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心声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知识与能力: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故事情节;学习小说通过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概括主要内容,理清课文思路;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作者以“心声”为标题的深刻含 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引导学生学习主人公对美好生活的执著追求,同情主人公不幸的生活遭遇,学会关爱身边的人。
九年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能分析的问题,例如梳理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等放手让学生理解,而心理描写的大量使用及人物形象分析的细节之处需要老师引导点拨。
教学重点:
1.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整理情节发展的四个阶段。 2. 学习小说通过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理解文题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1.本文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理解文题的深刻含义。
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王蓓佳的一篇小说《心声》。看到这个题目,我不由得想起两年前,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走基层百姓心声》特别节目“幸福是什么?”,记者走向街头巷尾随机采访,请问你幸福吗?一位务工人员打量了一番记者,答:“我姓曾。”今天,我想用同样的问题问问大家:“同学们,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觉得自己幸福的同学举举手,如果和万卡相比呢?引发同学思考幸福是什么?从而引入新课。
1、《心声》的体裁是什么?
2、阅读小说,一般从哪入手呢?
1.浏览全文,梳理故事情节。小说分四个部分,其实就是四个场景,四个情节。指导学生根据地点的转换,概括四个场景的内容,从而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四个场景正好组成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设计目的:指导学生学会提取信息,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删掉二三部分,好不好?(设计目的:引导学生理解小说情节一波三折的妙处)
1、多媒体展示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2、塑造精彩的人物形象是一篇小说的主要功能和魅力所在。文中哪个人物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呢?作者是用什么手法塑造的呢?请你用这样的句式回答:
我发现这一句(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用了____________的手法,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________的人
(这一环节,指导学生仔细阅读文本,品读相关语句,分析人物形象,学习小说通过动作、心理等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3、本文用得最多的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学习本文心理描写对塑造人物的作用)
1、聪明的你读出了李京京的心声了吗?(引导学生理解文题的深刻含义 )
你是否有过像李京京一样被人拒绝的经历?你是否有被同学误解的时候?…你当时的心情怎样,又是怎样面对的?在日记本上写出你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