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给予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会认“予、圣、诞”等10个生字;理解“给予、援助、如愿以尝”的意思;会写“予、宽、裕”两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金吉娅的言行和心理。
3、以“给予”为主线,通过研读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引导学生感受富有爱心能给人带来真情和快乐。
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本文故事情节简单,学生较易读懂。关键是阅读故事的同时,继续学习怎样预习课文。仔细品读金吉娅对妈妈说的话,体会她丰富的内心情感,从而唤醒学生心中沉睡的爱。
教学重点:通过品词,抓住妈妈感情变化的词,体会金吉娅的善良和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
一、课题导入,初读课文。
1、教师板书:树 学生齐读。
同学们见过各种各样的树,见过这种树吗?补充板书"给予"。
指导学生读准"给予"一词。
知道"给予"是什么意思吗?想象一下,"给予树"什么样?会有什么用呢?
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边读边想,画出不懂的地方。
3、学习生字新词。
(1)投影打出本课生字词,指名学生认读。
(2)在认读"圣诞节"一词时,让学生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快乐的节日。
(3)在认读"沉默不语"时,让学生找出书上含有这个词的句子"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这句话。
(4)在认读"援助"一词时,投影打出有关句子,让学生读一读,教师直接做出解释:"援助中心"就是慈善组织办的赞助机构,他们在圣诞树上挂上反映孩子心愿的卡片来请求人们赞助。
(5)在学习"如愿以偿"、"仁爱"、"体贴"等词语时,教师出示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这个圣诞节,她不但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指导学生读好。
二、再读课文,粗知大意。
1、学生自由读文。
要求:
(1)读通课文,把不易读准的地方多读两遍。
(2)想一想,课文中写了谁的一件什么事?
2、指名学生读自己喜欢的段落,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3、完成下面的填空:
在( )到来之前,( )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 ),送给了一个( )的女孩。金吉娅是个( )的孩子。
三、 默读课文,完成作业。
1、在田字格中书写12个生字。
2、练习组词:予( ) 买( ) 即( ) 矛( ) 卖( ) 既( )
3、默读课文,思考文中的两个泡泡。
4、家庭作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