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爬天都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教学过程设计(爬天都峰汇报课)
一、复习词语
学生背写本课词语,各小组2号上板板演。
然后对子间互评,1号上板评卷,错的练写,然后学生评价板书。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出示单元展示要求
单元一: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单元二:品读感悟,情感升华
1、爬峰之前
2、爬上峰顶
3、爬峰之后
单元三:拓展延伸,个性魅力
四、各小组准备
各小组把上节预习课情况进行分工准备,重新明确一下分工,检查个人准备情况,板书完善情况。
五、各小组展示单元汇报
(一)完成单元一的汇报
准备这个任务的两个小组进行pk,由获胜小组进行汇报。
1、 课文的主要内容(在假日里,我和爸爸一起去爬天都峰,我和一位陌生的老爷爷一起互相鼓励,最后一起爬山了峰顶的事情。)
2、课文分段,抓住各部分主要内容。
3、总结课文整体脉络。
4、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二)完成单元二的1的汇报
主要知识点:
(1)作者写爬天都峰,为什么不用“登”,而用“爬”?(因为天都峰高而陡,用“爬”更能准确反应出登山的费力、艰难。)
(2)体会天都峰的险,找出又高又陡句子,通过有感情朗读进一步体会。
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天都峰顶在云彩上面,那可真是太高了。
再看看笔……发颤!
(坡度非常大,接近直角,反义词是平缓批注)笔陡到什么地步,从天上挂下来。挂字准确、形象、巧妙地将陡体现了出了。(笔陡就是笔直笔直的,而挂下来简直就是垂直的了)
(三)完成单元二的2的汇报
1、我爬山之前的心理
老爷爷的给我带来的鼓舞:这么大年龄的老爷爷都能够爬山,我还有什么可怕的呢?
(从畏惧到下定决心爬上天都峰的心理变化过程。)
通过读老爷爷和我的对话,进一步体会我心理的变化过程。
尤其读好“也”字,体会出他们心里的想法。
他们在彼此的身上找到了信心,决定克服困难,爬上去,所以老爷爷也点点头,说:对,咱们一起爬吧!
2、抓住爬山的动作,体会爬山的不容易。在读中进一步体会。
攀(这么陡峭的山峰,一不留神就会掉下来,必须得紧紧地抓着这铁链,怪不得“攀”字下面是一个手,)手脚并用借助图片体会。
3、在爬山过程中,猜测他们相互的鼓励。
4、“终于”一词体会到爬山的不容易。读出感情。
(四)完成单元二的3的汇报
(1)“我”和老爷爷的第二次对话。从老爷爷的话体会到,老爷爷能爬上天都峰,是来自于“我”要爬天都峰的鼓舞。
(2)居然一词体会到,爬天都峰对老人和小朋友来说都是艰难的,但他们都做到了。
(3)为什么呢?
我们从爸爸的话是可以理解到:一是他们个人奋斗和努力,二是他们从他人身上汲取力量,善于向他人学习。学生们感悟他们内心的活动。
(五)完成单元三
(1)展示登山的绘画
(3)自己受到的启发教育,举出实例。
六、教师小结。
在人与人的相处中要相互学习,相互鼓励,共同进步,这样,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能克服,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