主要情节入手,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与此同时,围绕主问题,以线串珠,层层设疑,并且是围绕小说的三要素和小说主题的挖掘来设计的,所以就把重心放在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整个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由课内到课外,让学生对知识完全掌握的情况下,联系自己的实际谈心声,也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