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三峡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自然山水钟灵毓秀,自古文人钟情山水,只因自然亦有生命,山水亦有性情。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由《三峡》《湖心亭看雪》等名篇组成的“自然山水”古诗文单元,从中既可以欣赏到如诗如画的山水之美,又可以品味到情景交融的意境之美,因此,从“编者文本”的角度来看,“在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深入品味诗文中的优美意境”,应是本单元诗文学习的主要内容。
然而,细细研读,郦道元的《三峡》又与《湖心亭看雪》等其它几篇诗文有明显不同。《三峡》节选自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北魏是山水审美开始萌芽的时代,郦道元既以地理学家的目光探寻自然,又以文学家的心灵感受自然,别具一种“自然浑成”本真写作之美。155字模山范水,骈散相间,音韵和谐,但是他还没有像后来的唐人宋人那样借山水来倾诉自己的悲欢离合。若将情感仅归结到“热爱赞美祖国山水”,似乎又忽略了作者为《水经》作注的本意。所以我还想从“作者文本”入手,试图寻求解读本文的新视角——
作为一部为《水经》作注的地理专著,全篇自然以"水”为纲。开篇仅用33字直接勾勒三峡山高连绵、峡窄谷深的地貌,全景展示三峡的雄奇美;又以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
夏季水疾迅猛,滚滚波涛正与两岸沉默的高山相应,为三峡带来蓬勃的活力。而水漫丘陵,又给三峡增添了几分惊心凶险的声色。春冬时节,素湍绿潭,别是一番清秀模样;秋季水落谷凄,又是一幅凄婉画面。
总之,山水多姿多态,四季风格迥异,令人在惊叹之余,也产生了“山水如人”的错觉:作者笔下的三峡,简直就是一位魁伟人云的奇男子,性格丰富,既有盛夏的奔放和热情,也有春冬的清逸和闲远,还有秋日的忧伤和凄婉。
作者有情,这份情缘自于一个地理学家对地理科学的热爱,对河流水道的关注,对自然山水的独特认识与领悟。他要把他游历大好河山的见闻丰富的地理知识传于后人,将这经常变化中的地理情况“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他的情感的落点就在这三峡四季卷轴中。这变换不一的四季风光正印证了一个词——自然。这个词既指大自然,具有无穷多样性的一切存在物,也指天然的、真实的。《庄子天道》中说:“天地固有常矣,日月固有明矣……树木固有立矣。”万物之美,就在于它们本真的存在。三峡的秋凄婉,不是作者融情入景而觉凄,而是情由境生——三峡特殊的地形地貌造就了独有的凄境。雄奇奔放也好,清幽凄婉也罢,对立中显出的正是自然的和谐统一。
所以,我将《三峡》解读的焦点聚在“三峡多姿多态、本真自然的四季之美”。
作为宜昌境内的孩子,对现今三峡的风光或耳闻或目睹,但他们所了解的多是三峡大坝修筑之后“高峡出平湖”的景观了,对于过去三峡之险、三峡之凄缺少体验,要引导学生从文本中去了解体会。
八年级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量的文言词汇,初步掌握了文言文断句、翻译的方法,加上本文较为浅显,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疏通文意,基本没有太多障碍。所以拟从“言”的层面,在进一步夯实文言词汇积累的基础上,强化阅读方法的运用。
从写景美文这个角度来看,学生已经学过《春》、《济南的冬天》等经典篇章,从炼词、修辞手法等角度赏析的能力基本具备,但对景物之美缺少细腻的体察与感悟。所以拟将重点放在让学生自主品析、多角度细腻地感受山水的多姿多态。
1、读通课文,积累“沿、溯、嶂”等文言词汇;
2、读赏课文,品味三峡多姿多态的山水之美;
3、读诵课文,领悟自然本真丰富的生命之态。
【教学重点】品味三峡多姿多态的山水之美;
【教学难点】领悟自然本真丰富的生命之态。
鉴于学生总是对文言文有距离感,我采用的主要教法就是用导游的方式导读。
(1)将读进行到底。教师导,学生读。我为学生创设“游三峡”的情境,学生以“游”的心境亲近文本,读出韵味,读中品味,读中体验,读后回味。
(2)贯穿汉字教学。教师引,学生品。我引导学生发现文中描山摹水的独特汉字,在语境中品味这些汉字的丰富意蕴,巧妙地将其与内容、主题相勾联。
(3)渗透习得方法。教师点拨,学生运用。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发现、提炼一些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欣赏风光,怡情激趣。
PPT展示今日三峡美丽的风光图片,配乐《满山红叶映彩霞》。
2、谈话引入,开启旅程。
奇峰高峻,云雾缭绕,红叶漫山,碧水微漾。我们宜昌的孩子对如今三峡风光是太熟悉了,但大自然总会随着岁月的变迁发生神奇的变化。北魏有一位地理学家郦道元,用文字保存了一千多年前的三峡风貌。让我们一起跟随他穿越时空,做一次特别的三峡之旅。(板书课题和作者)
【设计意图】创设愉悦氛围,激发审美兴趣。
1、自由诵读。
提出“字正腔圆,抑扬顿挫”的要求,重温朗读的关键要领:节奏、重音、语气、语速等。
2、指名诵读。
随时针对字音、节奏等问题点评指导,注意划分节奏的方法点拨。
重点预设:
(1)清荣峻茂:指导根据字形补充省略内容和根据意义朗读停顿的方法。
点拨:水清,树荣,山高,草盛,一词一景, 语言多么凝练!读的时候,一词一顿,声断气不断,(2)阙,通“缺”,空缺,中断。
点拨:结合注释,积累通假字。
(3)裳:指下裙,古音读cháng(强化查字典的习惯)
3、质疑积累。
学生提出预读时词义理解疑难之处,师生共同解惑,积累重点词义。
重点预设:(1)一组反义词: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
(2)林寒涧肃(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冷和寂静)
点拨:结合语境意译。调换语序,林涧寒肃。
【设计意图】这是文言文学习的基础,重“言”的理解,为下一步“入文”搭建桥梁。
(一)明结构之妙。
结合“峡”字梳理文章结构,体会层次分明的特点。
师:七百里三峡,锦绣连绵,风光无限,郦道元带领我们先看什么?再看什么?其实,这个峡字已经暗示我们了——峡,就是两山之间夹着的水道,有山有水。
明确:先山后水,分季绘景。
(二)品山水之美。
1、赏群山之“峻”。
(1)听读第一段,用词语描述山的形态特点。
预设:连绵、陡峭、高大……
(2)理解“岩”、“嶂”的意思,进一步感受山的高峻雄奇的特点,体会汉字丰富的表意功能。
PPT:岩,高峻的山崖。 嶂,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明确:汉字的表意功能就是如此丰富,“岩”、“嶂”、“山献”,三个与山有关的汉字,既展现了山多样的形貌,又凸现了它的高和陡。
(3)用“山”字旁的字归纳山的特点:峻。
(4)朗读第一段,进一步感受并表现三峡之山的壮美雄奇。
2、读四季之态。
过渡:三峡的群山连绵高峻,那么四季变换风光如何呢?下面就让我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穿越时空游览三峡。可以携朋引伴,也可以独自游览。建议大家先美美地朗读你最喜欢的一段,找出其中描写的景物。再在景物前添加一些修饰语,以这样的句式(PPT)来描述你的见闻。
PPT示例: ……(季节)游三峡,我看(听)到了 ……
主要活动:朗读最喜欢的一段,以下面的句式交流见闻。先自主游玩赏读,再集中交流,交流中注意通过朗读增进体验。
A、观夏水之“湍”
(1)学生描述见闻。
预设:湍急的江水、如叶的扁舟……
(2)用一个字概括夏水的特征,并从文中找出依据。(预设:疾、急……)
交流点拨:区分两个字的含义,“疾”表示快的意思,如眼疾手快;“王命急宣”,“急”的意思是紧急 。
追问:挑战作者,用含有“水”偏旁的字归纳夏水特征——湍。
(3)思考:夏天江水为什么这样湍急?(提示:与前面的山形地貌有没有联系?)
点拨:夏水上涨,水量大。山高,落差大,水流得急。山连,没有缺口,水不能外泄。正是因为山高峡窄的形态造就了夏水的汹涌湍急呀。难怪作者写山之后要先写夏水,真是布局巧妙别具匠心。
(4)结合文中语句交流游玩时的内心活动,进一步体会江水雄壮又凶险的生命形态。
交流中通过朗读强化阅读体验。
B、品春冬之“清”
过渡:(1)我们领略了三峡最为凸显的风光——夏水的奔放而凶险的生命形态。季节变换,春冬之时,三峡又会呈现怎样的景致呢?
(1)学生描述游玩见闻,教师相机板书与水的形态有关的词语
预设: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水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的树影,高峻的山峰,怪异的柏树,飞溅的泉水,冲荡的瀑布……
相机板书:湍、潭、泉、瀑
点拨:湍,潭,泉,瀑,这三峡的水呈现了多么丰富的形态啊。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作者用了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清”。
(2)结合文中语句,运用组词法来体会“清”的意蕴,感受水的多姿多态。
示例:“素湍绿潭”,一白一绿,色彩相映,多么清丽!
预设:清澈、清丽、清秀、清幽、清凉……
(3)用变化的语调、欣喜的表情朗读第三段。
小结:作者用笔真是凝练生动,一个“清”字,尽现水的万千姿态,带给我们这么丰富的感受,恰如作者所说:“良多趣味”。
C、感秋季之“凄”
过渡:那么秋季的三峡又是一番怎样的风光?选择秋季去游玩的同学,快站起来,给我们讲讲!(1)学生交流见闻,注意引导想像画面。
预设:凄厉的猿鸣,悲凉的渔歌、空荡的山谷、飘飞的落叶、枯黄的杂草……
(2)从文中选用一字概括景物、气氛特点。
预设:凄、寒、肃、哀……
查字典,明确:“凄”包括了“寒”、“肃”、“哀”三种感受。
(3)创设情境,品味文句,体会“凄”境,进一步感受三峡山高峡窄的地貌特点。
提问:你从哪一个词或句子中感受到了“凄”的氛围?
预设:凄冷、凄凉、凄清、凄寂、凄婉……(交流中注意朗读指导,尤其是语调、语速的把握)
小结:一切“凄”的感受都是缘于三峡特珠的地貌形态。
(4)讨论:这时节,怎一个凄字了得?如果说三峡的山呈现了一种峻美,夏季的水呈现一种壮美,春冬时节呈现的是一种幽美的话,那么,秋季的三峡呈现的凄也算一种美么?
争鸣后点拨:美是有多面性的。动如脱兔是美,静若处子也是美。“乱石穿惊涛拍岸”是美,“清泉石上流”也是美。大自然是神奇的,它给我们呈现出各种不同形态的美。
小结:回望作者笔下的三峡,山有岩嶂山献的多姿,水有湍清凄的多态。盛夏的奔放雄险,春冬的清幽多趣,秋日的忧伤凄婉,构成了三峡多姿多态的丰富性格。雄奇奔放也好,凶险凄婉也罢,其实都是三峡给我们呈现的它最自然、最本真的生命形态。 郦道元给我们呈现的是最自然最本真的三峡风貌。
【设计意图】品赏词句,形成山水多姿多态的丰富体验,领悟自然本真的生命之态。
1、补充《水经》原文,感悟郦道元的地理山水情怀。
PPT:“(江水)又东过巫县南,盐水从县东南流注之。” ——《水经·江水》
比较:原文记录过于简略。郦道元注释全面精心。
2、全班分角色诵读《三峡》,回味三峡本真的丰美之态。
3、课堂结束语。
就像郦道元,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让我们也走进自然,认识自然,融入自然,去敬畏它、感悟它、书写它,让我们的生命里也留存一些自然而本真的美!
【设计意图】回味文本,激发学生感悟、书写生命自然本真之美的意识。
山 峻
三峡 夏季 湍 多姿多态
水 春冬 清 本真自然
秋季 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