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心声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整体感知,复述课文,梳理故事情节,找出文中的主要矛盾
2、分析人物形象
3、体会“心声”的深刻含义
针对叛逆时期的中学生,本课对学生的心理辅导胜过老师的说教,我班学生比较懂事,可以借此契机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1、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心声”的深刻含义
我们带着一声啼哭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用好奇的眼晴打量我们周围的一切,接受周围的一切,同时我们也希望被他人接受,我们一路走来,面对人生我们有太多的话想说,有太多的心声要表达,让我们一起走进《心声》,去听听主人公——李京京的心声吧,他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受。
1、圈点批注,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注释生词
2、本篇小说,共换了几个场景?哪位同学能结合场景把主要情节讲一下?
场 景: ── ── ── 。
情节结构:公开课前 → 回家路上 → 次日放学 → 公开课上
(想读课文) (偷读课文) (听读课文) (终读课文)
3、请用一句话概括每个场景所发生的事情。
⑴、 ⑵、 ⑶、 ⑷、
1、京京为什么这么想读这篇课文呢?他们有那些相同的经历?
2、李京京的心声是什么?
3、京京是个怎样的小孩?
4、《心声》一文中的程老师,她在上公开课过程中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你怎样看待这位老师?
5、作者借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什么心声呢?
1、找出文中对李京京心理活动描写的句子,读一读并揣摩体现了李京京怎样的性格、心理活动
2、如果你是李京京,你想对陈老师说点什么?
3、如果你是陈老师,你会怎么对待李京京这样的学生?
4、你有过李京京同样的遭遇吗?你愿意敞开心扉吗?
1.给下列字的读音。
恍惚( )( ) 簪子( ) 蜷( ) 发窘( ) 抽噎( )
2.解释词语:
恍惚: 发窘:
抽噎: 棱角分明:
3.课文以“心声”为标题,“心声”指的是什么?
4.为什么万卡的故事能深深地打动李京京,甚至使他在朗读课文时涌出了泪水?
5.程老师开始不让李京京读课文,后来“只好”让他接下去读,最后用“发颤”的声音请他把课文全部读完,说说程老师内心活动的前后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