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杨修之死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罗贯中和《三国演义》的文学常识。
2、学生能够结合注释疏通文言字词,理解文章内容。。
3、能够通过故事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
方法与过程目标
1、通过探究杨修死因,培养学生收集、归纳、整理信息并能口头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会辩证地看待历史人物和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
初四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应该放手让他们自己去阅读、思考,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提高阅读能力。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学生对曹操的认识会有局限性,可以引导学生查资料,结合所学的曹操的诗歌,更深入地、客观地认识曹操其人。
重点 1、理清文章脉络,能够简要概括事件要点。
2、分析杨修、曹操这两个人物的性格特点,明确两人之间的矛盾。
难点 探究杨修死因,从中获得启示。
一首《临江仙》以其特有的雄浑悲壮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我们仿佛又被带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三国的历史天空闪过无数耀眼的星星:足智多谋的诸葛亮、知人善任的刘备、意气风发的周瑜……三国有无数的智者,有被重用的幸运者,也有被埋没甚至残杀的不幸者,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罗贯中的《杨修之死》,共同来关注杨修的命运,并能从杨修的身上得到一些启示。
一、作品、作者、背景简介: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也是我国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三国演义》描述了统治集团内部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斗争、军事斗争,对当时动乱的社会状况有所反映,塑造了刘备、诸葛亮、曹操、周瑜、关羽、张飞等众多的人物。表现出鲜明的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儒家的仁政思想。寄托了人民渴求明君仁政、社会安定的愿望。
作者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
背景:
本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七十二回。故事发生在曹操、刘备两个军事集团争夺汉中之地最为激烈的时候。西山一战,蜀国老将黄忠手斩夏候渊,曹操一怒之下出兵为夏候渊报仇。当时诸葛亮智取汉中,曹操屡屡受挫,又不甘心失败,只好退兵斜谷口,以待时机。但终因蜀兵积极防守,难以进取。“杨修之死”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二、读课文 自主思考
A、要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首先要深入研究标题。本文的标题是“杨修之死”,可以看出它的内容吗?其次是抓关键字,标题的关键字是“死”,那杨修是怎么死的?(惑乱军心。)
B、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请用文中一句话概括)
原来杨修为人恃才犯旷,数犯曹操之忌。
C、课文写了杨修犯了曹操之忌哪几件事?曹操各有什么心理反应?
解“活”字谜、分食一盒酥、梦中杀人、告发曹丕、教植斩吏、教植作答
三、研读课文 合作探究
A、文中所叙几件事,是曹操、杨修矛盾冲突逐渐加深的过程,从中可看出二人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鸡肋事件”杨修所言虽实,但确实是胆大妄为、目无军纪,“见传”“便教”不仅体现出其才思敏捷,更见其恃才放旷、率性而为;
曹操书“活”字,只是和工匠斗智,可是杨修破解,这实在是不知趣;
分食一盒酥直接把酥吃了个精光,在以君为纲的封建社会,也太目无君主了;
操梦中杀人,可是被修揭穿,招致曹操的厌恶是咎由自取;
告发曹丕,径来告操,写出杨修的鲁莽、轻率,缺乏心机;
教植斩吏、作答,不知不觉卷入宫廷斗争,是自取其祸,最终使操起杀修之心。
杨修:恃才放旷、才思敏捷、伺察敏锐、卖弄才华、轻率大意、无视军纪、
目中无人。(恃才)
曹操 : 妒贤嫉能、老谋深算、残忍歹毒、、虚伪多疑、刚愎自用、阴险狡诈。(忌才)
B、曹操兵败,却又厚葬杨修,这是为什么?表现了曹操什么性格?为什么不杀夏候惇?
曹操兵败,证明了杨修预测的正确性,众人对他杀杨修之举自然有疑意。
曹操厚葬杨修,可以堵住众人之口,在众人面前表现出知错就改的举动,以笼络人心。
这一举动,表现了曹操阴险虚伪的性格。
曹操决不会杀他的爱将夏候惇,但也要装装样子,以遮盖众人耳目,表示自己能公平地处理这件事情。
C、关于杨修的死因,如果深入探究,有人说归之于杨修,有人推之于曹操,有人说另有他因,你持何观点?
其一:杨修之死,过在自己。
因为杨修恃才放旷、狂妄轻率,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
其二:杨修之死,罪在曹操。
因为杨修能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忌妒他的才能,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
其三:杨修之死,缘于政治斗争。
——杨修已卷入曹丕和曹植争夺接班人的斗争之中,在曹丕已经得势的情况下,他必将成为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曹操为身后接班人的安危考虑必定会杀掉他的。
1、从杨修之死,同学们得到哪些启示?谈谈自己的认识。
(任选其一)
1、以《从杨修之死想到》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自己的认识。
2、以《我眼中的曹操》为题,写一段200字左右的短文,写出你心目中的曹操形象。
1、注音。
庖 官 鸡肋 主簿 恃 才放旷 讫
佯 惊 大簏 谮害 麾 军 绰刀
2、写词:
tún( )兵 páo( )官 bǐng( )请 主bù( )
yuán( )门 zèn( )害 huò( )乱 huī( )军
3、解释词语:
班师 恃才放旷
讫 佯 惊 大簏
谮害 麾 军 绰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