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给予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给予树》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文章描述了在圣诞节到来之前,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的故事,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课文从妈妈“我”的角度来叙述故事,通过“我”的观察、心理变化及行为来体现金吉娅的可贵品质。
根据本文特点,结合新的课程理念,本篇课文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人为本、以读为本。抓住妈妈情感变化这一主线,引领学生走进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在创设情境、自读自悟、交流互动中感悟金吉娅那颗金子般的心。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词语“给予、选购、诚挚、宽裕、沉默不语、卡片、仁爱、陌生”,用合适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4、感受课文中人物的爱心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情感。
感受课文中人物的爱心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情感。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词语“给予、选购、诚挚、宽裕、沉默不语、卡片、仁爱、陌生”,用合适自己的方法理解词语的含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1、感受课文中人物的爱心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情感。
2、引导学生体会关键词语和句子,积累语言。
感受课文中人物的爱心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情感。
感受课文中人物的爱心真情,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善良、仁爱、同情、体贴”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
有一种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有一种树架起了心与心之间的桥梁,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棵树叫什么名字吗?(给予树)收获是幸福的,给予是快乐的,让我们带着这份幸福与快乐,一起读读课题。
上节课我们扫清了本课的拦路虎,认识了课文中的几位主人公,他们是谁?(金吉娅、妈妈、哥哥姐姐)让我们跟随着几位主人公再次走进课文。
自学指导一:
快速浏览课文,边读边思考全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试着完成填空,3分钟后看谁对课文内容把握的最准确。
出示:
在 到来之前,小女孩 用本来应该给 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 ,送给了 。
师:在这个故事中,妈妈的心情是否发生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下面让我们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自学指导二:
自由朗读课文,了解妈妈心情变化的过程,边读边思考妈妈心情变化的原因,并试着用下列句式说话。4分钟后看谁是最了解妈妈的人。
例:因为家里并不宽裕,所以妈妈很(担心)
因为 ,所以妈妈很( )
因为 ,所以妈妈很( )
预设:
1、“担心”
师:圣诞节的前夕妈妈在担心什么?从中你感受到了妈妈对孩子怎么样的感情?
小结:这是妈妈对孩子的给予。
2、“生气”
师:接下来妈妈的心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生气)
问:妈妈为什么生气?
预设:透过塑料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
师:金吉娅的表现怎样?(沉默不语)他为什么沉默不语?(害怕妈妈生气,没有给哥哥姐姐买到像样的礼物)她的心情是怎样的?(低落的)哥哥姐姐们的表现又是怎样的?(兴高采烈)这是孩子们之间彼此的给予
看到孩子们的不同表现,妈妈有些生气……(引读)
3、“激动”
师:回到家后,妈妈的心情又发生了变化,因为金吉娅用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陌生的小女孩。
默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用“——”画出金吉娅为小女孩买洋娃娃的原因,2分钟后看谁能走进金吉娅的内心。
出示:原因。
追问:小女孩没有什么?
出示:卡片(音乐响起)
师:哦,小女孩一直以来在盼望一个洋娃娃,白天他一个人孤零零的时候她盼着,当晚上面对黑漆漆的屋子,甚至连做梦都想自己能有一个洋娃娃。如果是你看到了这张卡片,你会怎么做呢?
师:金吉娅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从这里你体会到了金吉娅是个怎样的女孩?(善良、同情、体贴、仁爱) 板书
这是金吉娅对一个陌生女孩的给予。
师:在圣诞节那天,只有八岁的金吉娅帮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实现了她的愿望,如果我就是她的妈妈,我曾经担心过,生气过,可现在我高兴极了,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如果你也是金吉娅的家人,你此时的心情会怎样,也来试着说一说这个句子。
出示:我 极了,紧紧的拥抱着金吉娅。
此时,如果我是妈妈,我紧紧的抱着金吉娅……指导朗读(音乐缓缓响起)
师:圣诞节的第二天,金吉娅收到了来自援助中心的那个小女孩的一张感恩卡?你们猜猜卡片上会写些什么呢?你就是那个小女孩儿,试着用几句话写一张感恩卡。
总结:让我们心中有爱,让我们心怀感恩,让这棵给予树在我们的心里生根、发芽。
1、完成“感恩卡”
2、把课文中给你感受深的语句抄写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