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给予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圣诞节是西方最重要的节日,这是一个爱意流动的日子。在这样的一个特殊节日里,一个小女孩渴望拥有一个洋娃娃的愿望,另一个素不相识的小女孩金吉娅帮她实现了,这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故事。金吉娅小小的年纪,却能够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从中可以看到她金子般的心灵。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3.通过挖掘文本空白点,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积累语言。
1.读懂课文,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2.进行读写结合训练,积累语言。
1.这组课文都是以什么为主题?(爱)
2.《掌声》让我们感受到了同学之间的爱,爱是鼓励;《一次成功的实验》让我们学会了在危险面前,先人后己,爱是奉献。今天我们将读到一个什么样的爱的故事呢?
【设计意图:从单元主题“爱”入手,让学生在复习了解前两篇课文的基础上体验到不同表达方式的爱,带着对“爱”的更进一步的理解进入课文的学习,引领学生去文中寻找“爱”。】
1.板书课题:给予树
重点讲解:①“给”的读音;②“予”的字形,与“矛”进行比较。
2.了解“给予树”“援助中心”
西方的政府或社会团体为弱势群体设立了帮助机构,也就是书中提到的援助中心。每到圣诞节的时候,援助中心就会在一棵圣诞树上挂上许多贫困孩子心愿的卡片,请求人们赞助,帮助这些孩子完成他们的愿望,这样的圣诞树,就叫做“给予树”。
【设计意图:从了解“给予树”“援助中心”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政府、社会以及大众对需要关爱的人们的帮助,这也是一种“爱”的体现。】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说说你从课文中感受到了哪几种“爱”?
(母子之爱、手足之爱、金吉娅对陌生人的爱)
2.小组合作学习:再读课文,找一找,文中哪些内容体现了母子之爱和手足之爱?用线画出来,并互相说说自己的看法。
3.全班交流、汇报
⑴母子之爱
①“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
“圣诞节前夕,我给了每个孩子二十美元,……”
(母亲在家里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仍然给每个孩子钱让他们买圣诞节礼物,这是母子之爱的表现。)
②“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
(妈妈听完金吉娅的陈述后,没有责备她,却为她的行为而感动,也是母子之爱的表现。)
⑵手足之爱
①“孩子们热烈地讨论这个话题,互相试探对方的心意,希望送出最诚挚的祝福,收到最甜蜜的笑容。”
②“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
③“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买完礼物后金吉娅和哥哥姐姐完全相反的神态,一方面,害怕妈妈的责怪,另一方面她也为没能给大家买到更好的礼物而难过,表现了金吉娅对哥哥姐姐的爱。)
④“金吉娅说话的声音很低,显然在为没能给我们买像样的礼物而难过。”
4.小结
无论是母子之间,还是手足之间,都有着浓浓的爱,金吉娅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爱的温暖的家庭中。
【设计意图:家人之间的爱是既伟大而又平凡的,给予家人的爱,相对于别的“爱”来说,又是理所当然的。让学生从读文中,寻找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母子之爱”、“手足之爱”,从而感受到家人的爱就融合在生活中的每一个细微之处,那是一种淡淡的、但又让人倍感温馨的爱的表现,也为学生理解“金吉娅对陌生女孩的爱”打下伏笔。】
1.因为从小有了爱的“熏陶”,金吉娅也成为了一个非常有爱心的孩子,她毫不犹豫地向一个陌生女孩送去了自己的关爱,让我们读一读这些感动人心的话语吧!出示金吉娅说的话,学生读。
(“妈妈,我拿着钱到处逛,本来想送给您和哥哥姐姐一些漂亮的礼物。后来,我看到了一棵援助中心的‘给予树’。树上有许多卡片,其中一张是一个小女孩写的。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于是,我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它和卡片一起送到了援助中心的礼品区。”)(“我的钱就……只够买这些棒棒糖了。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
2.读写结合训练(一):
①金吉娅看到了“给予树”上小女孩的心愿卡片,小女孩有什么愿望?
(“她一直盼望圣诞老人送给她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
②“而那个小女孩什么也没有”,那个小女孩没有——,没有——,还没有——。
③请同学们联系刚才我们所了解到的小女孩的可怜和她的愿望,想一想:在这张心愿卡片上,小女孩会给圣诞老人写些什么话?动手写一写,注意格式。
④指名读自己写的心愿卡片,点评后,其他学生相互交流。
金吉娅正是从这张心愿卡片上感受到了小女孩内心强烈的渴望,才毫不犹豫地取下卡片,买了洋娃娃,把她送到了援助中心。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了解小女孩这个简单但又很难实现的愿望的基础上,想象小女孩生活的贫困、孤独。通过变换角色,站在小女孩的角度写心愿卡,不但能训练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更能感受到金吉娅想要帮助小女孩的那种急切的心情。】
3.读写结合训练(二)
①读课文最后一句话,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
②这一个长句子其实是运用了关联词把几个意思合成一句话的。教师引读,体会文中关联词的运用(不但……还……以及……)
这个圣诞节,金吉娅送给了我们——(棒棒糖),
这个圣诞节,金吉娅送给了我们——(善良),
这个圣诞节,金吉娅送给了我们——(仁爱),
这个圣诞节,金吉娅送给了我们——(同情),
这个圣诞节,金吉娅送给了我们——(体贴),
这个圣诞节,金吉娅送给了我们——(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③小女孩的愿望是什么?(想要一个穿着裙子的洋娃娃)她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了)这就是“如愿以偿”。
说说你有什么如愿以偿的事情?(练习用“如愿以偿”说话。)
④小女孩收到了金吉娅送给她的洋娃娃,如愿以偿地笑了,这个圣诞节是她感到最快乐的一个节日。她怀抱洋娃娃,心中充满了对陌生的金吉娅的感激。她也想为金吉娅送上一张圣诞贺卡,送上自己的祝福和感谢,你能替小女孩给金吉娅送一张贺卡,写上几句感谢的话吗?
教师提醒写作格式,学生练习写话。
爱是宽容,爱是体贴,爱是帮助,爱是鼓励,爱是奉献。
爱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声喝彩。
爱是最美丽的语言。
捧起《爱的教育》吧,它会使我们更懂得爱,使我们的心变得更加柔软。爱周围的一切吧,让我们的生活到处都充满温情。
【设计意图:阅读是语文学习之本,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学完本篇课文,让学生去读一读《爱的教育》这本书,学生能更深刻地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并引导学生学会向别人现出自己的爱,让生活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