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出中心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分析烦恼的成因,审视烦恼。
2.借鉴别人经验,寻找解决烦恼的途径。
3.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的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刚刚步入少年之旅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在一天一天觉醒,他们常常是幼稚与成熟并存,自尊与烦恼共增,一旦受了一点委屈,往往是忧郁的感伤就笼罩了他们的心头,生活也随之失去了意义、光彩。再则,现在的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他们显得更为孤独,更为敏感,更为封闭。因此引导他们说出自己的烦恼,互为彼此解决烦恼就很重要。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比较成人对成长时期烦恼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所谓烦恼,重新评价自我;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化解烦恼。
教学难点:
学生能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知事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和写作的欲望,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1.分析烦恼的成因,审视烦恼。
2.借鉴别人经验,寻找解决烦恼的途径。
3.通过口头表达和书面写作的训练,提高语文素养。
通过了解、比较成人对成长时期烦恼的认识,审视自己的所谓烦恼,重新评价自我;引导学生学会用科学的方法、积极乐观的心态去化解烦恼。
学生能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入感知事物,激发热爱生活的情趣和写作的欲望,促进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
活动准备:
1.列出“烦恼清单”:
列出三件让你最烦恼的事情,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依次排列出来,并分析原因及其影响,并想象在别人遇到同样烦恼时,你会提供什么建议,寻找克服烦恼的方法。拟好发言提纲。
2.扮演小记者调查采访长辈:
您在我们这个年龄时的烦恼有哪些?当时您是如何对待的?对当年的烦恼您现在又是如何看待的?
(为了使活动任务更明确,学生采访更正式,操作更方便,我们共同设计了一份表格,包括采访对象、时间、地点、采访内容、当时如何对待烦恼的、现在如何对待烦恼的、长辈寄语、相同点、不同点、采访心得及收获。见附表)
设计说明:活动的内容要体现探究性。这项工作的意义在于找出不同时代两代人的烦恼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通过比较分析使学生对成长中的烦恼能有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以便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3. 搜集有关烦恼的名言警句,诗歌及名人故事。
设计说明:新课标要求七年级学生能从现代媒体(书、报、电视、电脑等)中获取信息,并进行整理。这一环节培养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也是对学生心灵、情操的陶冶默化,这不仅仅体现了语文性,还拓宽了学生对烦恼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少年也知愁滋味
1.导入:日子在匆匆中溜走,年岁在匆匆中增长,青春正匆匆地向我们走来,于是我们心中的烦恼也随之而来。这节课老师就给大家提供一个倾诉烦恼的平台,创造一个化解烦恼的良机(展示学习目标)。
2.欣赏小品《我,就去!》
情景:小惠家里,妈妈在客厅扫地,电话铃响了,妈妈接电话。
小惠妈妈:喂,你好,噢,小惠,你的电话。
小惠:你好!王帅?明天去爬山?还有张海伟,吕学志?我们四个人一起去。好的,好的,我准备一下,拜拜。
(放下电话,要进自己的房间)
小惠妈妈:小惠,约你去爬山的是谁?
小惠:我的同学。
小惠妈妈:小惠,你是女孩子,不要随便和男孩子来往,星期天在家里好好写作业。
小惠:妈妈都什么年代了你还这么封建,男孩子聪明大度,知识面宽广,我们班上男女同学相处的可好了,你就别大惊小怪了。
小惠妈妈:(生气地)你们这个阶段,应以学习为主,成天的想着玩,还想交男朋友,明天不许出去。
小惠:妈妈,你怎么这样,我已经和人家约好了。(委屈地)
小惠妈妈:不许去就是不许去。
听着妈妈强硬的话,看着妈妈生气的脸,小惠哭着冲进自己的房间,“砰”的一声关上了房门。
3.学生说烦恼:感谢李靖妍和张鑫同学精彩的表演,刚才小品中小惠同学遇到了怎样的烦恼?大家也说一说我们心中的烦恼好吗?同学们在说的时候要说出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给同学们1分钟左右时间讨论。
设计说明: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新课标倡导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样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发言的热情又训练了学生的口语。
4.教师说烦恼:朗读《写给孩子——世上独一无二的你》
5.教师总结:孩子们,烦恼的产生会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现在你们理解了一个妈妈的烦恼了吗?
二、柳暗花明献妙招
请你作为一名心理医生给刚才倾诉烦恼的同学开一剂消除烦恼的妙方。同学们可以采用对联、顺口溜或模仿名言来说说自己的妙招(以抓阄的形式来决定学生的招法)。教师给出四个上联:
1.庸人自扰增烦恼,
2.心胸宽广何来怨?
3.嫉人长处烦恼现,
4.烦恼天天有,
给同学们五分钟左右的时间,先自己写,然后小组讨论一下。
三、沥尽黄沙始见金
生活多磨难,人生多曲折。很多人都曾遇到过烦恼,但当他们回首忆起时,他们发现烦恼仿佛被镶上了一层绚丽的花边,有了烦恼,才磨练了他们的意志,才使他们变得坚强、坚韧,烦恼成为他们成功的垫脚石。
1.名人故事:被称为“中国互联网之父”的马云,他因长得丑曾多次找不到工作,四次创业失败,但他拥有一个不屈的灵魂,最终建立了一个立足于全球的互联网帝国。我想马云的成功,一路上肯定会有无数个烦恼陪伴他,这些烦恼不就是他成功的磨砺石?不就是他通往成功之路的阶梯吗?
2.长辈和清华骄子谈烦恼:我们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了我们身边的长辈和清华骄子,他们又是如何看待烦恼的呢?请看采访视频。
3.学生谈感受:刚才家长和教师代表的视频是学生采访的,清华骄子的视频是我带着同们和我的孩子的梦想去清华采访的,我采访后真的是心潮起伏,谁来说说你的感受?
设计说明:这样设计不仅是为了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为了充分利用采访成果,让每个学生都把自己在采访中获得的宝贵经验和心得介绍出来,从而对成长中的烦恼能有更全面、更深刻地了解,以便对自己的生活有更多的启示和帮助。
4.教师总结:烦恼犹如绊脚石,尽绊倒过他们,但磨练了他们的意志,增加了他们前进动力。
四、百花成蜜藉心灵
在生命的旅途上,烦恼不过是一个个过客。它侵入你,却不占有你,只影响你的心情指数,却不能左右你的人生轨迹。前几天张老师收到了一个叫甜甜同学的求助信,信的内容是这样的:
敬爱的张老师:
您好!
我叫甜甜,是一名女生。小学时候成绩比较好,活泼开朗。升入初中后,学习压力越来越大,成绩急剧下滑。上课经常注意力不集中,要么胡思乱想,要么打瞌睡,作业经常不完成。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控制不住自己。后来一想到要来学校上课就情绪紧张、低落,看到书本就头痛,感觉学不进去,讨厌学习。想要放弃学业,但是又害怕父母伤心,矛盾极了!
此致
敬礼
甜甜
2014 04 06
给同学们10分钟左右的时间写一封回信,注意下面的要求:
(1)请你联系现实生活和自己的经历; 与她真诚的交流,写一封字数200多字的回信(注意书信的格式);
(2)你还可以仿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作一首小诗来安慰;
(3)你还可以写成一首歌曲形式来劝慰。
书信的格式:
称呼:
问候语
正文
此致
敬礼
署名
日期
设计说明:这样设计既是对“写作”的能力的训练,又能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为他人解决烦恼。
五、小结
烦恼能够帮助我们提升自我,完善人格。我们虽然不可能阻止烦恼的产生,但是可以选择以怎样的一种心境去面对烦恼。有了烦恼,只要我们用沟通代替沉默;用宽容代替狭隘;用理解代替误解;用乐观代替悲观,我们就可以化解烦恼了。如果你心中有一个太阳,那么再阴暗的角落也会被照亮。
这次活动,同学们广泛调查、整合信息,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对烦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六、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把没写完的内容整理一下,然好交上来。
2.请阅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并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
这次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平常紧张而繁忙的语文学习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并且也为他们排解了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在活动准备环节:1.列出“烦恼清单”, 2.扮演小记者调查采访长辈,3. 搜集有关烦恼的名言警句,诗歌及名人故事。这一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和整理性息的能力,特别是比较两代人烦恼的异同,学生的分析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在第一个环节“少年也知愁滋味”中,我以小品的形式开头,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说出自己在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烦恼。同时教师朗读《写给孩子——世上独一无二的你》道出了一个母亲的烦恼,使师生一下子就融为一体了,这就为第二环节做了铺垫。在第二环节“柳暗花明献妙招”中,紧抓语文文学性的特点让学生以“对对联、写顺口溜及写名言”的形式帮助朋友解脱烦恼。在第三环节“沥尽黄沙始见金”通过观看学生和教师采访长辈和清华骄子的视频,然后让学生谈心得体会,学生对烦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体会。在前三环节的基础上,第四环节” 百花成蜜藉心灵”以书信、仿写诗歌或歌曲形式为他人排解烦恼。课堂环节条理清晰,逐层深入。
总之这次活动,同学们广泛调查、整合信息,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高,并对烦恼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如果这节课能把家长请到课堂上,让学生与家长有一个互动,这样学生对烦恼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
附表格
调查表
同学们,刚刚步入少年旅途的中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意识的萌发,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这不仅会影响学习,影响情绪,天长日久还会影响心理和生理的健康。请大家列出三件让你最烦恼的事情,按照由主到次的顺序依次排列出来,并分析原因及其影响,并想象在别人遇到同样烦恼时,你会提供什么建议,寻找克服烦恼的方法。
具体烦恼 | 烦恼一 | 烦恼二 | 烦恼三 |
|
|
| |
探寻烦恼 的原因 |
|
|
|
处理烦恼 的方法 |
|
|
|
扮演小记者调查采访长辈:
请同学们采访自己的长辈在少年时的烦恼有哪些?当时是如何对待的?对当年的烦恼长辈现在又是如何看待的?请同学们找出两代人在不同时代的烦恼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比较分析。并写一写采访后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采访对象 |
| 采访地点 |
| 采访时间 |
|
采访内容: | |||||
当时如何对待烦恼: | |||||
现在如何看待少年的烦恼: | |||||
长辈寄语: | |||||
相同点: | |||||
不同点: | |||||
采访心得及收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