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要的是葫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我要的是葫芦》是全日制聋校实验教材第七册第十八课讲读课文。这篇课文故事性较强,考虑到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设计了情境创设法、阅读法等教学方法,既使学生的语感得到训练,个性得到张扬,创造性也得到培养。又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弄清葫芦与叶子之间的密切联系。
一、复习生字词:(指名读)
hú lu téng xiè zhì yá
葫 芦 葫芦藤 谢 了 治一治 蚜 虫
dīng sài lín yán
盯 着 比 赛 邻 居 自言自语
1.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我要的是葫芦》这篇课文。(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师:你们见过葫芦吗?谁能说说葫芦是什么样的?
3.指名答。(出示葫芦。)
4.师: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课文到底说了些什么。
5.播放课件
三、看图理解课文内容。
1、 学习第一段。(齐读)
(1) 看第一幅图,说说这幅图的意思。
图上这个人在干什么?他的表情是怎样的?(看葫芦,很高兴、很得意)
(2) 读第一段,这个人种的葫芦怎么样?
“细长”说出了葫芦的形状,“长满”说明什么?(长得好,枝叶茂盛)说说小葫芦长成的过程。(长叶、开花、结葫芦)
(3)指导朗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哇!
师:那个种葫芦的人,看到小葫芦这么可爱,心情会怎样? 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喜爱,每天看好几次)这个人当时想什么?(快长大)
(4)课件演示葫芦生长的过程。
2、 齐读第二段。注意这个人的心里是怎样想的。
(1)师:叶子有了什么变化?(结合学生回答出示课件。)这些蚜虫会怎样?可他怎么想?
指名读第一句话。
指名表演那个人说话的样子。
(2)蚜虫:植物上的害虫。“一些”说明蚜虫还不多。
自言自语:自己跟自己说。
请同学用自言自语造句。
(3)指名读本段。
3、 齐读第三段。
邻居此刻的心情怎样?应读出什么样的语气?(替种葫芦的人着急,劝慰的语气。)
种葫芦的人着急吗?应用什么语气读?(不着急,满不在乎,读出反问的语气。)
(1) 那个人听了邻居说的话以后,“感到很奇怪”,“奇怪”是什么意思?(纳闷,不理解、不明白)
(2) 那个人“奇怪”的是什么?(还用治虫?我要的是葫芦。)
(3) “叶子上的虫还用治?”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读出反问的语气。(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4) 那个人的话说得对不对?为什么?
课件演示:葫芦藤每天向叶子输送养料,叶子再将养料输送给小葫芦。蚜虫吃绿叶,使它无法输送养料。小葫芦因没有养料供给,随即变黄落下。
(5)分角色朗读。
4、 学习第四段。
(1) 看第四幅图,这个人这时的样子是怎样的?(失望,伤心,后悔极了。)
(2) 读课文,事情的结果是怎样的?(多、黄、落)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1) 植物的叶子直接影响果实的生长,叶子掉了,就不能伤心结葫芦了。
(2) 要听别人劝告。这个人当初要是听邻居的劝告,早点治蚜虫,葫芦就可以保住。由于他不听人的劝告,所以才使 自己的想法落空。
第二年,那人又种了一棵小葫芦,他会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