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要的是葫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会写“言”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食物之间的联系。
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有较强自主求知的欲望和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不错。在老师的引导下善于对问题、情景、事件进行分析,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1、看懂图意,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难点: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步了解了《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我们还给这个爱葫芦的人起了个名字叫葫芦先生。来,请一个同学来说说葫芦先生种的葫芦是怎样的?(学生用文中的句子描述,教师给出填空提示。教师听学生说边贴葫芦叶子、葫芦)。对呀,葫芦先生种的小葫芦太可爱了,请全班同学一起来读读这一段。
2.多可爱的小葫芦啊,葫芦先生喜欢他的葫芦吗?你从哪里看出他喜欢?请学生自读课文。
二、葫芦先生喜欢葫芦
(一)请学生汇报:
1、a、“.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好几次”
B、葫芦先生每天都去看好几次,他会如何称赞他的小葫芦,请你来学学葫芦先生称赞、夸夸小葫芦。(过渡,你们真是讲到葫芦先生的心里去了,看看,课文中也是这样写的,出示句子“自言自语……”)
2.学生汇报:自言自语地说:“我的小葫芦,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
(1)、自言自语是怎样说?(对自己说,轻声说)
(2)、葫芦先生自言自语时,带着怎么样的心情?(想得很美、很期盼)
(3)、请学生表演自言自语跟小葫芦说(先请几个同学读出期盼、急切的心情,再请几个同学是站在板书前对着小葫芦说。全班站起来,一起做动作,一起美滋滋地读读。)
3.书写“言”字
(1)观察“言”,书写要注意什么?(第一笔横要长,二三笔横相同,口要写扁,在细节上多指导学生,教师也注意自己的书写。)
(2)看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3)拿出语文书,写一个。
(4)展示学生作品。
三、葫芦先生得不到葫芦。
过渡语:葫芦先生那么喜欢葫芦,最后他得到葫芦了吗?学生回答:没有
(一)、是什么原因让葫芦先生没有得到葫芦呢?请小组同学边读课文边找出原因,并小组讨论。
(二)、学生汇报原因
1、看见蚜虫心里想,有几个虫子怕什么!
(1)PPT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怕什么!请学生读(指导朗读:指导学生读出“不怕”的感觉,四五名学生读完以后),反问:葫芦先生怕不怕有虫?生:不怕!出示句子“有几个虫子不可怕”(请全班齐读这句话。请学生观察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生发现:标点符号不一样,但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是相同的)
对呀,葫芦先生认为有几个虫子有什么可怕的,所以他并不在意,根本没想到要去治蚜虫。接下来还有其他的原因吗?
2、邻居提醒,葫芦先生不以为然
(1)对于邻居的提醒,葫芦先生又是什么反应呢?a.同位同学朗读;B、师生合作朗读:来,你们来做一些好心的邻居来劝劝葫芦先生,老师来做不听劝的葫芦先生。(师生共演,师在过程中示范朗读、指导朗读)C/男女生朗读。(注意朗读的指导)
(2)、(ppt出示句子)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分组读句子)。读完后问,葫芦先生的意思就是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的,因为他说自己要的只是葫芦,跟叶子没有关系。
(3)葫芦先生的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不对,叶子不能提供营养,最后葫芦也就落了)。
(4)对呀,叶子和果实如此紧密的联系葫芦先生都没弄明白,如果那是你就是树上的小葫芦,听到葫芦先生这样的回答,你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对葫芦先生说?(引导学生体会叶子与果实的关系,切实体会小葫芦的处境,也为后面的表演打好心理基础。)
四:总结故事:过渡:可惜,你们这些小葫芦如此焦急的呼唤葫芦先生都没有听见,结果:出示最后一段,学生齐读。
如果你是葫芦先生,你看到小葫芦一个一个都落了,你心里会怎么想?
五、表演整个故事:1.找伙伴,分配好角色(葫芦先生、小葫芦、邻居)
2.分组展示。
六、拓展:(一)对比课外阅读:《亡羊补牢》。
1.播放动画。
2.你更喜欢哪个人?为什么?对啊,所以,有了错误,我们要及时改正。
(二)拓展想象:如果葫芦先生下一年还种葫芦,你认为他会怎么做呢?
拓展阅读:介绍其他寓言故事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