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首页>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 长城
  • 资料信息
  • 科目: 

    人教版(旧版本)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 17 长城

  • 格式:  PPT
  • 大小:  824K    18张
  • 时间:  2015-02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长城

以下为幻灯片页面截图,请点击左边“我要下载”按钮免费下载无水印完整文件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长城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十七课长城
17 长 城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两千一百多年前,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下令修筑长城。现在我们看到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蜿蜒一万两千余里。
崇山峻岭 嘉峪关 垛子 屯兵
蜿蜒盘旋 瞭望口 坚固 城砖
气魄雄伟 堡垒 陡峭 凝结
方砖 智慧 修筑 肩膀 血汗
我会注音
崇 峻 旋 砖
屯 垒 扶 智
嘉 瞭 峪 隔
堡 仗 慧 魄
思考一:文中哪一句话表达了作者对长城的赞叹?
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总结全文
思考二:为什么说长城的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 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 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远看长城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部,它东起河北省渤海湾的山海关,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横贯河北、北京、内蒙古、山西、陕西、宁夏、甘肃七个省、市、自治区,全长越6700公里,越13300里,在世界上有“万里长城”之誉。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 峻岭之间蜿蜒盘旋。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 头的嘉峪关,有一万三千多里。
突出长城的长
近看长城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了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嘹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相互呼应。
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嘹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相互呼应。
整体
局部
在83页的插图中标出长城各部分的名称:
城台
城墙外沿
瞭望口
垛子
射口
从北京出发,不过一百多里就来到了长城脚下。这一段长城修筑在八达岭上,高大坚固,是用巨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像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城墙外沿有两米多高的成排的垛子,垛子上有方形的嘹望口和射口,供嘹望和射击用。城墙顶上,每隔三百多米就有一座方形的城台,是屯兵的堡垒。打仗的时候,城台之间可以相互呼应。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
·
·
·
·
过渡句
“站、踏、扶”这三个动词是说作者已经身临其境来到长城。“很自然地想起”是说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所震撼,情不自禁地涌起了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劳动人民情感。
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
这段话写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修建长城时十分艰辛,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多少”,意思是不知多少,表示无数,饱含作者的无限感慨。“才”表示了建成长城是多么不容易。表达了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
“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十分长。
为什么说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凝结成的?
在崇山峻岭之中修筑长城,而且一块条石就有两三千斤重,只靠着劳动人民的双手,一步一步抬上陡峭的山岭,期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甚至付出了生命;尽管条件艰苦,但劳动人民利用山势让长城蜿蜒盘旋,还涉及了垛子、瞭望口、射口和城台等结构,这正是“智慧”的体现。
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单看这数不清的条石,一块有两三千斤重,那时候没有火车、汽车、没有起重机,就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一步一步地抬上这陡峭的山岭。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
联想
思考二:为什么说长城的是一个伟大的奇迹?
一是“长”、“高大坚固”又“气魄雄伟”的长城,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古代建筑;二是当年修筑长城时,在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能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样浩大的工程,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