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信客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家及其作品。
2、感知内容,了解信客的主要事迹和优秀品格。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创设情境,把握文章脉络,概括文章思想内容。
2、诵读并学会从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分析概括人物品格特征。
3、练笔抒写自己的理解感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感受信客的品格和精神,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懂得关爱和敬重社会中这类平凡而伟大的人。
学生受各种因素影响,形成了职业有贵贱、成就有高低的价值观,而学者余秋雨的散文《信客》把感性的生命体验和理性的思考融合在一起,可以让学生形象地认识一个普通的职业却能造就诚信为准则、服务于大众的可贵人生。而这一点,于学生的成长、价值观的确立是极其重要的。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脉络,整体感知;品味语句,感受信客职业品格。
教学难点:训练语言表达能力,提升情感感悟能力。
1创设学习情境,引出课题:假设今天我们担任了“穿越历史 感动中国”推选委员会成员,我们将推选的是一位“信客”。(板书课题)
2请一位学生为大家介绍“信客”:乡村过去没有邮局,对外通信往来主要依靠从事这种特殊职业的人。很长时期内,信客沉重的脚步成为乡村和城市联系的纽带。
设计意图:设计“穿越历史 感动中国”活动重在调动学生参与的热情,轻松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交流。
1了解作家余秋雨及其作品,由学生交流课前学习情况。
2过渡:感谢作家提供给我们一篇了解信客的散文。
设计意图:了解作家作品,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1组织速读课文。
预习中,我们注意到课文的脉络很清晰,全文共有四个部分。请学生进一步了解信客的同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四部分的小标题。
2学生讨论明确:
(1)为何做信客——缘由 (2)如何做信客——经历
(3)为何辞信客——艰险 (4) 转行及成就——归宿
3教师适时穿插提问:
信客为什么干上了这一行?(老信客的嘱托。)
信客的经历带给你什么感受?(繁忙、辛苦、劳累……)
信客因为什么辞去这个职业?(职业面临的凶险,难以面对诚信。)
信客转行干了什么?干得如何?为什么?(见多识广、受人尊敬信任。)
设计意图:使学生熟读文本,进一步了解信客,为把握信客品质做好铺垫。
1提问:做信客实在是一件苦差事,这种“苦“从哪里体现出来?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为同学们朗读一下,然后做出自己的分析。
明确要点:工作劳苦 生活贫苦 心灵痛苦
2提问:信客是最困苦的远行者,可他却咬着牙坚定地走了下来。你觉得信客具有怎样的精神和品质?
明确要点:兢兢业业,恪尽职守,任劳任怨,诚实无私,宽容厚道、才干不俗……
3活动安排:品味信客的一生,苦涩却又美丽。让我们带着这份感动撰写出“穿越历史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信客的颁奖词。
留给学生3~5分钟创作颁奖词,然后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不仅使学生感悟到信客的精神品质,同时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1出示2005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推选了一位现代“信客”——马班邮路上的“忠诚信使”的图片,提问:你知道他是谁吗?请你说说他的主要事迹。
请一两名同学简介王顺友的事迹。
2、请一位同学来读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他的颁奖词。
3、讨论:你从两位信客的身上感受到什么?
教师小结:穿越历史,我们看到古今“信客”都在风雨沧桑中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诚信、坚守的内涵。
设计意图:链接生活,由个体的特点认识到一种职业的品质。
一份诚信,让我们感动;一份坚守,令我们感动;一种奉献,让我们感动;一种胸怀,令我们感动……感动人心的人物或事迹还有很多。让你、我一起分享那份感动。
交流感动自己的人与事。
设计意图:重在提升情感感悟能力,达到德育的目的。
此时此刻,感动不是最后的结束语!让我们一起相约在感动的路上,把感动转化成行动,被别人感动是一种幸福,感动别人更是一种幸福。
设计意图:激励学生认识诚信文化的艰辛“苦旅”之余,更要努力做以自身行动感动他人的幸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