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杨修之死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积累文言词句和相关文学常识。
2、精读品析,学习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人物形象和采用插叙的叙述方式来安排小说情节的写作手法。
3、通过探究杨修死因,从中得到有益的人生启示。
《杨修之死》是选自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演义》。篇幅虽不长,但历史文化内涵丰富,人物个性鲜明,情节引人入胜。作为中国古典小说的重要代表选入初中语文教材,对于学生文学涵养的浸润,情感体验的拓展,作用是不可小觑的。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小说这类文学体裁,但属初次学习中国古典小学。因此,古典小说语言的特色及写作手法需要教师与学生认真的走进文本,咀英嚼华。九年级学生也具有了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阅读鼓励学生表达对于社会生活自己独特的感悟。
教学重点:分析曹操和杨修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探究文章写作特色。
2、客观分析历史上的曹操其人以及杨修的死因。
1、导入新课。
我最喜欢的中国古典名著是:
我的推荐理由:
2、课前基础知识预习情况检测。
3、杨修死于何人之手?
4、曹操杀杨修所为何事?
1、思考: 课文写了杨修犯曹操之忌的哪几件事?对杨修每次犯忌,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请为每个事件拟定一个小标题。)
2、分析曹操和杨修的人物形象。(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加以佐证 。)
3、关于杨修的死因,如果深入探究,有人说归之于杨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观点?
4、(1)历史上的曹操。
(2)为何在罗贯中笔下,曹操一直是以“奸雄”的形象示人?
目中的曹操形象。
1、通过矛盾冲突来塑造鲜明的人物性格。
2、采用插叙的方式,使情节有起有伏,曲折多姿。
1、杨修因才受到赏识,也因才而死,从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
2、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写出你心目中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