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新笔画“”,认识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一年级的孩子活泼好动,好奇心强,表现欲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问题的思考上仍更多地依赖形象直观的东西,而且很难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由于入学仅几个月,学生刚刚完成汉语拼音的学习,接触的课文较少,而本课篇幅较长,位置也相对靠后,所以在课文的朗读和生字的识记、书写上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认识新笔画“”,认识新偏旁“”。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懂得只有认真仔细地观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1.认识13个生字,认识新偏旁“口”,会书写生字“回”、“ 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小燕子第一次后发现的不同。
3.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体验,读好小燕子和妈妈第一次对话中的不同语气。
认识13个生字, 认识新偏旁“口”,会正确书写“回”、“片”两个字。
联系生活实际进行角色体验,读好小燕子和妈妈第一次对话中的不同语气。
(课件出现菜园图片)学生大声说出蔬菜的名字。(飞入小燕子图片)师相机板书课题(提醒学生注意生字“次”的新笔画。)
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创设有趣的情境,使学生兴致盎然地步入课堂学习。】
(一)读一读
1.师配乐范读课文。(动画课件相应出现重点词句)
2.自读课文。
师: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去观察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创设优美的情境,让学生如入童话世界,而与此同时巧妙地将课文对话穿插其间,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同时,也与生字初识。】
(二)认一认
1.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
xiàn guā
现在 冬瓜
zǐ cì zài
仔细 一次 再见
yàn yàng xìng
燕子 一样 高兴
shén me shuō de duì
什 么 说 得 对
xiàn guā
现 瓜
zǐ cì zài
仔 次 再
yàn yàng xìng
燕 样 兴
me de
么 得
利用指名读、同桌读、开火车读等方式分别朗读词语和生字。
【设计意图:通过巧妙分类,帮助孩子们读准平舌音、翘舌音,前、后鼻音,以及轻声等难读的字音。】
2.识记字形
课件出示:
|
用生活中识字法认识“瓜” 、“可”。
师引导学习生字“现”,介绍熟字加偏旁识字法。学生运用此方法自学“仔”、“细”、“ 什” 、“样”。
用猜谜语法学习 “得”、“燕”、“么”。
用组词法学习“兴”、“再”。
师生总结所用识字方法。
3.抢读字词
玩抢茄子游戏。(课件出示带有字词的茄子)
4.读重点句子
“可是,你能不能再去仔细看看,他们还有什么不一样?”
指名读,相机范读,齐读。
“妈妈,妈妈,我发现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由于学生刚刚学完拼音,识字量较少而且绝大部分学生并不具备独立识字的能力,通过运用猜谜语,联系生活实际等一系列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学生认识生字的同时,也学到一些识字方法,并加以运用,做到授人以渔。】
(三)写一写
1.出示古代文字“回”、“片”
猜一猜它们是谁?(课件呈现从甲骨文到楷体字的演变过程)。
2.学写“回”字
(1)和电脑博士一起书空笔顺(多媒体演示笔顺)。
(2)认识新部首大口框。谁有好办法记住“回”?
(3)老师范写,学生描红学写。
(4)展评
3.学写“片”字
(1)书空笔顺(多媒体演示笔顺)。
(2)老师范写,学生描红学写。
(3)展评
【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使学生感受到我国汉字历史悠久,激发其书写的兴趣,并通过及时的展评,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把教学重点落到实处。】
(一)朗读燕子妈妈的话
课件出示燕子妈妈的话:
“你到菜园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
想想平时妈妈是怎么和我们说话的?学着妈妈的口气自己读一读。
指名读。教师相机范读,再指名读。
(二)朗读小燕子的话
课件出示小燕子的话:
“妈妈,妈妈,冬瓜大,茄子小!”指名读。
联系生活实际想想,当我们得了100分,我们也常常这样说:“妈妈,妈妈——”
指名说。
当你这样说时,心情怎么样?再指名读,看谁最像小燕子。齐读。
(三)朗读第一次对话
师生合作读。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然感受到小燕子高兴、急切的心情,并运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逐步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
借助板书回顾课文内容,画出梯形线,引导学生发现小燕子的观察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小燕子为什么会一次比一次有进步呢?我们下节课接着学习。
【设计意图:借助直观精巧的板书回顾课文内容,并通过梯形线无痕地引导学生思维的方向,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采用设疑方式结束,让学生意犹未尽。】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教学反思
《一次比一次有进步》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对于入学几个月的孩子们来说,这篇含有四个自然段、三次对话的文章学习起来会有些难度,但文字浅显易懂、结构清晰明了的特点,却在无形中激发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降低了难度,不仅如此,它还告诉了孩子们“只有仔细观察才能发现事物特点”的道理,可以说是一篇十分适合一年级孩子阅读的佳作。
这篇课文共有13个生字,而我负责讲授第一课时,所以,为了第二课时能够更好地引导孩子们体会文本,识字无疑成为第一课时的一项艰巨任务,为了让孩子们快速识记生字,我也是费了一番功夫,动了些脑筋。另外,课后有三个要写的生字,在生字的分配与书写上,我也想了一些“小办法”,为的就是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同时切实把字写好,毕竟,识字与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中之重。
可以说,这节课我和孩子们都是轻松而愉快的,孩子们有所收获的同时,也让我有了更深的思索,这是我和孩子们的双赢,下面我就这节课的所得与不足具体地进行反思:
许多老师都十分注重导入这个环节,因为它可以让孩子们兴致盎然地步入课堂学习,精彩而又恰当的导入常让人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也不例外,站在学生的角度认真思考后,我用童话式的导入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心。当孩子们听到“燕子妈妈打来了电话”时,个个都瞪大了眼睛,发出不可思议的惊叹。而后在多媒体呈现的菜园里,孩子们又仿佛置身于其中,大声而欢快地喊着每种蔬菜的名字,这是多么令人心情愉悦啊。而“燕子妈妈为什么要这样夸奖小燕子?”的提问,则让孩子们充满了阅读期待。
另外便是我对范读的颠覆,一反平日古朴的配乐范读,我为整篇课文配上了课文“MV”,可爱动感的画面,让孩子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而画面中出现的对话与生字,无疑是在与孩子们提前照面。真是一举多得。
二、统筹规划识字,提高课堂时效
为了让孩子们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快速识记较多的汉字,同时还要掌握一些识字方法,我将本课生字按照出现的次序、字形结构等特征分成若干组,在不同的时机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学习,比如,“次”字出现在课题中,在板书课题时,我顺势指导学生学习这个字,此时学生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期,对学习的情境印象深刻。在学习“瓜”和“可”两个字时,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我将生活中经常见到这两字的图片直观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一下子就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孩子们运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很快就记住了这两个字。在指导学生学习“现”字时,我把它作为范例,利用动态画面巧妙地为孩子们呈现了给熟字加偏旁的过程,孩子们看得津津有味,了解了这种识字方法,然后将本课中可以运用这种方法的字列为一组,给予学生实践的机会。由了解到会用,孩子们做得很好。识字完毕,我们又一起回顾所用到的识字方法,其实也是在引导孩子们今后要学会去运用,注重了学法的渗透。
三、巧妙迁移生活,读出恰当语气
在朗读对话环节,尤其是读小燕子的话时,我将孩子们的生活经历迁移到课堂,引导学生说说当自己取得好成绩时的心情,由此体会小燕子有了发现时那种急切、兴奋的心情,针对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又让孩子们加上动作来朗读,孩子们兴趣盎然,一只只活泼可爱的小燕子都争着抢着来向我汇报。最后的师生合作读,更是将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
以上是我认为完成的比较好的环节,其实这节课也有着诸多的不足。
首先,在课堂节奏的把握上,我感觉自己这节课上得过于平缓,可以说每个环节学得都比较扎实,但自己的收放还有些问题,孩子们该欢悦起来的地方应该可以更加放手,真正把一个真正的寓教于乐的课堂呈现给可爱的一年级学生。
第二,对于燕子妈妈的话的指导,虽然在设计时我也着力于引导学生读出妈妈的语气,但课堂效果并不明显,这也是我在思索的,该如何让孩子们读出自己心中的那个“燕子妈妈”,该用怎样的方法去引导,还需要我好好思索。
第三,在课堂容量和内容取舍上仍有纠结,这节课我完成了识字、写字(2个)、第一次对话的学习,看起来内容满满,但是我并没有涉及到第一自然段的学习,这也是我一直纠结的地方,是否应该将第一自然段作为一个小重点纳入到第一课时的学习呢?这也是我的疑问所在。
但无论如何,整堂课的设计我都在力图最大限度地贴近学生的需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力求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充满情趣与知识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