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长城 小学语文 人教2001课标版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学习由近及远的观察方法;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
我校开展生态课堂教学探索已有几年,平时教学中以生为本,在课堂上尽量多的给予学生展示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写字能力和阅读能力,在识字写字教学中主要以学生自学、交流为主,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用低年级学过的识字方法进行自主识字。学生也掌握了一些阅读方法,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阅读过程中主要采用抓重点词句、联系资料内容理解文本等方式进行学习。
教学重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和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写具体的写作方法。
1、初读课文,借助拼音认识生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借助工具书,独立解决字词难题。3、再读课文,读通顺,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1、老师带来一首歌,听歌曲中唱的是什么,它怎么样?(播放歌曲《长城长》开头片段。
2、看,老师带来了一幅图,图上的这又是什么,它怎么样?(出示长城远景图)
3、 歌曲唱长城,画家画长城,摄影家拍长城,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写《长城》的。
1、词语我会认。要求:(1)、小组内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2)小组间互相检查词语认读情况。(3)集体抽查。小组内成员全部过关给小组加分。
出示词语:蜿蜒盘旋、崇山峻岭、屯兵、堡垒、瞭望、修筑、隔着、凝结、奇迹、气魄雄伟
2、课文我会读。一组出一位代表读一段课文,字音读准确,无添、漏字即为过关。给小组加分。
3、内容我知道。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汇报每一自然段主要内容,集体评议并给予小组加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长城 远看 长
近看 高大坚固
登上长城 产生联想
4、生字我会写。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学生找出认为难写的字,观察,说一说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
重点指导:崇 嘉 隔 堡垒 智慧 魄
2、教师范写,学生在本子上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评价鼓励。
1、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从古至今,多少文人墨客写歌赋诗赞美长城。请课后收集有关长城的故事、诗词等,了解长城,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2、第二课时前置性作业:
我能行:(1)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主要介绍了长城的什么特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2)想想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写在后面的括号里。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
导入: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华夏儿女的骄傲。正可谓“不到长城非好汉”。他吸引无数的中外游客,深深震撼着世界。这节课让我们再一起来随着课文走近长城,了解长城。
出示课件:看视频,听读全文。
出示前置性作业:我能行:1、读课文第1、2自然段,说说这两段主要介绍了长城的什么特点?是按什么顺序介绍的?
学生集体交流,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特点 长 高大坚固
有序观察 由远及近 由整体到部分
教师小结:作者按照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顺序观察,抓住长城长和高大坚固的特点,这样显得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希望同学们也学习这样的观察方法,提高观察能力。
课件出示学习小贴士:①抓住特点 有序观察(由远及近 由整体到部分)
2、在具体表达中,下列句子运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出示课件指导表达方法。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打比方)
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列数字)
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作比较)
课件出示学习小贴士:②运用生动形象的表达方法(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进行描写
3、朗读体会。大声地自读,读出雄伟的气魄;全班比读。
小组合作学习:(1)近看长城,长城的结构是怎样的呢?先默读第二自然段,再根据课文的描写小组讨论并画出长城结构示意图。(2)每组推选一名小导游,根据课文内容再结合资料向大家介绍介绍长城。
1、学生以组为单位学习,教师巡视指导。
2、集体展示学生画的长城示意图,讲解评价加分。
教师随机小结。
课件出示学习小贴士:③在读书时,将书中具体的描写转化为图画,这样能更条理、更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是读书的好方法。
3、小导游介绍长城。
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1、“不到长城非好汉”作者来到了长城,登上了长城心里产生了无限遐想。出示学习要求:请你读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横线画出作者动作的词,用波浪线画出作者联想的句子。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画的句子。
出示句1: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指导学生说说动词运用的好处,体会思想感情。
3、修筑长城是多么不易,但是它还是以他的傲然的身姿挺立在中国的大地上。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不是一个两个人完成,而是——
出示句子2: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指导学生抓关键词、联系上文、联系资料的内容理解句子,激发对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假如此时你登上长城,脚踏方砖,手扶条石,你会不由自主地想到什么呢?让我们也像作者一样写几句话:
出示仿写: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我很自然地想起:
5、学生展示自己写的话,评议加分。
6、课件出示学习小贴士:④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升华、丰富表达情感。
同学们,通过这一课,我们又学到了很多提高语文学习能力的好方法,让我们一起看看有哪些?
课件集中展示“学习小贴士”。
学习小贴士:①抓住特点 有序观察(由远及近 由整体到部分)。
②运用生动形象的表达方法(打比方 列数字 作比较)进行描写。
③在读书时,将书中具体的描写转化为图画,这样能更条理、更形象地理解课文内容。
④在观察中展开联想,升华、丰富表达情感。
希望大家将这些好方法运用到观察、阅读和习作中去,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1、长城之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长城修建时间之久,这在世界建筑史上是没有的,长城的气势雄伟、高大坚固,令世人无不赞叹,长城显示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智慧和力量,长城是是世界独一无二的,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作者站在长城上赞叹道: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课件出示句子)
2、古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俄罗斯总统叶利钦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这是我见过的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奇迹!”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只有一个伟大的民族,才能造得出这样一座伟大的长城!”此时,我们多想对长城说:
让我们一起再一次自豪骄傲地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3、长城展现了我们中华的魅力 ,是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像这样的世界文化遗产还有很多,你还知道哪些?
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课后请同学们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的我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并向他人介绍介绍,做一个文化传播的小使者吧!
小结本节课上学到到学习语文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