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假如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过程和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使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读出感情,并且在读中有所感悟和生成。理解课文中“快活、遥远”等关键词,学会语言的积累。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想象与朗读的方法,发展思维与想像能力,体会小作者的美好心愿,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有关爱他人、关心环境、关爱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教材分析:人教版第三册第23课《假如》,教材所处的第六单元,学习主题是“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这是一首儿童诗,作者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的发自内心的关爱。从写作特点上看,《假如》一诗,短小精悍,每小节句式基本一样,每一个小节都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开头,采用渐进式引导学生学会关爱环境,关爱动物,关爱他人。最后一小节以“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结尾,耐人寻味,给学生留下了一个很大的思考空间与说话练习的平台,加上全诗语言简炼,大量运用短语的形式,处处都是充满美好幻想的语言,为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学情分析: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位儿童都是一名诗人。”我们应当看到,儿童与诗歌有着紧密的血缘关系。作为教师,应当积极引导,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重点:通过朗读启发学生爱他人、关爱环境。
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诗歌的格式,通过引导,充分想象,从而续写诗歌。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感知爱心。
师:小朋友们,第一节课老师给大家讲了《神笔马良》的故事,马良的那枝笔很神奇,想画什么有什么,马良用那枝神笔为穷苦的人们做了许多的好事,实现了他心中的美好愿望,你们想拥有马良的神笔吗?如果你有了一支这样的神笔,你会用它来画什么?看来同学们的愿望真是丰富多彩.有一位善良的小女孩也像同学们一样,渴望拥有马良的神笔,因为她想用马良的神笔做许多事,她把自己的愿望写成了一首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第23课《假如》,你们想听听这首诗吗?不过听之前老师有个要求,边听边想: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谁画了什么?(课件出示)
配乐朗读 (在优美的音乐中,将学生带入文本,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谁来告诉老师, 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给谁画了什么?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告诉大家吗?
(1)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窗前的小树画一个红红的太阳。
(2).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3).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我一定给不幸的朋友西西画一双好腿,还他一个健康的身体。(相机板书)
贴: 小树 太阳
小鸟 谷粒
西西 好腿
同学们找得真准确.你们想不想一起去读一读小女孩儿的心愿的?那就翻开书本,我们一起去读一读吧!
检查。生(配乐读),同学们读得真好,既流畅又准确.
师:这首诗一共有四节,每节的开头都有这样的一句话(课件出示)请看大屏幕: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能根据老师画的停顿和加的重点号这句话吗?谁来试试?(指名读)请小朋友们听老师读一读,听后你觉得哪种读法更容易把你带入想象的世界中?学着老师读一读。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的神笔
二、品读吟诵,感悟爱心。
1.创设情境读,练读第一小节:
(1)出示课件,创设情境:冬天来了,寒冷的北风呼呼地吹着,一棵小树孤零零地站在窗外,被风吹得摇摇摆摆,冻得瑟瑟发抖。小树在寒冷的北风里,缩着身子,轻轻叹息。
来,站起来,让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棵小树吧。你听啊,北风呼呼地吹啊!你看啊,雪纷纷地下着。啊,好大的雪啊!好冷的风啊!
小树小树,你为什么缩着身子?
小树小树,你在叹息什么?
小树小树,你最需要的是什么?
(2)小作者也感受到了小树的寒冷和孤独,于是,她画了一个红红的太阳,阳光好温暖啊!有了这个红红的太阳-------有这么温暖的太阳,小树感觉到------,有这么灿烂的太阳,小树一定很------
这样,小树在冬天也能———(出示词卡“快活地成长”)
谁来快活地读一读?
(4)带着你的独特感受练读第一小节,老师相信,这次你一定能读得更好。(学生自由练读。)
(5)谁来展示读给大家听一听?(展示读)
你认为他哪儿读得好?(评读)
你能比他读得还要好吗?(激读,赛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因此,在本环节设计中,我力求体现这一理念,通过创设情境读、展示读、评读、激读、赛读的方式,鼓励学生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的读书过程也是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灵性的过程。)
4.同桌合作读,读中感悟第二节:
(1)激励引读:小朋友把第一小节读得这么好,相信你们也一定会把第二小节读得很好。请同位之间互相帮助,互相检查,练读第二小节 。
(2)同位展示读。(可引导1、2号同学每人读一句。)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联系生活,引发情感共鸣:当你饿了的时候,在家等妈妈,你当时的心情怎么样?小鸟的心情和你一样,它只能呆在家里,干什么?(引读 “苦苦等待,饿得哭泣”,读出感情。)(5)小作者想到了小鸟的可怜,就给树上的小鸟画了许多好吃的谷粒。鸟妈妈再也不用到……(师生合作,接读课文。)
指名读第二小节。
(学生的体验来自生活,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来感悟文本,这样,读书时的表达真实有感染力。)
5.小组合作读,读出对西西的祝福。
1、小树在阳光下快活地成长,小鸟吃饱了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翔。而这个小女孩的朋友西西引读“西西只坐在屋里,望着窗外的小树和飞燕。”
a.谁能为我们读读第三小节---(男女生比赛读)
2、读完后,我们知道不幸的朋友西西,每天只能做一件事,是什么?
3、多么不幸的朋友啊。
引读: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的时候,西西却只能——
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的时候,西西却只能——
当我们在野外尽情玩耍时时,西西却只能——
4、多么不幸的朋友啊!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最想为西西画什么?
5、现在老师为大家读第三节,想像一下:假如,西西有了一双好腿,他可以做些什么?
6、有了健康的身体,真好啊!
当我们在操场上奔跑的时候,西西也可以和我们——
当我们在草地上游戏的时候,西西也可以——
当我们在野外尽情玩耍时时,西西也可以——
7、你们看,西西真的来了!你想对西西说些什么?
8.西西也有话对大家说呢!(亲爱的朋友们,感谢你的爱心,让我重新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来,我们一起去踢球吧!)
9、多么让人激动的画面啊,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节吧。
(合作探究是有效的学习方式,通过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学生不仅有所发现,而且,合作精神、协作能力都有所提高。)
师:小姑娘画太阳、画谷粒、画一双好腿,是爱护小树、关心小鸟、关爱不幸的西西!多么善良、有爱心的孩子!小女孩充满爱的愿望只有这三个吗?你从课文哪里看出来?
三、回归 整体,升华爱心。
师:小女孩用马良的神笔帮助了小树、小鸟、西西。这世上还有很多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请看 (课件出示盲人图片)就在我们每天看着美丽的世界一天一天变化的时候,有许多的盲人他们整天生活在黑暗的世界里,他们每天都在期待着有一天能看看这美丽的世界,心里在不停地呼唤:我多想看看美丽的世界啊!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想给他们画点什么?
生1 生2
(四)情感拓展,练习写话
(出示其他图片)(穷苦孩子读书、小河污染、地震房屋倒塌)我们不禁想起了在四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许多人家没了,许多孩子的学校没了,就在我们身穿暖和的棉衣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的时候,有一群孩子,他们穿着单薄的衣服,破烂的鞋子,没有书包,没有教室,拿着书说:“再苦,我们也要读书!”
一条原本清澈的小河不知什么时候变成了垃圾场,小河在呐喊,小鱼在哭泣!此时你一定有很多想法,
假如你有一枝马良的神笔,你会给谁画什么(出示句子)
假如我有一枝
马良的神笔
我要给
画 ,
让 。
3.学生在心形卡片中写话。(配乐写话)
(设计意图:在入境感悟体验后,学生有一种表达的愿望在涌动。抓住时机,发散、拓展学生的思维,给孩子以充分想象的空间,引导他们进行创新思维,在思维中倾诉关爱他人,关爱自然的激情。)
师:生活中真有这样的神笔吗?小朋友们,有了神笔就可以帮助小鸟、小树、西西,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没有神笔就不能帮助他们了吗?我们可以怎么做?
(五)拓展延伸,播种爱心。
是的,我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让我们一起来听听爱的奉献吧!播放《爱的奉献》在音乐声中,学生把写话内容贴到板书的心形中。
虽然我们没有马良的神笔,但是我们都有马良那样的爱心。我们要把爱心传递给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生:齐读课文(课件出示)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将朗读与写话相结合,让感悟的情感及时留于笔端,在美妙的音乐中,学生对生活的美好愿望自然流淌,此时,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