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给予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3.学习抓住人物心理的变化来体会人物形象的学习方法。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给予、担心、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语。
2.通过关键词句的品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培养关爱他人的美好情感,获得美的精神享受。
1.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美好的情境
1.揭示课题:同学们,你们知道圣诞节吗?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欢乐的节日。想不想看看他们怎样过圣诞节?(播放西方圣诞节欢乐的情境,教师和着音乐与画面简介圣诞节),在这欢乐的节日里发生了许许多多的事情,有一位作家把其中的一件事情写成了一篇优美的文章,想不想阅读这篇文章?(生齐喊 “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给予树)
2.质疑课题:这个课题好特别啊。谁能把它读好?(指名读课题,正音“给(jǐ)”,让学生简单地说说对“给予”一词的理解)在西方圣诞节很多并不富裕家庭的孩子并不能得到礼物,只能靠慈善机构和援助中心把他们的心愿写在卡片上挂在圣诞树上,等有爱心的人看到帮助他们实现愿望。这棵圣诞树就叫给予树,因此你觉得给予树也是什么树呢?指名答。师板书(愿望树、快乐树、希望树、同情树、爱心树、友谊树等)。
请同学们再用心地读一读这个课题,想一想,读了这个课题以后你发现了什么问题。(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归纳出两大问题:(1)为什么以“给予树”为课题?(2)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从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好吗?
二、初读,感知美的语言
1.学习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一想你能解决刚才所提的问题吗?
2.读后交流。
(1)指名学生读书后生字所组成的词语,要求不但要读正确而且要读出感情;
(2)指名学生读课文重点段落,要求读正确、流利;
(3)通过与课文对话,让学生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三、深读,交流美的情感
请同学们再认真地读一读课文,用心地去发现妈妈心情有什么变化,画出有关词句。
1.学生默读课文,在课文中相关词句上做上记号。
2.小组交流阅读心得,尝试小组合作学习。
3.全班交流妈妈心情的变化,用上“先……接着……最后……”等关联词语。(担心……生气……激动)
[学生在自主研读的基础上,与主人公进行情感交流,从整体上感受文本情感的变化线索,体验妈妈心情变化的过程,初步感知妈妈美的情感。在自主感悟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学习的整体效益。整个活动以学生的学、思为重点,引导学生合作探究,教师适时为学生的合作提供材料,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的情思,理清文本情感变化的线索,孕育良好的人际关系,养成团结互助的品质,从而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力。]
四、品读,感悟美的心情
(一)品读“担心”,感悟忧中之美
妈妈担心什么?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
2.抓住“并不、积攒、却要、分享、怎么可能”等词语理解妈妈的担心,重点体会“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这句话所蕴含的情意。
3.从妈妈的担心中,你体会到妈妈是一个怎样的人?
是啊,人们常说母爱在下雨时是雨伞,在跌倒时是拐杖,那么在圣诞节时却是担心,谁能把这“担心”读好?
4.指导朗读,体会爱意。
[点评:学生紧紧抓住“担心”一词,品读课文的重点词句,用美好的心灵去感受心灵的美好,用美好的亲情去感受亲情的美丽,用对母亲的爱去感受母亲对子女的爱,从而真切地感受到“担心”一词所折射出的仁慈、关爱、奉献等美丽的品质,使词句段篇都诠释出人类的文化精神,流淌出滋润生命的情感之水。]
(二)品读“生气”,感悟矛盾之美
妈妈的担心是多余的,孩子们拿到二十美元,就分头去采购圣诞礼物了。两个小时过去了,孩子们该回家了,在回家的途中孩子们的表现怎样?
1.学生自读课文第三自然段,抓住“兴高采烈”一词,体会手足之情。
2.引读:孩子们都兴高采烈,只有金吉娅——(沉默不语),如果你是她的哥哥或姐姐,你能告诉我们她为什么沉默不语吗?
3.看到金吉娅沉默不语,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么想?妈妈生气了,如果你就是金吉娅,你如何向妈妈解释呢?
4.学生反复朗读第四自然段,尝试解释,体会金吉娅的内心世界。
5.播放音乐,师生角色表演,情景对话。
(1)抓住“一回到家、立即”等词语,教师扮出生气的样子说道:“金吉娅,你过来一下,再不过来,我可要生气了,告诉妈妈,你的二十美元买了什么?”(与学生面对面而坐,进行对话。)
(2)抓住“难过”一词,引导学生体会金吉娅的内心世界,并通过与老师的对话表达出来。
(3)在师生个别对话的过程中,引导全班学生参与,整体互动,随机提问。如,从金吉娅的话语中你听懂了什么?(善良、仁爱、同情别人、关心家人……)她难过什么?(没给妈妈、哥哥、姐姐买像样的礼物……)金吉娅你在拿卡片时是怎么想的(教师出示一张卡片渲染气氛)?看到卡片上写着19美元50 美分,你决定买吗?你知道这19美元50美分意味着什么?(陌生女孩得到了洋娃娃,得到了金吉娅的爱,金吉娅放弃了给家人买精美的圣诞礼物的机会,被家人责怪……)是啊,给予就是这样,在获得的同时,还意味着放弃呀,这实在令金吉娅为难,谁能用自己的朗读,表达出金吉娅的这种内心感受?
6.指导朗读,体会金吉娅的内心世界。
7.深化“给予”内涵:金吉娅虽然放弃了给家人买漂亮礼物的机会,然而她却得到了——(小女孩的感谢、美好的心灵、妈妈的拥抱,还有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是啊,给予不仅仅是放弃,也不仅仅是得到,给予更是——(善良、仁爱、同情、体贴、友谊……)]
]
五、指导书写
1.再读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2.师范写学生认为提出难写的字。
3.学生练写。
六、师做本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