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老王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知识和能力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把握内容;
2、学习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过程和方法目标】
学习把握人物形象、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特征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体会“我”和老王的善良,领悟“我”的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培养学生的爱心、同情心,学会以善良体察善良、回报善良。
《老王》是一篇人物关系简单,内容单纯的散文,八年级的学生仔细阅读,便可理解课文内容并初步了解老王这个人物形象。但是真正深入人物内心,把握作者感情及文章主题就有些难度。现今中学生生活普遍优越,阅历浅显,又大多都是独生子女。因此,许多同学只知道一味的接受“爱”,而不懂得如何感谢“爱”,更别说去回报“爱”了。而且他们很多是追星族,每天关注的是明星,像老王这类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弱者,他们不了解,更别说去关心了。我认为,语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到语文知识,更重要的还要让学生体会文中的情感,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应使学生充分理解课文感情,学会关注身边的弱者,用善良去体察善良,用爱心去浇灌世界。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不幸者的同情、关爱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心。
2、揣摩语言,体会作品朴素、平淡而富有表现力的风格。
【教学难点】
1、领悟“我”的善良根基于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
2、揣摩语言,学会从朴素的语言中体会深沉的感情、领悟深刻的思想。
话题:同学们,生活中你关注得最多的是什么人?(生畅谈)
师:明星是因为有着耀眼的光环我们关注他们,伟人作出了非凡的成就我们关注他们,因为血浓于水我们关注家人……而我们在生活中接触得最多的却是那些没有亲情关系,不起眼的普通人他们虽然没有耀眼的光环,没有作出非凡的成就,却有着金子般的心。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杨绛去走进这样一个人——老王(出示题目)
一、出示教学目标(学生齐读)
1、整体把握课文,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2、揣摩本文意味深长的语言,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匠心。
3、学会善待他人,关注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二、了解作者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生读后快速记忆)
三、写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四、课文讲授过程
(一)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请每组点出你认为需要重点掌握的2~3个词语。
重点字词:伛 荒僻 攥 塌败 取缔 骷髅 滞笨 愧怍 惶恐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本文以“我”和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有关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
(二)细节分析
1、初始老王
速读课文1-4段,作者给了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什么?(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姓名:老王
职业:蹬三轮车
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便就没了
外貌特征: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家庭住址: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以上信息,老师进而提问: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出老王的生活怎么样?→→→学生总结出“苦”。
2、再识老王
快速阅读5-22段, 作者回忆了老王的哪些事?
(1)给我们带送冰块,冰大车费减半
(2)“文革”时送我先生看病,不肯收钱,拿了钱还担心我有没钱看病
(3)给三轮车装护栏,为顾客着想
(4)临终给我送香油、大鸡蛋以感谢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课文找出以上信息,老师进而提问:从这些事件中我们可以看出老王什么样的性格?→→→学生总结出“善”。
3、细品老王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找出文中最能触动你心灵的片段。请说出理由。(可以从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等细节描写分析)
(最让我感动的是:老王临死还要送鸡蛋香油还人情这一情节。)
师:有此同感的同学请举手。既然大家都认为这一段感动人,那么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一片断。
1)精读。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默读、小声读、放声读。可圈点,可旁批。
2)小组交流体会。请同学们把自己的独到体会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例如:课文中说老王"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消瘦与不灵活,
生:"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中"攥"字也用得好。写出了老王拿钱时激动的心情。……
3)教师相机引导:
⑴课文中老王的话语不多,却十分有表现力。你能就这些只言片语推测一下老王当时的心理和表情吗?
⑵老五劝说"我"收下香油和鸡蛋的情节作者没有描述,请你设想一下,老王当时是怎么说服"我"收下的?
(意在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和创新能力。)
4)质疑,合作探究。就这一情节,你有没有疑问?提出来请大家帮你。
生:文章中,当"我"要给老王钱,他不要,可后来还是收了钱。为什么?
"我"拿钱给老王是为了帮助他,而作者为什么说"我却拿钱侮辱他"?
(以生――生、生――师合作的形式相互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步步深入
1、面对老王的遭遇,作者一家有怎样的表现?
A、作者一家人都关怀老王,常坐他的三轮车,照顾他的生意;
B、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C、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
D、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
E、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
F、老王送冰,不要他减半收费;
G、不坐老王的车了,还问他现在的生活如何;
2、 你认为作者及其一家是怎样的人?
作者一家是心里善良,有爱心的人。这是一种人道主义精神。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的核心是爱,爱使苍凉的人生有了温暖、光明的慰藉。
(四)合作探究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如何理解这句话?
社会总有幸运者和不幸者,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文革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算得上是幸运的人,因而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这加深了她的愧怍。
(五)拓展延伸
老王生前,杨绛经常帮助他,但她仍觉得关爱得不够,而我们身边,也有着许许多多这样的“老王”,我们又该怎样对待呢?
用善良体察善良,用爱心浇灌世界。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心存善良仁厚之意;胸怀平等博爱之念。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请赶快拿起你的笔,把发生在你周围的“爱”的故事真实的描述出来,让“爱”的主题永驻人间,让人们体会到人间的那一份真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