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杨修之死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学习过程遵循生本语文的“阅读、思考、表达”这一核心,以“以读引读,以读引研,以读引写”为目的。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起指导、点拨的作用,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要求珍视学生独特的阅读感受、体验和理解,培养学生品读古典文化精粹的能力,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结合文本设计目标:1、默读课文,分析理解杨修的死因,体会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和技巧。
2、能够用准确的语言,结合课文内容和历史,多角度、有创意的分析概括课文中曹操和杨修的人物形象。
通过两年的学习积累,学生基本掌握了小说的相关知识,具备了阅读小说的能力,本课设计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文中内容和历史知识讨论杨修被杀的深层原因,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筛选资料的能力。
结合课文和历史多角度分析人物形象,重点把握曹操和杨修的性格特点。
学习过程
(一)导入
由学生讲的关于三国的历史故事入手,简要介绍《三国演义》及作者罗贯中,进一步导入新课。同学们,听了这位同学精彩生动的讲述,大家一定期待了解《三国演义》中更多的故事和人物,今天,我们将学习《杨修之死》一文,希望同学们对文本的研读,深入的思考,能够更全面的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请生板书课题。
(二)小组学习
1、小组长检查前置作业
2、各组交流前置作业
(三)学生展示
1、在探究杨修被杀原因时,理清本文的故事情节,再结合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根据学生展示的实际情况板书重点内容)
2、请同学们结合文中内容和历史知识讨论杨修被杀的深层原因,由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拓展学生的学习范围。
(学生展示时,其他学生认真听,思考、质疑、补充。根据预设生成更有价值的问题。)
(四)延伸作业:
请用自己的方式品评三国演义中喜欢的人物,可以是形成书面材料与同学们分享。(人物可以是一个,也可几个,也可是群体)、(方式可以直接评价,也可用书信形式,也可穿越到古代与人物对话等)
(五)总结收获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国演义》中杨修和曹操的性格特点,学习了通过典型事件刻画人物的方法。知道了杨修的死因,也获得了一些启示,望大家能在杨修身上学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道理,祝愿每个人都能拥有美好和谐的人际关系。
学习过程遵循生本语文的“阅读、思考、表达”这一核心,以“以读引读,以读引研,以读引写”为目的。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教师起指导、点拨的作用,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最大限度的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