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爬天都峰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陡、链”等6个生字。会写“爬、峰”等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的过程。
4、能过课件感受天都峰的“又高又陡”,从而体会小姑娘和老爷爷爬山前的心理活动;通过朗读学习并讨论了解爬山的过程是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善于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5、懂得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培养学生从小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的品格。
1.把读的训练放在首位,在读书中教给学习的方法。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主体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3.挖掘教材的创造性教育因素,启发学生合理想象,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2、读懂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爸爸说的话的含义。
(一)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二)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 信心战胜了困难。
(三)学习养成多读多想的读书方法。
(一)理解“我”爬天都峰的过程。
(一)读懂课文最后一希中爸爸的话:“你们一老一小真有意思,都会从别人 身上汲取力量!”
(一)设疑激趣导入。
1.上一节,我们知道了小作者和爸爸到哪里旅游呢?(天都峰)(师故意将课题 误写成“登天都峰”)让学生指正题目中的错误。
2.释疑:课题中为什么用“爬”而不用“登”?
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出示课件。你看了天都峰,有什么感觉?
(二)、细读课文,深入理解。
1.学习第2 自然段。
(1)哪些地方写天都峰的,请同学们找出来?(推荐读)其他同学边听边边读 边想象,把文中的话变成自己脑中的“画”。
(2)你体会出什么来?(指名交流、教师评议,引导学生感受天都峰的险峻挺 拔、高不可攀、令人生畏。)
(3)如果你就站在山底,此时的你回想什么? 作者是怎样想的?你从中体会出 作者怎样的心情?
(4)这里有你喜欢的句子吗?能与同学分享吗?要读出天都峰的险峻挺拔、高 不可攀、令人生畏。(出示并指导读好问句“我爬得上去吗?”、感叹句“真叫 人发颤!”以及语气词“啊”“哩”等,读中体会“我”缺乏自信、畏惧退缩的 心理。)
2.最后我爬得上吗?(出示句子:爬啊爬,我和老爷爷,还有爸爸,终于 .. 都爬上 了天都峰。体会“终于”,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并用“终于”说一句话。)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质疑。筛选有价值的问题:“我”看到了什么从而下定决心 爬上峰顶呢?他们是怎样爬上去的?
4.找出“我”和“爷爷”的对话,分角色朗读。
(1)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他们所说的话中都带有一个“也”字,(板: 你也来爬天都峰?)从对话里你读懂了什么?这句该用什么语气读?(朗读小比 赛)
(2)有感情朗读:出示第4 段重点句,引导学生深入讨论交流,从中感受到“我” 受老爷爷爬山鼓励而下定决心爬上峰顶的内心活动。
(3)我们是怎样爬天都峰的?读句子找出重点词语加以体会。 自由读6.7 自然段,画出描写爬山动作的词语。(学生读书圈划)
(4)课件出示练习: A、我( )向峰顶爬去,一会儿( ),一会儿( ), 像( )。 你体会出什么? B、用“一会儿„„一会儿„„”说句子。
(5)我们攀着铁链,手脚并用,奋力向上爬,结果怎样? A、“终于”是什么意思? B、从这个词中,体会到了怎样的心情?
(6)拓展,启发想象。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爬上峰顶,“我”和老爷爷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又 会有哪些感觉?
(7)指导朗读。
(8)老爷爷和“我”爬上天都峰后,为什么要互相道谢呢?(四人小组讨论) 在讨论中应让学生注意到两个人的话中都有“勇气”一词。让学生认识到一个人 只要有决心,有勇气,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指导朗读注意“居然”) 练习用“鼓舞”这个词说一句话。
(9)课文没有描写老爷爷是怎样攀登的,你能想象出来吗?(小练笔)
(三)总结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
1.角色表演,假如你是爷爷或者是女孩,在爬山过程中会想什么? 这就是 “汲取”是什么意思,你们刚才就是在相互汲取力量。
2.你从“爸爸”所说的话中懂得了什么道理?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 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收获。
( 四)布置作业。(作业超市:自主选择)
1.抄写自己喜欢的句、段。
2.假设你是文中的“我”或老爷爷,在爬山途中,你会怎样去鼓励对方?
3.写一写你爬山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