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杨修之死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理清故事情节
2、评价人物的文学形象
3、品析小说语言
让学生利用自习课自行阅读课文数遍并基本理解文意。
客观全面地认识杨修这个人物形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杨慎的《临江仙》把我们的思绪拉向三国的古战场,今天让我们带着这种思绪走进《三国演义》的一个小故事《杨修之死》。
二 、初读课文
1、我们的主人公杨修被推上了断头台。
假如你是围观群众的一员,你会说点什么?请用这样的句式说出你想说的话:,
“唉(哼,嗨……)!
杨修你太( )了!
曹操你太( )了!”
2、文中有一句话,是夏侯惇对杨修的高度评价,请同学们找出来。
“公真知魏王肺腑也!”
三、重点研读
1、从文中哪些事情上可以看出杨修的“真知”?
总共有七件事情:
①破解门内“活” ②分食“合”中酥 ③道破梦中杀人真相
④密告簏里藏人事件 ⑤教授曹植斩杀门吏 ⑥预设答条蒙欺孟德
⑦破解口令,擅自行动
2、交流的过程中品析语言。
四、重点研读
小说这东西,人人都能读,但要真的读出点韵味来。却又是非常之难,
作家真要说的话,是从字缝里渗出来的
1、杨修真的了解曹操的内心吗?
2、请同学们完成下列表格。
杨修的表现
曹操的态度
破解门内“活”
分食“合”中酥
道破梦中杀人真相
密告簏里藏人事件
教授曹植斩杀门吏
预设答条蒙欺孟德
破解口令,擅自行动
对应这七件事,曹操的态度依次是“心甚忌之”、“心恶之”、“愈恶之”、“愈恶之”、“大怒”、“ 大怒,已有杀修之心”、“借惑乱军心之罪杀之”。
四、各抒己见,话感悟。
1、假如你是才华横溢的杨修,如何与曹操相处,才能做到相安无事,真正体现大智慧?
凡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
——(明)李贽
2、祢衡之死,是因为他太不了解人;杨修之死,是因为他太了解人。而且,他们又都不了解自己,也不了解人与人之间究竟该如何相处。
——易中天《品人录》
读罢《杨修之死》,心情很是凝重,
假如当初杨修内敛一点,也许命运就将改变。
确实,我们需要个性张扬!张扬,是内心激情火焰的喷发,是智慧灵动的舒张,……没有张扬,就感受不到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豪迈气概,就欣赏不到关羽单刀赴会的超人胆识。人又不能太张扬!张扬过了头就成了张狂。张狂是要有代价的。杨修之死正应验了“丧身二字傻与狂”。所以,我们在张扬个性的同时,必须控制好尺度—— 张扬而不张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