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秋天的雨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知识与技能: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秋天的美好,理解课文描写的景物特点。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从而初步培养学生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文章思想感情的能力。
2、训练学生查阅资料,生活积累,培养搜集、整理、提取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读懂课文内容,感悟秋天的美好,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自然的兴趣和感情。
三年级孩子处于形象思维阶段,这阶段孩子还不太习惯于通过阅读认识世界,或者说自主阅读能力还没养成,而阅读教学恰恰要求孩子通过语言符号、感知课文中描写的具体事物以及隐含的思想感情,我们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是教会孩子突破语言障碍理解文字包含的意思,然后教会孩子体会语文文字的精妙绝伦,让学生充分与文本对话感悟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借助画面和语言描述等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注重情境中语言的运用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理解和体验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课文生动的描写,体会秋天的美好,感受课文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学生通过课文中的描写,或把秋雨人格化,或把秋雨比喻成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和事物,学会运用多种修辞手法。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大家回想一下,秋天的雨里都藏着哪些秘密?那么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呢?
教师活动:复习导入,帮助学生回忆前面学过的内容,并激发学生对本课时的兴趣
学生活动:复习旧知,并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产生学习兴趣。
教师活动:讲授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秋天的雨里还藏着香甜的气味,激发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和阅读的能力,并领略秋天的雨带来的美好。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品味秋天的雨里的香甜的气味,大胆想象小朋友的脚被勾住的场景。激发阅读和学习兴趣。
学习第四自然段。“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秋天的雨还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教师活动:和学生分角色阅读,并开展闯关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热情。
学生活动:与教师配合扮演小动物,并积极参加闯关游戏,领会秋天的雨带给小动物们的喜悦,课堂气氛达到高潮。
学生活动:仿写练习。
秋天的雨,把红色给了苹果,红红的苹果像小姑娘的笑脸,露出深深的酒窝,笑啊笑啊,盛满了秋天的美酒。
秋天的雨,把_____给了_____,_____像_____,_____啊_____啊,_______来了_____。
1、搜集描写秋天的词句.
2、画一幅秋天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