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秋天的雨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钥、匙”等8个生字,会写“扇、邮”等12个生字。正确读写“清凉、留意”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积累好词佳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感受秋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年级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需要孩子通过语言符号,感知课文中描写的具体事物以及隐含的思想感情。我们教师先要教会孩子通过理解语言文字所包含的意思,再教会孩子体会文字的精妙绝伦,让孩子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同时借助精美的画面和教师语言描述等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认识总起句及知道总起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体会作者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秋天的美丽。
1.掌握本课的生字和词语,正确书写生字“扇 枚 爽 邮”。
2.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认识总起句,了解总起句的作用。
3.体会作者用比喻、语气词、拟人等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秋天的美丽,感受秋天的美好。
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认识总起句。
体会作者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秋天的美丽。
1.谈话导入。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秋天已经不知不觉来到我们身边,你发现秋姑娘来了吗?还记得二上《识字一》里有好多描写秋天的词语吗?许多诗人写下了描写秋色的古诗,背《山行》《赠刘景文》。
2.揭题:这节课我们学习的课文是《秋天的雨》齐读课题。
3.反馈预习,检查词语。
(1)我会选 shān shàn
扇( )子 扇( )哪扇哪
除了“扇子”你还能组什么词?除了“扇哪扇哪”还可以组什么词?组了那么多词,你有什么发现吗?还有一种情况作量词。
把这个多音字送进句子,读一读。出示句子:“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2)我会读:钥匙 橘子 柿子 喇叭 衣裳 粮食 先自己读读这组词语,你发现这组词语在读音方面有什么特点?
1.自由地、大声地读读课文,读完以后再找一找,划一划句子:秋天的雨是怎么样的?
2.交流:你读出了秋天的雨是怎么样的?(出示句子)
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读句子,再快速地到课文中去找找,这些句子分别在每个自然段的哪里? 这些句子有什么作用呢?让我们先走进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去探究一番。
1.请再默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把你喜欢句子划下来,想想你为什么喜欢。生默读。
2.学生自由交流,随机出示。
(1)“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A 个别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B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把银杏树叶比作了小扇子)(板书:比喻)这样比喻多贴切,多有趣呀!指名读。
C 老师把“扇哪扇哪”改成“扇一扇”好吗?(不好)“扇哪扇哪”(感觉银杏树叶扇的时候慢慢地、悠闲的样子,很有动感。)板书:语气词 哪。指名读。
D 齐读。
E 小结:作者就是用上了打比方和“扇哪扇哪”这样的词语(指板书“哪”),把句子写得那么生动,那么美。
过渡:课文中还有这样的一句句子,你找到了吗?
(2)“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A 指名读,你真是火眼金睛。你感受到了什么?
B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把枫树叶比作了邮票)指名读。难怪诗人杜牧会说:“霜叶红于二月花。”
C 老师把“飘哇飘哇”改成“飘来飘去”好吗?(不好)用上“飘哇飘哇”可以体会到枫树叶子在风中飘的时候慢慢地、悠闲的样子,很有动感。)板书:哇。指名读。
D 从一枚枚的邮票中/从飘哇飘哇的邮票中,邮来了什么信息呀?(同桌交流)你收到什么信息了?是啊,这一枚枚小小的邮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信息,真是片片枫叶情哪!
1.读着读着,我们发现了这两个句子写得很相似,你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了吗?(都用上了打比方和“扇哪扇哪、飘哇飘哇”这样的准确传神的词)把银杏叶和枫叶写得那么生动、形象。
2. 背一背:这么美的句子,我们都再来读一读,把它深深地印在脑海里。(男女生读),
学生按照提示试着背一背。
3. 用一用:这么美的句子,这么妙的表达,你想用一用吗?我们先来看看图。(看4幅图)旁白:红红的石榴像一个个小灯笼。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古人说:一朵芙蓉著秋雨。看,棉花丰收了。
出示:秋天的雨把( ) 色给了( ),( ) 像( ) ,( )。
请你选择一幅图,先说给你的同学听(生互相说),再写下来。
交流、评价。
4. 小结:同学们你们也像小诗人了,能像作者一样说得有情有趣,把秋天的欢乐和丰收告诉大家了。
过渡:还有哪个句子打动你的?
(3)“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
A 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这个句子打动你了?
B(把果子当作人来写了),你从哪里感受到把果子当作人来写了?(你挤我碰)学生做一做,想象还一边争着说些什么呀?
C 指名读、齐读。
过渡:还有哪个句子你感受特别深的?
(4)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A 个别读,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B 菊花仙子的颜色最多了,有很多颜色。(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指名读。
C 菊花仙子就这些颜色吗?你还从哪里感受到颜色多呢?(点省略号)还有哪些颜色呢?(梅红的、金黄的、浅绿的……)指名再读。
D 菊花仙子这么美,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菊花仙子吧!(看图片)旁白:在秋雨里,菊花仙子身着盛装,嫩黄的、粉红的、淡绿的;它们亭亭玉立、千姿百态,微风吹来,菊花仙子摆动着婀娜的身姿,向我们频频点头。让我们再来美美地读一读。
1.师生配乐合作读。(配乐读,逐一出示颜色)
2.那么多的颜色,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说是什么呢?(“五彩缤纷”)(板书:五彩缤纷)。理解意思:指颜色多,好表示样子十分好看。还能换个词说吗?(万紫千红、五光十色、五彩斑斓、色彩斑斓、绚丽多彩)理解词语的时候,有时候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有时候也可以通过换词语的方法来理解。
3.这个句子在这段话中有什么作用吗?(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这句话能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而且又在开头,我们把这样的句子叫“总起句”。(板书:总起句),用上先总写后分写的方法,让人读来一目了然。今后咱们在写话中也可以尝试着用用总起句。
过渡:那么第一自然段有没有围绕总起句,把秋天的雨的是一把钥匙写具体、生动的呢?
1.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2.交流、朗读。
3. 小结:同学们抓住了总起句读懂了第一段。其他几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写具体、生动的呢,我们下节课再去探究。
1.“扇 枚 爽 邮”
仔细观察一下,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提醒大家一下的?
老师范写“爽”字,提醒笔顺——生写——互相评一评。
2.课外的时候,请同学们摘录课文中喜欢的句子。
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总起句的引领下读懂了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又是五彩缤纷的,下节课我们再去欣赏秋天的雨。
1. 品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进一步认识总起句,巩固总起句的作用。
2. 进一步了解秋天的雨的特点,激发学生情感。
3. 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
品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进一步认识总起句,巩固总起句的作用。
体会作者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秋天的美丽。
1. 反馈第一节课作业。
2. 复习什么叫总起句。
(一)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出示要求:(1)划一划总起句。
(2)说说这一段是怎么围绕总起句写具体的。
(二)小组汇报展示。
学习第三自然段
1. 秋天的雨还有很多好闻的气味,第三自然段怎样把总起句写具体的?有哪些香甜好闻的气味?
2. 课件出示:梨子、菠萝、苹果、桔子图片,引说: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
3. 难怪说香味都把小朋友的脚都勾住了,香味能把脚勾住吗?这是怎么回事?(理解“勾住”)
4. 感情朗读。
学习第四自然段
1. 几场秋雨过后,冬天就要来了,秋雨又忙着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秋天的雨是怎样吹起金色的小喇叭的呢?它在跟谁说话呢?
2. 秋雨会和动物、植物会说些什么呢?师生演一演。
3. 秋雨吹起了小喇叭是要告诉人们——冬天就要来了。
4. 引读第四自然段: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 我们抓住了总起句学懂了第三、四自然段。
2. 小练笔:用总分的方法,你也来写一写你眼中的秋色。
秋天的雨,是一幅( ) 的画。( )。
秋天的雨,是一首( ) 的歌。( ) 。
1. 秋天的雨给我们来了什么?也给我们带来了?(板书:丰收 欢乐)
2. 让我怀着丰收的喜悦来读一读这段话。
1.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 选做:
(1)写一写或画一画你眼中的秋天。
(2)可以和你爸爸妈妈一起秋游,还可以写日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