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要的是葫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 通过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 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和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从而初步理解课文,初步了解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低年级学生活泼,开朗,喜爱有趣的故事,教学时针对学生这个特点,利用插图激发学生兴趣,从读中引导学生评价故事中的人和事,从中理解和懂得故事所包含的道理。
1. 感情朗读课文,体会不同句子的语气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 明白蚜虫与小葫芦的关系,提示寓意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1. 出示,葫芦图,说一说葫芦的作用,引出课题。
2. 课件出示课题,生读题。
1. 复习生字。
2.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吗?
三.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课件出示图一,说说你看到了什么?
2. 这就是课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一段。学生自由读这一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3. 指名回答。
A. 这棵葫芦长得好。从哪儿看出来?你能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吗?(长满了绿叶,开出了雪白的小花,挂起了可爱的小葫芦等)
指导读这句话。
你还读懂什么?
B. 种葫芦的人很喜欢。
从哪看出?(每天、看几次)指导读出喜爱的语气。
师小结:这是一棵让我们小朋友也让种葫芦的人很喜欢的葫芦,一起读读这一
段,希望能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它的惹人喜爱。
二. 学习第四自然段。
这个人一心要葫芦,最后得到了吗?(齐读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种葫芦的人看到这些会是什么心情呢?我们看一下插图(难过,悲伤)
多么可惜啊,多么令人伤心,着急啊!你能把他的心情读出来吗?
小朋友,学到这里,你心中有什么问题想问吗?请学生自由说,重点抓住:长得这么好的葫芦,为什么没过几天,就会一个个全落了?
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找答案吧,请小朋友把书打开,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吧!
三. 学习第二自然段
1.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 说说你从课文中读懂了葫芦落下来的原因了吗?
指名说说:叶子上有蚜虫,他不治。结合板书:长蚜虫 。
他为什么不治呢?他在想些什么呢?再读第二段,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
理解“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学生答后课件出示比较句子: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指导读。读出满不在乎的语气。
小朋友读得真好,让我们再来来课文的第三自然段,看看从这段中还能找到了小葫芦落下来的原因吗?
四. 学习第三自然段。
这么好的葫芦,叶子上爬满了蚜虫。好心的邻居劝他快治一治。 种葫芦的人听完有什么感觉?(读三自然段)
(1)邻居是怎样劝他的,听了邻居的话,他是怎么说的?
(2反馈:学生回答。
课件出示:那个人感到很奇怪,他说:“什么?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
思考:那个人为什么感到奇怪?“子上的虫还用治?”是什么意思?
比较理解句子: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指导读这句话。
同桌对读这一段,想想体会到了什么?(那人很不听劝,自以为是,很固执。)
齐读这一段。
出示句子让学生改:这道题还难?难道我们不该记住这一天吗?(改成陈述句)
现在明白了吧,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
(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叶子能供给葫芦水分和养料,叶子被虫子吃了,就不能输送养料给葫芦,葫芦就会变黄落下来。(出示图片,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
今天小朋友们学得真棒,通过学习,你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呢?(植物生长的过程,前一环节直接影响着后一环节,要想得到好果实,就得细心呵护植物个部分的生长,不能只注意结果。做任何事都得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续写故事:请同学们发挥想象 ,假设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会怎么样呢?
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棵葫芦……
我要的是葫芦
蚜虫——叶子——葫芦——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