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给予树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给予”、“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等词的意思。
2、通过妈妈感情的变化,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懂得给予。
文章介绍的是外国小朋友的故事,文中圣诞节、圣诞树和援助中心等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教师采用重点语句、课后的资料袋、部分学生生活中的积累等帮助学生理解。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审美情趣,他们一直在享受着被爱的甜蜜,但不太懂得去爱别人,因而要通过反复品味文章的语言来唤醒沉睡于他们心中的爱。
1、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懂得给予。
一、组织教学,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的时候思想要集中,身子要坐正,眼睛要看着老师。用眼睛看着别人,表示对别人的尊重。所以教养的人,同别人交谈时总是看着对方。
二、围绕课题,渗透学法
板书课题。
指名读,师点评后齐读。
师引导学生理解课题中“给予”一词的意思,引出“并列式合成词”。
出示课文中的词语,学生找出其中哪些是并列式合成词。
师:要学习“给予树”,我们得先说说“圣诞节”,你们了解“圣诞节”吗?(学生自由说)你的这些知识是从哪儿来的?(读书、电视、父母、课后资料袋)
师:课后的资料袋你预习过吗?预习是一种非常好的习惯,它能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课文,现在就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课后的资料袋吧。
(生自由读课后的资料袋)
三、整体感知,体会情感
1、师:圣诞节就相当于中国的春节,小朋友们可喜欢这个节日了,他们可以围着圣诞树唱歌跳舞,还可以收到很多的圣诞礼物。可一些贫困的孩子就没有了这样的快乐,他们只能期盼圣诞老人给予礼物,于是一些慈善结构和援助中心就让他们把愿望写成卡片挂在圣诞树上,让有爱心的人来帮助他们,这样的圣诞树就叫——“给予树”。
2、师:这篇课文又能够给予我们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课文,标上段序,并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生读完课文后反馈,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来进行概括。
4、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勾画出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句子,并读一读。
5、生反馈,师相机出示描写妈妈心情变化的三个句子。
四、深入理解,体会品质
1、理解描写金吉娅妈妈心情变化的第一个句子。
(1)师:现在我们按照课文的叙述顺序,先来看看你们找出的这个句子。
出示句子: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只攒了一百美元,却要由五个孩子来分享,他们怎么可能买到很多很好的礼物呢?
生齐读句子,初步感受妈妈的担心。
师:我改动和删减了句子中的一些字词和标点,你觉得我这样理解准确吗?
出示句子:
让我担心的是,家里并不宽裕,我攒了一百美元,要分给五个孩子,他们可能买不到很多很好的礼物。
(学生自由说自己的感受,师相机引导学生理解句中字词“只”、“却”、“分享”、“怎么可能”以及问号背后蕴含的的深意。)
(4)师:妈妈由衷地希望孩子们能够在圣诞节分享快乐,但家里并不宽裕,你能读出妈妈的这份担心吗?
(生齐读)
2、理解词语“兴高采烈”、“沉默不语”。
师:可妈妈的这份担忧似乎是多余的,当孩子们从商场购物回来时,显得特别的高兴,课文里用了一个什么词?(兴高采烈)只有一个孩子例外,她是谁?(金吉娅)她此时是怎样的?(沉默不语)什么叫“沉默不语”?(沉默、不说话)
3、理解描写金吉娅妈妈心情变化的第二个句子。
师:看到孩子这样,妈妈不但不安慰,反而很生气,这是为什么呢?
出示句子:
透过塑料口袋,我发现,她只买了一些棒棒糖——那种五十美分一大
把的棒棒糖!我有些生气:她到底用这二十美元做了什么?
(2)指名读。
(3)师:读正确了,可是如果读出这些字词和句中感叹号和问号的味道,你会有更多的发现。
(出示标识出句中词语“只”、“一些”、“一大把”、“到底”,以及感叹号和问号的句子。)
指名读。
这样读,你有什么感受?
(生自由说,师相机引导学生体会妈妈生气的心情。)
师:是呀,1美元=10美分,20美元=200美分,可金吉娅却只买了五十美分一大把的棒棒糖,即使这样便宜的棒棒糖,她也只买了一些而已。作为妈妈,会觉得她拿那些钱干嘛了呢?
(生自由说)
师:作为妈妈,她多么希望金吉娅能心里想着兄弟姐妹,虽然家里不宽裕,也能够把亲情放在心中啊!看到金吉娅只买了这样的礼物,她怎么能不生气呢?再读!
(生齐读,再次深入体会妈妈当时生气的心情。)
理解描写金吉娅妈妈心情变化的第三个句子。
师:可回到家里,还没等妈妈询问,金吉娅就向妈妈讲述了事情的经过,于是妈妈激动地拥抱了她,让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体会妈妈此时激动的心情吧!
出示句子:
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生齐读。)
师:请同学们再次读读课文,找找让妈妈这么激动的原因是什么?
(生自由读,找出相关语句。)
生反馈,师相机出示金吉娅说的话。
师指导学生理解并读好句中的省略号。
师:金吉娅说这些话的时候声音不大,速度还很慢,而且还断断续续、吞吞吐吐,谁知道为什么?
(学生自由说,体会金吉娅内心的感受。)
师:同学们理解得真好,正如你们所说,20美元虽然不多,但也能为妈妈、哥哥姐姐买礼物,可当她知道有一个陌生的小女孩需要一份礼物时,她还是做出了一个一般人难以做出的决定。从这她说的这些话中,你能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生自由说,师相机引导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师: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孩子,即使家里不宽裕,也要把快乐送给别人,让我们再来读读这个句子,感受一下这个善良、懂事的孩子的内心吧!
(生齐读,再次体会金吉娅善良、富有同情心的美好品质。)
师:听,商场的圣诞树响起了快乐的音乐,金吉娅情不自禁地从树上摘下了这张卡片,她会给那个陌生的小女孩写些什么呢?现在你就是金吉娅,把你想说的话写在卡片上。
学生自由写,老师巡视指导
‚生反馈。
(9)师:多么善良的小女孩,即使家里不宽裕,也要把快乐送给别人,这份礼物分明代表了她的一份真情。听了她这样的讲述,妈妈该是多么的感动啊,咱们再读读这句话,感受妈妈此时激动的心情吧!(再次出示句子“我紧紧地拥抱着金吉娅。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
(生齐读,体会妈妈激动的心情以及金吉娅的美好品质。)
理解词语“如愿以偿”。
师:什么叫“如愿以偿”?
‚生自由说。
ƒ师:陌生女孩的愿望实现了,哥哥姐姐的愿望却没有实现,他们会说些什么呢?
④生自由说。
6、师:学了这篇课文,你想说些什么?
生自由说。
‚师小结。
五、拓展延伸,指导阅读
师:在这棵美丽的圣诞树上,还有很多的卡片。
出示:
我叫杨科,我喜欢音乐,我盼望圣诞老人能送给我一把小提琴。
我叫凡卡,我的爷爷是一个善良的老人,他死了,我很伤心,我盼望圣诞老人能送给我一个亲人。
我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盼望圣诞老人能送给我一个火炉,一只烤鸭。
......
2、师:听过杨科、凡卡、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故事吗?作者是谁?(安徒生)他写了很多的童话故事,有时间可以去读读这些故事。
六、总结课文,升华情感
师:卡片上的人们还有很多的愿望,相信他们的愿望最终都能如愿以偿,但这需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像金吉娅一样学会给予!
板书设计:
一棵树
31 给予树 一个心愿
一份真情
一种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