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出师表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习本文融情于议论、叙述,以情动人的写法方法。
3、了解奏表的特点,了解诸葛亮的治国主张。
学生古文基础较差,学习古文要侧重对其方法的引导,正确使用工具书;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均衡,在学习过程中既要照顾好成绩相对较好的学生,更要重点引导学生能力较差学生。
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2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学习过程及任务
1.背诵全文,力求当堂成诵。
2.掌握本文寓情于理、寓情于事,情挚辞切的特点。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理清行文思路,深刻理解诸葛亮的政治主张。
3正确理解诸葛亮的“忠”
初读古文。(先独学,后对学)
1、积累下列词语:
中道崩殂: 作奸犯科: 深入不毛: 庶竭驽钝:
咨诹善道: 妄自菲薄: 引喻失义: 苟全性命:
斟酌损益: 感激涕零:
细读古文
古今异义词
卑鄙( 今义为“下流、无耻”) 感激( 今义“衷心感谢”)
痛恨( 今义“深切地憎恨”) 涕( 今为“鼻涕”)
谨慎( 今义“做事小心”) 所以( 今表结果)
开张( 今义“商店营业,商店每天第一次成交”)布衣( 今义“布做的衣服”)
3、一词多义 道 中道崩殂( ) 咨诹善道( )
遗 以遗陛下( ) 以光先帝遗德( ) 效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 不效则治臣之罪( ) 为 俱为一体( )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论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 ) 无 若无兴德之言( ) 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 行 然后施行 ( ) 性行淑均( ) 行阵和睦( )
益 有所广益( ) 至于斟酌损益( )
合作交流:
⑴文中提到的:“亲贤臣”,相当于今天选拔人才时常提到的“______”这一成语。
⑵“此悉贞良死节之臣”中的“贞良死节”的意思是_______,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_____就是一个贞良死节之臣。(举本文以外的例子)
⑶文中的“计日而待”,与今天的_____这个成语意义相近,字数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