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心声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心声”的深刻意义。
2. 学习本文通过心理描写刻画人物形象的手法。
3. 理解作者以“心声”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促进健康师生关系的形成。
初中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基本都经历过学习生活的无助与苦涩。小说《心声》的生活体验,学生并不陌生。小说题目既代表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也代表学生的心声,心理刻画极为真实,容易与学生的情感形成共鸣,情感渗透成为教学重点。
重点: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深刻理解文章主题。
难点:体会和学习小说的艺术特色——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和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同学们,你们有心声吗?有人把同学们的心声写成了一首校园民谣,歌的名字叫<<年轻人的心声>>,你们想听吗?(欣赏歌曲<<年轻人的心声>>.)
有一个少年,他如歌词写的想道出很多的心里话,你们想听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聆听黄蓓佳阿姨笔下的小学生李京京的“心声”吧!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文章写了他的一件什么事?
明确:李京京。写了李京京想在公开课上读课文的事。
2、我来当编剧
(1)如果我们把这个故事拍成电视剧的话拍几集合适?并说明理由。
四集。理由:有四部分情节相对独立和完整:整个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大体经历四个相对独立的时间段,变换了四个地点——公开课前(教室)、回家路上(小树林里)、次日放学(教室)、公开课上(教室)。
(2)根据场景和时间的变化,试为每集电视编剧情简介。
明确:第一集:公开课前——想读课文
第二集:回家路上——偷读课文
第四集:公开课上——终读课文
三、解心声
(1)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李京京想读课文?
(2)京京的心声仅仅是读课文吗?还有其他的心声吗?
真情流露。
1、假如京京明天将转学到我们班,你欢迎他吗?你想对他说些什么?
2:请送给程老师一些话,表达你的心声。
拓展延伸﹑互诉心声
教师导言:一节公开课,年轻的程老师经历了一次考验,京京也用自己的行动无声的告诉我们:要给每个孩子以平等的爱,不要让任何孩子坐在被爱遗忘的角落,正黄蓓佳老师所说:我把孩子当上帝一样尊敬,从来没有低估他们的智慧和能力。
听了同学们的心声,老师也想诉心声了,想听吗?老师把它写成了一首小诗:我愿是那甘露,滋润你们的心田; 我愿是那小船,渡你们到彼岸; 我愿是那红烛,照亮你们前进的道路。 亲爱的同学们,在以后的日子里,让我们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让我们多倾听彼此的心声,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