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再塑生命的人 初中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2013年第3版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体会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再塑生命的人》是一篇记叙文,七年级学生已经接触过不少这样的文章,有一定学习基础,而且对于海伦·凯勒的故事,他们很多学生都已知道,而且七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教过他们的老师,和老师有深厚情谊,能感知老师们不同的教学方式,但是海伦·凯勒是一个盲孩子,她的内心世界是黑暗的,学生还需加以理解。
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体会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再塑生命的人
海伦·凯勒
(执教:重庆文理学院附中 蒋兰)
一、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了解海伦·凯勒的人生经历,体会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3.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二、学习重难点
1.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2.体会海伦对莎莉文老师的敬爱与感激之情。
三、课型:新授课 (第一课时)
四、知识链接:
1.海伦•凯勒简介
海伦•凯勒(1880--1968):美国著名女作家。一岁半时突患急性脑充血病,连日的高烧夺去了她的视觉和听觉,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1887年3月3日,对海伦来说是她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这天,家里为她请来了一位教师——安妮•莎莉文。安妮教会她写字、手语。最终她考进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大学期间,在师长的鼓励下,她开始写作。在以优异成绩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与老师安妮•莎莉文合作著作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安妮•莎莉文简介
安妮•莎莉文: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5岁时因一场眼疾失去大部分视力。1880年10月进入帕金斯盲人学校。此间经过两次眼部手术,安妮的视力得到部分恢复。从帕金斯盲人学校毕业后,1887年3月,安妮来到海伦•凯勒家做家庭教师。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的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直至进入大学。1936年10月19日,用全部心血培育了20世纪不朽奇葩海伦•凯勒的传奇女性安妮•莎莉文在人们的惋惜声中与世长辞。
3.利用导学案预习字词等。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激趣。
(展示泥娃娃图片)师:这些泥娃娃可爱吗?生:可爱!
师:那一不小心泥娃娃碎了怎么办?生:再买一个!再重新塑造一个!
师:对!重新塑造便是一个好办法!可人的生命又能否重新塑造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再塑生命的人》从中探寻!(出示课题)
(设计意图:此时的学生才从小学六年级上来,比较天真可爱,此种引入能很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检查字词预习。(设计意图:为进一步阅读扫除字词障碍)
二、粗读感知。
快速默读课文,思考:
1.本文主要讲了 帮助了 ,让 的事情。
2.谁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了谁的生命?
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后,指名回答集体评议,明确:
1.本文主要讲了莎莉文老师帮助了海伦.凯勒 ,让海伦.凯勒重新看到光明和希望,重新感到快乐和自由的事情。
2.谁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了谁的生命?
安妮.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再塑”了海伦.凯勒的生命
(设计意图:本单元要求学生能学会默读课文,本环节既可做到此项训练,也可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三、精读虑旨。
1.海伦的生命为什么需要重塑?(同桌交流)
展示海伦简介——美国作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
一岁零七个月,海伦·凯勒不幸染上疾病,致使双目失明、双耳失聪,随之又丧失了说话的能力。从此,她坠入了一个黑暗而沉寂的世界,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17岁,海伦·凯勒考进了美国第一流的高等学府——哈佛大学,并以优异的成绩从大学毕业,还掌握了英、法、德、拉丁和希腊五种文字。
大学期间,她开始写作。毕业后,她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盲人福利和教育事业,并在繁忙的工作中先后完成了14部具有世界影响的著作。最著名的是其自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学生找出原因(或阅读提示、或文章、或知识链接等),后指名回答集体评议,教师屏幕展示(将重点词语用黑色标记),学生再读。
如:“我不知道未来将有什么奇迹发生,当时的我,经过几个星期的愤怒、苦恼,已经疲倦不堪了。”
“在受教育之前,我正像大雾中的航船,既没有指南针也没有探测仪,无从知道海港已经临近。我心里无声地呼喊着:’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
“发这种脾气,我既不惭愧,也不悔恨,我对洋娃娃并没有爱。在我的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
(设计意图:本环节穿插作者简介,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作者当时的苦闷与痛苦;寻章摘句的朗读,更能体会作者情感。)
2.结合文章第5—10段,画出对莎莉文老师动作描写的语句,说说莎莉文老师是个什么样的人?(小组探究)
学生先找后小组合作,找出相应语句做好批注,小组代表回答,其他同学补充后,教师板书于黑板。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让学生学会抓动作描写分析人物性格,并从中体会莎莉文老师的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3.结合文章第6、10、11、12、13段,找出描写“我” 收获后动作或心理的句子,大声朗读体会其中情感。
教师先做示范:找出相应语句,并读出句子所表达的喜悦之情等。
学生边找边大声朗读,后学生回答时师生共同评议共同提高,后屏幕展示部分文字齐读(重点地方用红色标记),如:
“我静静地站着,注意她手指的动作。突然间,我恍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了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井房的经历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啊!原来宇宙万物都各有名称,每个名称都能启发我新的思想。我开始以充满新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样东西。”
“这些字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花团锦簇,美不胜收。记得那个美好的夜晚,我独自躺在床上,心中充满了喜悦,企盼着新的一天快些来到。啊!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 ”
(设计意图:此环节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收获后的幸福快乐,以及进一步体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四、思读达意。
小结写法:本文从题目便可知主要刻画了莎莉文老师,文中主要通过动作描写正面突出与通过描写我的心理活动侧面烘托,正面与侧面相结合,使人物形象更丰满。
拓展延伸: 饮水思源,知恩图报,请将这束鲜花送给自己需要感恩的一个人,并将内心感激书写在这张花语卡上,用一句话表达你内心的谢意。
(设计意图:本文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莎莉文老师的形象,其写作手法也值得学习借鉴;而且文中饱含着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限感激与敬爱,由此也可激发学生去感激自己所敬爱的人,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五、好书推荐。
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设计意图:通过此书阅读,不仅能更好理解文章内容与情感,更能拓宽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本课时设计特点:目标恰当,重难点突出,而且处处紧扣文本,在阅读中便能提升学生语文能力,提升学生文学素养。
课外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