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范进中举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归纳概括能力和合作探究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理解小说主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
《范进中举》是九年级上册中一篇精读课文。它选自小说《儒林外史》第三回,是全书最精彩的片断之一。它通过对比描写范进中举前后,特别是出榜那一天截然不同的境遇,着重刻画了范进癫疯的丑态,以及他周围各色人等趋炎附势的嘴脸,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初三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了,能自己搜集资料,并借助资料自学一些课文内容,但写作水平较低。
重点:分析范进和匡超人典型性格的形成跟社会环境之间的关系。
难点:认识范进发疯和匡超人堕落的原因,理解科举制度下人性的扭曲。
中国有句古话“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在封建社会,读书人终日苦读的目的就是为了考取功名,今天我们通过本节课去感受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悲喜故事,去认识科举制度下的扭曲灵魂。
解读范进形象
通过预习回答下列问题:
1、范进是个怎样的人?
提示:找出对范进的描写,结合具体语句,分析人物特点。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后,自由回答,教师总结。
2、范进身上核心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热衷于功名利禄,范进身上其他的性格特点几乎都是围绕其展开的。
3、既然范进热衷于功名,中举了,为什么还会发疯呢?
明确:变——范进中举前后政治、经济、社会地位的全方位改变,让他毫无思想准备。突然爬上统治阶级的行列,对他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刺激,他喜极而疯 [学科网(www.zxxk.com)--教育资源门户,提供试卷、教案、课件、论文、素材及各类教学资源下载,还有大量而丰富的教学相关资讯!] 。
三、解读匡超人形象
1、根据选文一,回答:匡超人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明确:自私、虚荣、趋炎附势、胆小怕事、冷漠无情,蛮横…..
2、根据选文二,回答:匡超人以前又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勤劳、能吃苦、有情有义、孝顺。
3、匡超人堕落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分小组讨论。展示讨论结果。
吴敬梓笔下像范进和匡超人一样悲惨命运的人物不计其数。如:周进,匡超人,鲁小姐,马二先生等等,回去阅读《儒林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