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给予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读10个生字,会写“裕”“卡”。理解“给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妈妈的心情变化。通过研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快乐。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妈妈的心情变化。通过研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快乐。
教学难点:
了解妈妈的心情变化。通过研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快乐。
1、同学们喜欢过年吗?(喜欢)
我小时候也喜欢过年,过年多好啊,穿新衣、放花炮,到处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外国人过年也和咱们一样,张灯结彩,喜气洋洋。只不过他们过年是在12月25日,他们传说中的圣人——耶稣诞生的日子,在这一天里人们还会互相赠送礼物。但是,有些贫困的孩子却没有这个福气。于是,一些慈善机构、援助中心就把他们的愿望写在卡片上,挂在商场的圣诞树上,一些有爱心的人就会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帮助这些孩子实现愿望。这样的树就叫“给予树”。(板书,齐读课题)
2、读得很对,“给”在这读jǐ,它还有一个读音读什么?(ɡěi,送给)。
3、你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吗?(“给予”就是给与;帮助;送。)
1、出示生字:
予、圣、诞、享、默、糖、逛、援、仁、偿
①、带拼音认读
②、去拼音,指名读、齐读。
2、认读词语“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宽裕”“卡片”。
3、指导书写“裕”“卡”。
1、自读课文,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
2、指名交流。
3、在这件事中妈妈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画出相关的词句。
4、指名读出表现妈妈情感变化的句子。生说师板书:
担心、生气、激动。
走进妈妈的精神世界:
1、投影出示“担心”一句: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多的礼物呢?
⑴ 自由品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⑵ 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师引导学生扣“只”、“却”、“怎么可能”。
⑶ 你已经读懂了妈妈的心,你能通过朗读来表达吗?
⑷ 指名读、齐读。
⑸ 师小结:
我们抓住了这几个关键词,就能把课文读得很有味道。谁也能用这种方法读读“生气”这句?
2、投影出示“生气”一句:
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⑴ 指名读,师生共同评价。
⑵ 妈妈为什么生气?(金吉娅只买了50美分的棒棒糖)回家路上孩子们有什么表现?理解“沉默不语”。
⑶ 师导读:做为妈妈,她多希望金吉娅能把这二十美元与哥哥、姐姐一起分享,为他们送出──生齐读“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所以,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生接读。
过渡:可是课文的结尾呢?
3、投影出示“拥抱”一句: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⑴ 生读。
⑵ 妈妈为何如此激动,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反复品一品,哪些地方令你感动,随手画下来,也可以在旁边写上感受。
走进金吉娅的精神世界:
讨论交流(根据学生的交流随机出示)。
1、投影出示:
我们有这么多人,已能够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⑴ 生说感受,读句子,生评价。
⑵ 小女孩什么都没有,她可能没有什么?生说时,师随即评价,你很善解人意;你也有一颗同情心。
2、投影出示:
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⑴ 指名读,说感受。(引导学生扣住“一直盼望”)
⑵ 我们不认识这个小女孩,但我们可以根据生活经验,展开想象的翅膀,想一想,她为什么一直盼望有一个洋娃娃?
⑶ 让我们带着小女孩的渴望读读这句话。
⑷ 如果你就是金吉娅,当你看到这个小女孩写的这张卡片时,你会怎样想?
她一定会这么想,但真的就这么快做出了决定吗?当时,她犹豫过吗?她左右为难过吗?
⑸ 此时,你觉得金吉娅是个怎样的孩子?
3、小结:
善良的金吉娅为可怜的小女孩送出了最诚挚的祝福。援助中心的工作人员接
过礼物,道出了一声沉沉的、深深的感谢。这个圣诞节也因为有了这样一份特别的礼物而变得特别有意义……
4、带着我们的感动一起读第四段。
1、引读最后一段:在这个洋溢着浓浓爱意的圣诞节里,金吉娅送给陌生女孩的是什么?送给哥哥姐姐的是什么?
2、小女孩如愿以偿,可哥哥、姐姐的愿望却没有实现,此时此刻,如果你就是金吉娅的哥哥姐姐,你会怎样对妹妹说呢?
3、学了这篇课文,觉得这课树除了叫做“给予树”,还可以叫什么树?它还可以种在什么地方?
4、在《爱的教育》中还有很多像《给予树》一样的爱意浓浓的故事,同学们可以确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