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假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初步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用生字扩词、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书、感悟、体验中激发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能展开想象仿写句子。
班里的大多数学生到二年级上学期已初步养成课前预习的学习习惯。通过初读课文,他们对课文的内容大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疑问。他们活泼好动、爱憎分明、积极思考,对问题敢于表达自己不同的看法。课上,教师为他们创设展示的机会,学生会毫不掩饰地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情感,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激发关爱他人的愿望。
2、朗读诗歌时,注意诗歌的节奏性和诗歌情感的起伏变化。
1、播放《神笔马良》的故事片段
师:马良有一支神奇的笔,画了好多东西去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呢?(学生回答) 有个小女孩,她和你们一样,也梦想着有一枝神笔,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题目是《假如》。
2、(板书课题),想知道她有什么心愿吗?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1、小组合作学习。
(1)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一读。
(2)在小组里讨论识记生字的方法。(期间老师在黑板上画一棵苹果树)
2、检查学生学习生字的情况。(教师出示苹果上写有生字的卡片,指名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教生字词,读对的卡片贴到苹果树上,然后进行扩词、扩句。 )
教师范读课文。思考:这首诗有几小节 ?诗中作者相帮谁实现美好的愿望?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板书(小树 小鸟 西西)
1、学习第一小节(出示课件小树图)
(1)、齐读,思考:小作者想要帮小树完成什么愿望?
学生回答并板书(红红的太阳)
(2)作者为什么给小树画红红的太阳?
(3)小树有了红红的太阳,他快活地成长着,谁能有感情的朗读第一小节?
2、按刚才学习第一小节的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第二小节。(课件出示问题)
思考:作者想帮小鸟完成什么愿望?(随机板书 好吃的谷粒)
“我”为什么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反馈交流:
(1)小作者的第二个愿望是什么?(相机板书 好吃的谷粒)
(2)交流以上的问题:小鸟不会挨饿,鸟妈妈不用再去遥远的地方寻食…..
师:A.我们教室到校门能算遥远吗?那怎样可以用上“遥远“呢?鸟妈妈还用翅膀飞翔,一天要飞很多的来回,鸟妈妈已经筋疲力尽飞不动了。谁能用“遥远”说句话?
B.介绍完鸟妈妈,看得出小鸟在家等着妈妈也很痛苦。
(3)指导朗读
现在有了马良的神笔,鸟妈妈再也不用那么辛苦了,小鸟就能吃到好多的食物,如果你是鸟妈妈,你是小鸟这时你的心里会怎样想呢?(开心,高兴)此时他们的高兴的心情,你能用朗读表达出来吗?
3、学习第三小节(出示课件)
(1)男女生分读第三小节
(2)小作者的愿望是什么?(板书 一双好腿)
(3)亲爱的同学们,假如你就是失去双腿的西西,你的心情会如何呢?(孤独 伤心。。。)
(4)他为什么很伤心呢?(拓展延伸)
(假如你就是西西,你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有了一双好腿,你的心情如何?)
(4)指导有感情的朗读
4、学习第四小节
(1)指名读、齐读
(2)“……”是什么标点符号?这里省略掉了什么?
师:其实小作者还有很多美好的愿望,这些美好的愿望留给我们的同学们思考吧(引出拓展延伸)
5、总结板书,引导学生说说小作者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我们要向她学习什么?
1、假如你有一只马良的神笔,你想画什么?(小组讨论后汇报)
2、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不幸的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课件,利用多媒体,我把现今的环境污染,世界的贫困、饥饿、失学儿童的困惑等等状况通过视频播放,并配上音乐,以形成强烈的视觉听觉效果,让学生在了解世界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同情心和产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
3、现在想不想把你的愿望按诗歌的形式写出来?(要求学生在本子上写出来)
4、汇报
师: 同学们,我们是幸运儿,我们没有饥饿,没有寒冷,我们不像西西,我们拥有健康的身体,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快乐的成长, ,在美好的校园里快乐的学习,还吃上了营养餐,我们真的很幸福,我们要珍惜这一切。同时我们要关心身边的不幸,多给他们一点爱,让世界变得更精彩。
1、学习了这篇课文,老师有句话送给大家 ;(出示课件)“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2、好书推荐《假如我有三天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