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秋天的雨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秋天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目标:读懂课文内容,学会使用修辞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善于观察,热爱大自然。
1、重点:使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秋天的雨的。
2、难点:理解课文中所使用的多种修辞手法,即领悟作者艺术化的语言。
为了第一时间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所以带来一节手势操。“上课坐坐好,动手动嘴和动脑,课堂乐趣多,我要做最好!”
本环节设计目的:既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是教师对课堂纪律作出了要求。
师:请同学们一起看黑板,老是在黑板上画的是什么呢?
生:枫叶。
师:枫叶使你想起了什么季节呢?
生:秋天。
师:秋天有哪些吸引你的景物呢?
生:水果、落叶、银杏树、丰收的粮食……
师:同学们说的都不错,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秋天的美景。
播放课件,出示秋天的美景图片,同时配乐,教师诵读。
本环节设计目的:将学生的想象激发开来,使同学们能够主动去探究课文
复习旧知。
第一课时已经全面的讲过了本课的字词,所以课前以生字卡片的形式复习上节课的字词。找学生说出拼音和组词,正确者将卡片作为礼物送出
本环节设计目的:让学生在竞争和乐趣中复习生字。
扇 枚 邮 爽 柿 仙 梨 菠 萝 粮 紧 杨
学习新知识。
1、课文朗诵。首先同学有感情的自读课文,然后教师范读课文,个别学生展示读,配乐。
本环节设计目的:朗读是写景文章体会的最好方法,有感情地朗诵则能够感染学生,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课文讲解。(第二自然段详讲,第三、四自然段略讲)
师:课文思路清晰,条理清楚。作者先告诉我们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轻轻的打开了秋天的门,那这扇门里都有些什么呢?用课文原句回答
生: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
第二自然段:找出第二自然段中表示颜色的词以及与之相对应的景物。
黄色——银杏
红色——枫树
金黄色——田野
橙红色——果树
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菊花
请同学们用一个词概括秋天的颜色,就是“五彩缤纷”,与之意思相近的还有“五颜六色”“五光十色”“姹紫嫣红”“绚丽多彩”。那这么美的景色,这么诱人的花朵,这么好看的树叶,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展现给我们的呢?——修辞
本段的修辞: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比喻)
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比喻)
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比喻)
橘子柿子你挤我碰(拟人)
菊花仙子在雨里频频点头(拟人)
修辞练习:1、天空中挂着会发光的玉盘。
2、河水唱着歌流向远方。
3、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
4、天空一会儿飘来了绸缎,一会儿跑来了小狗、一会儿飞来了白马。
5、考试场上安静的连同学们写字的声音都听得见。
6、成熟了的高粱在风中点头。
本环节设计目的:修辞是这篇课文的学习目标之一,也是三年级学生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之一,所以将其作为主要内容,既要能明确课文中的修辞,又要能够辨别课外句子中的修辞,这对于句子仿写和作文都有很大的好处。
第三自然段:本段略讲,欣赏秋季水果的图片,能复述课文内容即可。
第四自然段:本段略讲。找学生上台表演小动物们过冬时所要做的准备。
本环节设计目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探索课文内容,同时表演环节可以调节课堂气氛。
第五自然段齐读。师:秋天是个快乐的季节,也是个收获的季节,在秋天这么美的季节里,我们也应该用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去观察大自然,感受我们身边的美景,相信你也会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将第三自然段中小动物们是如何准备过冬的表演出来
课后练习。
1、词语的搭配
( )的秋雨 ( )的颜料( )的银杏叶( )的枫叶
( )的田野 ( )的菊花( )的歌 ( )的秋天
2、句子仿写
以葡萄为例。它把( ) 给了葡萄,( )的葡萄像 ( )。
本环节设计目的:课堂学习的知识应与考点联系,所以课后练习是对课上学习的知识的再现,举一反三才能真正学透领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