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心声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整理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讨交流,把握小说塑造的人物形象,理解李京京“心声”的含义。
3、通过小说,引导学生探求儿童的心理特征,并对当前教育的某些现象提出质疑。
4、体会李京京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父母的关爱、爷爷的亲情、情感的宣泄的渴望,从中学会尊重他人、关爱他人。
理解“心声”的含义,在熟悉小说情节的基础上,分析小说的人物形象。
我们带着一声啼哭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用好奇的眼睛打量周围的一切,接受周围的一切。同时,我们也希望被他人接受,我们一路走来,面对生活,面对人生,有太多的话要说,有太多的心声要表达。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心声》,去听听黄蓓佳阿姨笔下的小学生李京京他有什么样的心声。
出示学习目标:
快速阅读、整体感知把握课文内容,整理故事情节。
2、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探讨交流,理解李京京“心声”的含义。
速读课文,学生自主思考完成(多媒体展示问题):
1、用简洁的语言完整的复述主要故事情节,概况故事情节的几个阶段。
2、你认为小说情节发展过程中人物之间主要的矛盾冲突是什么?
3、李京京为什么想读课文?
4、程老师为什么不同意李京京读课文?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点拨、评价并明确:
1、提示:抓住时间顺序来进行复述。
学生复述。讨论整理板书:
公开课前———回家路上———次日放学后———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 (偷读课文) (听读课文) (终读课文)
(开端) (发展) (高潮、结局)
主要矛盾冲突是:李京京想读课文,程老师不让读
3、是因为李京京与作品中的万卡的境遇相似,对万卡有着感同身受的理解,情感上产生共鸣,这是他极力想朗读课文的原因。他想通过读课文,表达内心的情感,借此发泄心中积郁已久的块垒。
是因为李京京声音沙哑,程老师认为他读不好,会影响班级和学校的荣誉。
学生再读课文,思考探究:文章吐露了李京京的怎样的心声?
1、实例:李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眼巴巴地望着老师,仿佛想说什么。
通过动作、神态、心里描写,写出李京京想读课文的心声。
学生相互讨论,从课文中找出描绘李京京的文字(如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
思考:表达了李京京怎样的心声?
教师归纳总结:
(1)、渴望在公开课上朗读课文,宣泄自己内心的情感;
(2)、渴望亲情和友谊而想念爷爷和儿时玩伴;
(3)、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的肯定、尊重和理解;
(4)、渴望父母和谐,家庭温暖。
假如你是李京京,你最想对程老师说的一句话是什么?
假如你是程老师,你会如何对待像李京京这样的学生?
小说讲述了一个少年的心声,表达了作者对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关注,对教育问题的思考。课文以纤丽的情节叙述和令人伤感的语言表达,感染着我们。在父母百般呵护下的同学们,远没有李京京对《万卡》的理解深刻,但让我们伸出双手,给生活中其他不和睦家庭中的同龄人一些关爱吧。
六、课堂检测:
1、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描写方法。
京京站起来,结结巴巴地说:“老师,我能……念一段吗?”
(语言描写 )
京京心里痒痒的,忍不住又折回去,趴在教室的窗户外面听。
(心理、动作描写)
京京在座位上不安地扭动着身子。他真想站起来。可是,如果举了手,程老师会喊他吗? (动作、心理描写 )
2、创意表达,互述“心声”。
成长中的你是不是有很多感慨想说给爸爸、妈妈、老师听呢?放下心中的 顾虑,大胆地把心里话说出来。(一时说不了,可以先形成文字)
课后思考:分析李京京和程老师的人物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