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假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
2.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3.有创意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美好愿望。
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
2.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关爱自然、关心他人的情感。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神笔马良》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了,马良有一枝神笔,这枝笔(拿起“神笔”图片,贴在黑板上)画什么——(学生:“有什么”),非常神奇,文中的小作者也想拥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她想用这枝笔画些什么呢?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假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把握节奏
1.师配乐范读课文。
2.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展示读。
过渡语:“小女孩”为什么要画这些东西呢?请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师:谁来说说小作者都给谁画了什么?
生:给小树画了太阳。
师:还给谁画了什么呢?
生:给小鸟画了谷粒。
生:给西西画了一双好腿。
(师根据学生说的相机板书:太阳 谷粒 好腿)
(设计意图:在认读生字中鼓励学生以主人翁态度对待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学生通过听和自读的方式对诗歌有了整体感知,接着让学生说清了诗的大意,把感知的课文与听说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三、读悟结合,体验情感。
师:我们天天生活在快乐与幸福中,但是世界并不是处处都美好,还有许多不幸需要我们去关爱,去帮助。
(一)学习第一小节。
1.自由读第一小节。
思考:小姑娘为什么画红红的太阳?指名读。 2.创设情境,感悟体验。(课件呈现图画面,并配上伤感的背景音乐)
图1: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 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相机理解:“缩着身子” 生动作模拟 “轻轻叹息”叹息什么?生想象补白。
师:“呼……呼……”北风一阵接着一阵,生当小树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学生亲身体验:全体起立, 在教师动情的朗诵中,学生“缩着身子、轻轻叹息”(在动作模拟中理解“缩”、“叹息”)角色转换,
师生对话: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轻轻叹息?
小树小树,现在你最需要的是什么?(阳光、温暖、帮助、关心„„)
(2)当你看到这样的画面,你心里想什么?
2.小诗人呢?指名读第一句。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小树,多么惹人怜爱,这位小女孩也和我们一样,很想帮助这棵小树。 相机绘画:小树 红红的太阳 读词:红红的太阳。
3. 冬日的暖阳照在了小树的身上,小树会怎样?
读词:快活的成长
想象补白:小树不再缩着身子,轻轻叹息,而是迎着红日,茁壮成长。看到这样的画面,你的心情又是怎样?
4.指导读好第二句。指名读,评价。突出“快活”
5.指导引读第一节,背诵。
小结过度:小树是快乐了,可鸟妈妈和鸟宝宝呢?
(二)学习第二节。
1.自由读第二小节。
2.为什么小诗人要画好吃的谷粒?
3.图2:树枝上鸟窝中的两只小鸟神情悲伤,滴着眼泪。
(1)相机理解: “苦苦等待”什么?(鸟妈妈带回食物)而此时的鸟妈妈呢?
补白填空:鸟妈妈飞过( ),飞过( ),飞过( ),到遥远的地方去寻食 。
在想象说话中明白“遥远”的意思。
想象体验:一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没有回,两个小时过去了,鸟妈妈还是没有回,上午过去了,鸟妈妈仍旧没有回,鸟宝宝苦苦等待,直至“饿得哭泣”。
(2)鸟妈妈为了给小鸟寻食,多么辛苦,而小鸟(生读)呆在家里,苦苦等待,饿得哭泣。此刻,小鸟最需要的是什么?(谷粒、米饭、面碎……)
(3)善良的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小鸟画──(生:谷粒)(课件出示第二节诗)。相机绘画:谷粒。 理解:许多好吃的谷粒(多、味美)
(4)朗读指导:小鸟有了这么多好吃的谷粒,还用苦苦等待吗?还会饿得哭泣吗?此时,小女孩的心情怎样?(高兴、喜悦„„)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文的插图,并创造性的创设了鸟儿等妈妈的情境,一下子拉近了孩子与鸟儿的距离,在练说中、在表达中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情境,很自然地体会到了马良迫切想帮助鸟儿的心情。)
情境创设:当小鸟一家在温暖的阳光下,津津有味地吃着谷粒时,它们会是什么样的心情?注意带上这种感情来读这句话?
生1:很高兴。
师:那你带上这种心情来读读这一小节吗?
生1读。
师:是呀,小鸟多开心啊,还有谁也想来读?
生2读。
师:没有感觉到开心,谁能高兴地读一读?
生3读。
师:你脸上的笑容,让我感觉到了高兴。我们接下来请女生读
(三)学习第三节。
1、看同学们课间玩耍的视频
2、观察西西的图片
(1)师:看,坐在轮椅上的就是小诗人想要帮助的西西,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怎么样呢?
课件出示: 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__________,非常__________。
师:请同学们用上课件上的提示语来说话。
生1: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走路,非常伤心。
师:哦,伤心的西西。有谁有不同的?
生2: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跑步,非常可怜。
师:可怜的西西。
生3: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走路,非常难过。
(2)师:是呀,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去自己想去的地方,不能玩自己想玩的游戏,他是多么的“不幸”。(幻灯红色:不幸)
师:正因为这样,小诗人一定要给西西画…… (师引导学生读出下文)
师:现在小诗人用马良的神笔给他画了一双好腿,如果西西有了双好腿,他可以怎么样?
课件出示:有了一双好腿,西西可以__________,他是多么__________。(指名说)
师:我好像看到了西西奔跑的样子。是呀,有了一双好腿,西西是多么开心啊!
男生读。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设计了语文味十足的两个句式“西西没有一双好腿,他不能__________,非常__________。”“有了一双好腿,西西可以__________,他是多么__________。”不仅在表达,在积累,更在表达中体验情感。做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四、拓展想象,释放情感
1.小女孩用神笔画了太阳、谷粒、好腿送给小树、小鸟、西西,他们是多么快乐啊,我们能不能把三节诗歌连起来读一读,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
2.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拿它来实现什么愿望呢?
先想想我们身边有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或物?
是啊,我们身边确实有许多需要我们关爱,需要我们帮助的人或物。看课件
3.课件出示:
能按老师课件上的提示,说说你自己的愿望吗?
(设计意图: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语言,能表述自己的观点自己的情感。老师非常清楚这一点,设计了“我是小诗人的环节”,将文中学到的内化为自己的,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
五、总结
虽然我们没有马良那样的神笔,但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有一颗爱心,都有关心他人的美好愿望。我们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让我们献出自己的爱心,让世界变得更温暖吧!(背景音乐《让世界更美好》)
六、板书设计
23 假如
红红的太阳
神笔 画 好吃的谷粒
一双好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