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老王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阅读课文,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3、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教学重点: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品味作者平淡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关爱生活中的不幸者,陶冶美的情操。
一、创设情境,问题导入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关注哪些人呢?
生:医生、警察等。
师:为什么关注﹙她﹚他们?
生:因为﹙她﹚他们能治病救人,因为﹙她﹚他们能惩罚坏人。
师:这些人在同学们心中是了不起的人,是伟大的人。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平凡的,不幸的人更值得我们去关注,今天,我们就有认识一位普通的人,他叫老王。﹙板书课题﹚
师:首先请同学们齐读本课的学习目标。
生: 齐读目标。
【设计意图:此环节让学生从生活体验谈起,很自然引入本课的教学人物—老王。让学生明白生活是语文的外延,自然导入,展示目标,明确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以“读”为线,研讨文本
声情并茂读老王--说人物
师: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思考黑板上的两个问题。
⑴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
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师:指生回答。
生:主要讲“我”和老王,他们是车夫和顾客的关系。
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这种关系的?
生: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点是说老王,如何说呢?设计了这样一个主问题:写了哪几个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意图透过人物来剥开文章内容,找到阅读这篇文章的切入点,让学生找到阅读长文的抓手。】
师:找的很准,下面老师教同学们一种阅读方法——对比读。
出示阅读方法:对比读:就是在阅读过程中将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读出文章的意蕴、情感。
原句: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改句: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他蹬,我坐” 找出身份的差异……
生:从对比读中明白,原句有“他蹬,我坐”,说明“我”是顾客,老王是车夫。﹙ 板书:车夫和顾客 ﹚
师:我们再来用对比读的方法学习下面两个句子,请男生读前一句,女生读后一句。
出示对比读2
Ⅰ我常坐老王的三轮。他蹬,我坐,一路上我们说着闲话。
Ⅱ乘客不愿坐他的车,怕他看不清,撞了什么。
“常坐”,“不愿坐”体会人物之间的关系、对待老王的态度……
生:从对比读中我明白了“我”和老王关系亲近,“我”和别人不一样,“我”对老王有同情心。
【设计意图:此环节老师重点教会学生一种阅读方法――对比读,让学生透过对比原句与改句来琢磨关键词句的表达效果,进而理解人物之间的关系,了解他们身份、地位的不同,为后面进一步学习做好铺垫。】
⒉绘声绘色读老王--品情感
师:由此看来,“我”和老王很熟,下面我们再来深读课文,品味“我”和老王之间的感情,看看课文写了“我”和老王交往的哪几件事?这次我们采用定位默读的方法。﹙出示定位读,生齐读﹚
问题一:课文讲了“我”和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
定位读:概括事件时候,可以定位阅读某些段落,归纳概括事件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们看看,这些事都在文章的哪些段落?
出示答题格式:
我来说:我从“___”段落中读出这样一件事:_________事件:
师小结:
1、常坐老王的车;
2、送老王鱼肝油;
3、关心老王的生活;
4、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报酬;
5、送来的香油、鸡蛋也把钱给了老王。
师:梳理了“我”和老王之间交往的几件事,请同学们说说你觉得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设计意图:此环节重点教会学生在理清人物之间关系的前提下,继续分析主要人物在文章中的事件,在这一环节教师主要教会学生学习运用定位阅读的方法来完成对事件的概括能力,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应该说这一步是对人物深入学习与分析,有利于学生养成深入文本阅读的习惯。同时,老师也教会学生回答问题的基本句式,有利于学生培养规范答题的习惯。】
出示问题二:
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呢﹙用下列句式回答﹚?
师:那么我们回答问题的方法方式是什么呢?
生:我这样回答:“我从_____段(语句)中读出老王是一个________的人。”
【设计意图:此环节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物,这是透过对事件的分析和人物的描写,深层理解文本内容,理清人物形象,对人物形象做一个较为明确的定位。】
师:说的很好,看来你们读课文很认真,那么我们再来分析一下,作者对老王又是什么态度呢?
出示问题三:
“我”对老王是什么态度呢?(答题格式:我从________段读出“我”对老王________)
【设计意图:此环节为文本学习的第三步做好准备,“我”对老王的态度,也就是文章中心所在,意在透过这个问题的切入,让学生聚焦到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为深入分析文章主旨做好铺垫,文本学习问题环环相扣,条理十分清晰。】
⒊字斟句酌读老王--析主旨
师:作者既照顾老王的生意,又同情,关心他的生活,但作者为什么还在文章结尾写到,请同学们把目光聚焦到最后一段,齐读最后一句话。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如何理解这句话?
(小提示:联系读)
师:请同学们说说理解这句话,要抓住哪几个关键词呢?
生:“幸运”、“不幸运”、“愧怍”。
师:谁是幸运的?谁又是幸运的?
生:作者是幸运的,老王是不幸的。
师:请同学们讨论:“我”为什么是幸运的?老王又为什么是不幸的?
生:“我”比老王家境好,“我”有家人,老王孤苦伶仃。
生:“我”是一个健全的人,老王生理上有缺陷。
师:那么作者对老王的“愧怍”又集中体现在哪一件事情上?
生:送香油和鸡蛋。
师:请同学们看看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
生:8至16段
师: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这一部分。
生:分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请同学们体会作者对老王愧怍。
生:只是表面上问候了老王一句,老王“嗯”了一声,我并没有从内心去关心老王当时的病情。
生:老王那么艰难的还给我送来香油和鸡蛋,我却没有请他进来喝杯茶。
生:老王病危时想起我,并给我送鸡蛋和香油,把我当亲人,我却把老王当朋友,所以“愧怍”。
师:通过同学们的回答,我们明白了作者对老王的愧怍。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对关键句子,即文章主旨句的理解,教师在这个环节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幸运的”、“不幸的”、“愧怍”等关键词语的理解,引导学生透过定位阅读等多种朗读方法,阅读课文8-16自然段深入体会文章主旨,解决阅读文本中的重点与难点,变得水到渠成,在这里有分组分角色朗读,也有齐读,朗读形式灵活,让学生在读中体味,在读中分析,在读中比较,体现了阅读教学真正的乐趣与核心价值。】
三、主旨提炼,抛砖引玉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这加深了她的愧怍。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教师对关键词句的一个总结,也是对学生理解的一种升华,让课堂教学师生对话有了深度,也有了高度,有利于让师生在课堂平等对话中形成共识,建立民主素养,进而提升学生文本理解与感悟能力。】
师:面对弱者,我们应该有爱。正如:
四、名言积累,拓展延伸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曾经说过:“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师:请同学们齐读这句名言。
【设计意图:此环节是对文本价值的升华,教师透过对文本补充,让学生在记住文本主旨的同时,领悟课堂之外的知识,综合下面一个拓展练习,过渡巧妙,有利于文本升华,让课堂从文本再次深入生活。】
五、才情展现,读写一体
师:无论是生活中的强者,还是弱者,他﹙她﹚们都对爱有各自的体验和表达。下面请同学们用修辞手法表达你对“爱”的理解。
试着用至少一种修辞来表达你对“爱” 的理解。
(温馨提示:可以排比、比喻、拟人……)
示例:爱是一盏灯,是父母为我们点燃;爱是一扇门,是朋友为我们打开;爱是一本书,是老师为我们讲解……(排比,比喻)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对“爱”的理解,既是对文体价值的升华,又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语言运用能力,这里的修辞手法限定,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这种训练方式把读与写,口语与表达能力综合在一起,能够全面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六、温馨结语,升华文本
爱是和煦的春风,爱是冬日的暖阳,爱是沙漠里的甘泉。今天,很高兴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了美文《老王》,临下课时,送给同学们一句话“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让我们的世界变的更加美好”!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对文本学习的总结,教师用送学生一句话的方式再次总结了文本价值所在,言简意赅,让课堂回味无穷。】
附板书设计:
老王
极富同情心 关爱不够 苦
“我”_____ 老王
爱护 愧怍 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