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我要的是葫芦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学会本课11个生字,认读“藤”、“哇”、“蚜”三个字。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对于刚刚升入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和丰富的想象力,并具有初步识字、朗读和合作学习的能力,但对于学习方法的掌握还有待逐步提高,需要老师加以积极有效的引导。尤其是认识的字特别容易混淆,很快反生.而本课的生字大多是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十分明显.因此,在教学中我通过采用创设情境等多种方式,让他们在学中乐,乐中学。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读课文,自己观察画面,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学习难字“挂、怪”。
5、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有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看问题。
1.和学生互动唱歌,并欣赏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说说你知道刚才听的葫芦丝是用什么做的吗?
2.相机出示:葫芦。指名读。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出“芦”单独读时是第二声,比如芦苇的芦.但和葫交朋友时放在后面,我们就读轻声。齐读词语:葫芦。
3.请学生上台寻找葫芦藤,指名读,并强调“藤”是后鼻音。
4.介绍葫芦的作用,引出课题(学生齐读)。
1.那个人究竟得到葫芦了吗?请同学们自由读,注意把课文读正确。
【设计意图:强化难字读音】
2. 你们知道吗,这篇课文还可以变成一本有趣的连环画呢。让我们合作讲讲这个故事。在合作的过程中,相机出示“盯着”并指导做动作,理解偏旁。
3.你知道“邻居”的“邻”是什么偏旁吗?欣赏动画《左耳和右耳的故事》。
4.讲完连环画之后,请同学们对文章进行提问。
【设计意图:抓住文中的关键句,并学会提问,有针对性地学习】
1.咱们刚才讲连环画的时候,你有没有发现缺了点什么?让我们把它补上好不好?要想画好这幅画,就要读好这段话。出示第一自然段。
2.读着读着,你有没有发现有两个字形很像的字?学习“挂”和“哇”。用换偏旁、编儿歌的方法识记。
3.指导书写“挂”,并点评。
4.通过画画,使学生理解第一自然段,并在重复阅读的过程中完成背诵。
5.学习使用“多——的——哇”说话。
【设计意图:随文识字,巩固形声字的记忆。】
美读第一自然段,尝试背诵。
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两个生字,还认识了好多新的字宝宝,而且还会背一段很美的文字。回去以后可以和家长分享今天所学到的知识。好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