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要的是葫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激趣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表演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懂得不能忽略一些细小的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2.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
我所教授班级学生聪明活泼,领悟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对于新鲜事物喜欢刨根问底,抓住这一特点,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当文本中的主人公,体会种葫芦的乐趣。主要通过设置情境围绕“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可爱的小葫芦为什么会落呢?”这一问题展开教学。
教学重点: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教学难点:
懂得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
知识与技能
1.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理解课文内容,知道植物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3.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能续编故事,培养学生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采用激趣方式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表演让学生理解、感悟课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懂得不能忽略一些细小的问题,并且懂得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而受损失的道理。
2. 懂得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要虚心听取别人意见。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的关系。
懂得任何事物都是有联系的,不能只看到事物的一个方面。
教学流程:
一、游戏闯关,字词复习巩固导入。
1、我能认。(“摘葫芦”游戏巩固词语。)
葫芦 一些 挂着 雪白 邻居 奇怪 治一治 自言自语
2、我能写。
【设计意图:通过亲身体验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和识字写字能力。】
二、图文结合,读课文,探究原因
(一)让学生带着生字词,走进课文,走进葫芦园。
(出示课件:葫芦图。音乐声中学生观察葫芦。)
1、通过观察对葫芦植株的局部进行描述,想一想,这是什么样的花?什么样的葫芦?什么样的叶子?什么样的葫芦藤?
(雪白的)小花 ( )小葫芦 ( )叶子 ( )葫芦藤
2、让学生进一步把所描述的花、葫芦、叶子、葫芦藤补充完整。
葫芦藤上开着雪白的小花。
葫芦藤上挂着可爱的小葫芦。
。。。。。。
3、教师利用学生描述的契机,培养学生赞美的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说: 多么美丽的小花啊!多么嫩绿的叶子啊!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
【设计意图:丰富学生的词汇和培养他们的想象力、表达力。】
(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找出能表现小葫芦可爱的段落。
(课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1、学生交流分享能表达对葫芦喜爱的词句。特别是对“挂”字用心进行体会。
2、再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对葫芦的喜欢之情。(配乐朗读)
(三)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表现种葫芦的人对葫芦喜爱的词句,进行交流分享,进一步理解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
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小葫芦的喜爱。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和表达力。】
(四)学生小组合作读课文,找出可爱的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
(出示课件:小葫芦变黄,落了)
1、采用多种形式下面的读句子,感悟种葫芦人的惋惜、难过。
(出示课件 “不久,小葫芦慢慢地变黄了,一个一个都落了。”)
2、找出小葫芦变黄、落了的的原因的句子并进行交流感悟。
(出示课件:“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快治治叶子上的蚜虫吧!”)
3、分角色朗读第三自然段,并进行表演。同时用心体会下面句子要表达的意思。(表演时注意人物的动作、表情,注意说话的语气 )
①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②叶子上的虫还用治?(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五)引导学生说一说小葫芦变黄、落了的原因,同时理解小葫芦叶子和果实(葫芦)两者的关系。
一方面是不懂得事物之间的联系,不重视叶子上的蚜虫;另一方面,他不虚心接受别人的劝诫,不知道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
(出示课件:叶子与果实的关系——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叶子吸收太阳光为果实输送营养。
三、续讲故事,情感升华。
1、想象那个人看到小葫芦都落了,会想些什么?
2、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指导学生续编故事) 并进行展示分享。
3、教师小结: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有错就改,不要等到问题严重了再后悔。
【设计理念:营造轻松的氛围,训练学生的语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
四、作业布置
课后把自已又编的这个故事讲给自已的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可爱——变黄——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